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观看视频
8月29日正值七夕,2025年茂名“信”字号月饼品牌推广嘉年华在广州天河城启幕。
人间乞巧忙,月下饼初尝。茂名作为全国首个“中国月饼名城”,拥有逾1300年的月饼制作历史和近百种月饼品种。广州天河城是中国大陆第一座现代化购物中心。本次嘉年华将源远流长的茂名月饼文化与广州天河城——“中国第一商城”的现代商业氛围相融合,为消费者带来一场味觉与视觉的双重盛宴。
2025年茂名“信”字号月饼品牌推广嘉年华在广州天河城举行。
舌尖盛宴,非遗荟萃
嘉年华在广州天河城购物中心南广场举办,近20家“信”字号认证品牌齐聚一堂。现场设有免费试吃区,从非遗技艺的拖罗饼到金腿五仁,让广州市民一口尝遍茂名月饼的风味精髓。多家商家还推出爆款月饼5折限时秒杀活动。
观众现场品尝茂名月饼。
茂名市委、市政府将月饼产业作为乡村振兴、文化传承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月饼不仅是我们舌尖上的记忆、心中的乡愁,更是富民增收、乡村振兴的‘金色产业’。”茂名市政府副秘书长李恒和介绍了茂名月饼“四化”战略,即“零食化”适应现代节奏,“点心化”丰富消费场景,“品牌化”提升市场影响,“绿色化”回应健康期待。
开幕式现场。
据了解,茂名还将以“四个聚焦”系统推进产业升级——聚焦风味,在传承中创新,推出低糖、轻油等新品;聚焦渠道,线上线下协同,“像卖荔枝一样卖月饼”;聚焦品牌,凝聚政府、协会与企业合力;聚焦宣传,打破季节限制,让月饼成为四季常伴的“茂名味道”。
现场展示的点心化月饼。
“我们把传统月饼馅料开发成酥饼点心,把季节性的特产变成日常零食,拉长了市场窗口期。”某参展品牌展位负责人郑爱文拿起新式“七星伴月”介绍,“这是七款茂名水果馅小月饼,伴一个经典五仁月饼。我们把茂名各式水果开发利用,除了榨取果汁,还把果馅、果桨制作成月饼、零食点心,受到消费者欢迎。”
文化传承,联结乡情
月饼,是茂名的味觉名片,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现场展示的茂名月饼。
化州拖罗饼源于唐代贞观年间,电城炒米饼承载着冼夫人的家国情怀。茂名月饼是舌尖上的风味,也是茂名人共同的历史记忆与情感纽带。
“茂名月饼产业历史悠久、品质上乘、风味独具,早已成为我们家乡的一张闪亮名片,也成为无数在外茂名人心中最温暖、最亲切的乡愁记忆。”广东省茂名商会执行会长、监事会主席黄沃说,我们以月饼为媒介,以乡情为纽带,共聚广州。这一方小小的月饼,不仅承载着茂名深厚的饼食文化与匠心技艺,更是一个拉动地方经济、联结大湾区消费市场的重要产业。
近20家荣获“信”字号认证的品牌现场展销。
当晚,茂名和粤港澳大湾区各界代表和游客齐聚广州天河城,品鉴茂名月饼、猜灯谜、打卡集赞得好礼……在文化交融与欢乐互动中感受浓浓的家国情怀。
黄沃说,希望借此机会,凝聚天下茂商之情、之力,共同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团圆经济”标杆。
“信”字号引领品质之路
茂名物产丰饶,农业实力雄厚,水稻、水果、肉类和禽蛋产量居广东省首位,荔枝、龙眼等优质农产品年产量超10万吨。高州、信宜等地更拥有古老连片的黑榄树,其榄仁作为五仁月饼的核心原料,为茂名月饼提供独一无二的“信”之源。
观众现场品尝、了解茂名月饼。
近年来,茂名全力打造“信”字号公用品牌。获得认证的“信”字号产品具有茂名属性、代表诚信品质。以“信”字号为引领,茂名严标准、提品质、树品牌,推进月饼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努力将茂名月饼打造成代表质量、承载文化、传递信任的城市名片。
目前,茂名市拥有252家月饼生产企业、年产量3万吨、年产值近40亿元,涵盖近百种品类和多类非遗技艺,19家企业获“信”字号授权,共同铸就“中国月饼名城”金字招牌。
活动现场。
值得一提的是,茂名月饼已获得国家层面认可。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中,茂名月饼被列为华南地区的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集群代表。
活动现场设置有“品月饼、猜灯谜”互动区。
本次嘉年华,是今年茂名“信”字号月饼品牌系列推广活动的精彩开篇,也是茂名优质农产品走进大湾区、拥抱大市场的一次精彩亮相。茂名还将在当地多个核心商圈、高速公路服务区开展展销,并走进惠州、东莞、海南、南宁等省市举行品鉴推介。
来源:南方+客户端
采写/摄影:南方+记者 刘栋铭 通讯员 字君昌
视频摄制:南方+记者 邹祥亮
责编:张欣怡 初审:陈梓雯
终审:张仲昌 监制:邓再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