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膳】或汤,或菜,或粥,或糖水,或茶。广东省名中医、知名养生专家杨志敏教授带领团队,携手《南方日报》联袂呈现岭南饮食之文化,中医药膳之精华。
本期当值医生:
饮食小知识
处暑,意味着“出暑”,炎热渐行渐远。天地间开始酝酿着秋的凉意,早晚清风徐来,带来一丝久违的舒爽。然而,暑气的消退并非一蹴而就,白日里“秋老虎”依然盘踞,晴空万里,阳光灼人。此时,最大的气候变化在于“燥”邪初生,空气湿度下降,形成了中医所说的“温燥”格局。
人体在经历了漫长湿热的夏季后,脾胃功能尚待恢复。此时燥邪来袭,首当其冲的便是“肺”。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一旦津液不足,便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干咳无痰、皮肤紧绷等“秋燥”表现。同时,夏季的贪凉饮冷也可能损伤脾胃阳气,导致消化功能减弱。因此,处暑养生的饮食策略应是“承上启下”:一方面要继续清解体内未散的暑热,另一方面则要开始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以养护肺脏,并调理脾胃功能。饮食宜清淡、柔润,为身体储备足够的津液,迎接“金秋”的到来。
莲藕麦冬老鸭汤
材料:
老鸭 半只(约500克),新鲜莲藕 1大节(约400克),麦冬 15克,枸杞 10克,生姜 3片,食盐适量。
做法:
(1)麦冬、枸杞用清水稍作冲洗,沥干备用。
(2)老鸭斩块,洗净后冷水下锅,加入1片生姜,大火煮沸焯水,撇去浮沫,捞出用温水冲净。
(3)莲藕刮去外皮,洗净后切成滚刀块;剩余生姜切片。
(4)将焯好水的老鸭块、莲藕块、麦冬、姜片一同放入汤锅中,加入足量清水(约2000毫升),水量需没过所有食材。
(5)大火烧开后,转为小火,盖上锅盖慢炖约1.5小时,直至鸭肉和莲藕都变得酥烂。
(6)起锅前10分钟,加入洗净的枸杞。
(7)关火后,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食盐调味即可。
医生点评:
莲藕麦冬老鸭汤是应对处暑“温燥”气候的绝佳食养方。老鸭性凉味甘,入肺、肾经,是传统的滋阴上品,能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在夏末秋初,用老鸭进补,既能补充夏季因出汗过多而耗损的阴津,其凉润之性又可清降体内残余的暑热,可谓一举两得。莲藕生食性寒,能清热生津;熟食则性温,能健脾开胃、益血生肌。此汤中将莲藕煮熟,取其健脾益血之效,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则津液自生,能从根本上为润燥提供动力。麦冬性微寒味甘,归心、肺、胃经,是养阴润燥的要药,专功养阴生津、润肺清心。它能直接濡养被秋燥所伤的肺胃之阴,有效缓解口干舌燥、干咳不止等症状。最后加入的枸杞,性平味甘,能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润肺止咳,为汤品增添了一份平和的滋养之力。
四味合烹,使得此汤功效全面:老鸭滋阴清热为君,熟藕健脾益血为臣,麦冬润肺生津为佐,枸杞滋补肝肾为使。全方共奏滋阴润燥、养肺生津、健脾益气之功。其汤色清亮,味道醇厚鲜美,既无滋腻之弊,又具润泽之效。特别适合在处暑时节感到身体干燥、咽喉不适、皮肤紧绷,或有轻微干咳的人群饮用,帮助身体安然度过夏秋转换的关键时期。
点击进入 望舌问诊
辨体质,可到广东省中医院
大德路总院研修楼7楼治未病中心
初审 | 陈凌
审核 | 王军飞
审定 | 陈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