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将至,月饼市场也随之火热起来。为赶在节前满足订单需求,连日来,位于竹溪县城关镇大裕沟村3组的湖北泓星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厂房内机器轰鸣不断,工人们开足马力,抢“鲜”生产,全力备战即将到来的销售高峰。
3000平方米的现代化无尘车间内,传统手工工艺与智能化生产设备相互配合,空气中弥漫着甜香,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和面、包馅、压模、烘烤,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二十年的技艺传承。五仁、椰蓉、百果等多种口味的月饼,从这里生产、下线、包装,并发往全国各地。
产能翻倍
月饼香飘出秦巴山
近日,记者走进湖北泓星食品科技公司新厂区,只见三车近万枚月饼经过最后检查,正整装待发至十堰、襄阳、武汉等地。现代化厂房内,崭新的生产线全速运转,工人们娴熟地配合机器操作,整个厂区忙而有序,焕发出勃勃生机。
“目前每天产能达到5000斤,是原来的三倍多,订单已经排到了中秋节前。”公司负责人李强的脸上洋溢着喜悦与期待,他介绍,新厂区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600万元至800万元。
与传统小作坊式的月饼生产不同,这里采用现代化无尘车间标准装修,严格遵循食品安全规范。令人惊喜的是,在使用智能化生产设备的同时,企业仍保留了手工揉面的传统工艺。
“我们坚持饼皮手工揉面的制作方式,主要原因就是机器代替不了老师傅的手感。”正在手工揉面的老师傅陈江说,手工揉面虽然效率不如机器,但是烤制出来的面皮口感更加酥软。
订单供不应求,成了企业“甜蜜的烦恼”。随着中秋临近,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生产。新厂区的投产不仅解决了产能瓶颈问题,更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湖北泓星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 李强
匠心传承
二十年守护舌尖上的乡愁
竹溪泓星月饼作为有着近20年历史的老品牌,早已深深根植在竹溪人的味蕾记忆中。其主打产品苏式月饼,凭借皮酥、入口即化的独特口感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我们的月饼皮有26层,每一层都要恰到好处。”李强透露了制作工艺的奥秘。他表示,从选料到成品,要经过18道工序,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手工揉面和包酥环节,要想达到入口即化的效果,每个生产步骤都要精准控制。
传统口味搭配亲民价格,使泓星月饼成为竹溪人的中秋必备。五仁选用上等果仁,椰蓉来自海南优质椰子,黑芝麻经过精心筛选,每一味原料都体现着企业对品质的坚定执着。
“从小到大,中秋吃泓星月饼已经成为我们家的传统。”一位前来批量采购的客户说道,他一次性购买了二十盒月饼,准备送给外地的亲友。
如今,历经二十年沉淀,泓星月饼的品牌知名度越来越大,加上技术的不断完善,公司还拓展了玉米锅巴、软香酥等产品,将鄂西北风味与老家味道带给更多天南海北的竹溪人。
政企同心
月饼经济甜了村民心
企业蓬勃发展的背后,是当地政府打造的优质营商环境。此前,长期未寻得合适地址的困境,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壮大。这一难题在政府部门的助力后得到了有效解决。
县招商部门不仅帮助企业找到了理想的厂址,还协助办理各项手续,确保项目快速落地,同时多次上门提供专业指导,解决各类难题。这一举措不仅精准满足了该公司的扩能发展需求,有效激活了村里长期闲置的土地,更显著提升了村集体经济实力,拓宽了村民增收致富的渠道。
如今,这个曾经闲置的地块已经成为带动村民就业的“香饽饽”。项目投产后,吸纳当地50余名村民就业,涵盖生产、质检、物流等多个岗位,切实拓宽村民家门口就业渠道。这些员工中,有不少是曾经的留守妇女和困难群众,如今她们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在这里工作既能赚到钱,又能照顾家里,比外出打工强多了。”当地村民鲁秀平一边熟练地将月饼装入礼盒,一边笑着说,脸上满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