“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高鼎的《村居》生動寫出瞭春日農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的《過故人莊》描繪瞭美麗的山村風光和平靜的田園生活。鄉村,是中國的根脈,是國傢治理體系的神經末梢。鄉村治,則天下安。
多年來,我市用好國傢政策紅利,糧食生產穩中有增,脫貧成果持續鞏固,鄉村產業加快發展,農村改革持續深化,鄉村建設有序實施。偉大的脫貧攻堅戰,讓貧困農民的日子好起來;特色產業為支撐的現代農業,讓越來越多的農民端牢飯碗,腰包鼓起來;完善配套設施為主的鄉村建設,則讓農村的基礎、顏值、環境等要素快速變化升級,由日子好起來到生活更美好。
經濟要活,農民要富,生活要美。與時俱進,優美的環境,便利的交通,完善的配套,無疑是日子好起來的農民更向往的居住環境。
——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建設“美麗鄉村”的奮鬥目標。
——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2018年,國務院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明確要求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2022年10月召開的黨的二十大會議中,黨中央首次提出要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近年來,我市強化頂層設計、補齊農業農村發展短板,持續發力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進一步抓實村容村貌提升、生活垃圾治理、農村廁所改造、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還以“改炕換灶”等項目式推進清潔能源農村覆蓋面。目前,成果初顯,在村容村貌和環境持續提升上,各縣區有亮點、有特色、有鄉愁,串點成線、連線成片,訴說著村莊日新月異的變化,全市廣大農村的田園之美淋漓展現……正所謂:向美而行,鄉村蝶變。
數據顯示:2022年,全市建成市級美麗鄉村示范村5個。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建成省級“千村美麗”示范村60個、市級美麗鄉村示范村167個、區縣級美麗鄉村49個。2022年,全市完成新改建衛生廁所4826座。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建成戶用衛生廁所16.51萬座,普及率87.8%。目前,全市656個行政村實現環衛保潔隊伍全覆蓋,配備保潔員5819人,鄉鎮垃圾轉運場(站)36個、村莊垃圾收集點7299個,配備農村垃圾收運車輛1002輛,建成運行無害化垃圾填埋場11個、處理廠6個。鄉鎮垃圾轉運場(站)村莊垃圾收集點、垃圾收運車輛、無害化處理設施覆蓋率達100%。同時,紮實推進6.385萬戶農村冬季取暖熱源清潔化改造,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禽糞糞污綜合利用率、廢舊農膜回收率、秸稈綜合利用率、尾菜處理率均有瞭大幅提升。
在蘭州鄉村向美而行的喜人變化中,如何讓美麗可持續發展?“緊盯‘讓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目標,找準抓手載體,加快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同志表示。
2023年,我市將聚焦生態宜居,促融合、美環境,推進和美鄉村建設取得新進展。接續推進省級鄉村建設示范市創建工作,創建省級鄉村建設示范鎮2個,省級、市級、縣級鄉村建設示范村80個,聯動打造形態美、產業美、生活美、人文美的“四美田園鄉村”。
推進城鄉融合新典范。持續打造甘味樹屏、紅色和平、梨韻什川、生態伏龍坪、共同體西園、桃鄉安寧堡、古渡河口、低碳窯街、稻田青城、休閑阿幹10個城鄉融合新典范。
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因村因戶因地施策,持續推進“廁所革命”,年內新改建戶用衛生廁所668座。統籌推進農村生活污水、黑臭水體治理,集成推進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完善畜禽養殖糞污資源化利用機制,加快實施永登縣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強化農村清潔供暖設施建設,年內完成1萬戶農村冬季取暖熱源清潔化改造任務。
同時,提升鄉村治理水平。堅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進一步健全鄉村治理制度體系。
向美而行,農村人居環境的持續提升,必將為蘭州鄉村振興夯實基礎,必將為蘭州農村發展帶來更多機遇,以逐步實現農民富、農村美、農業強的美好願景,不斷提升我市農民的幸福感。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王忠德/文 柴希中/圖
本期編輯丨 安周霜
本期審核丨 王 璇
值班主任丨劉宇瑋
總 值 班丨汪世偉
蘭州市緊盯四類普法重點,全面提升公民法治素養
蘭州市全力推進退役軍人事務工作邁上新臺階
甘肅省學習貫徹全國兩會精神進社區示范宣講活動在蘭州市城關區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