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台赛现场
9月25日,作为2025世界魔芋食品产业发展会议的重要配套活动,“魔芋新食 创享未来”美食烹饪擂台赛在“中国魔芋之乡”四川省沐川县文化中心广场圆满收官。资深川菜大师、本次赛事决赛监理刘开明,以专业评审视角全程参与赛事评定,其对参赛作品的深度点评,不仅彰显了对魔芋食材创新的精准洞察,更为沐川魔芋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指引。
经过初赛选拔出的10名选手参加决赛
牛角杯孜香魔芋
本次擂台赛以“创新”为核心,经9月19日初赛筛选,10名来自沐川本地及成都的选手和小军、李健、黄昌奎等跻身决赛。赛事规则明确,选手需在60分钟内以魔芋为主要原料创作一道创意菜肴,成品需包含1份展示盘与5份品尝碟。
评委席
川菜大师刘开明担任本次擂台赛监理
川菜大师伍贤林担任评委
川菜大师雷镇欧担任评委
评审团由四川旅游学院产教融合处对外合作部主任张蛟,嵘泽园传统川菜品牌创始人、成都市青羊区美食文化促进会秘书长刘光明牵头,联合川菜大师刘开明、曹健两位监理以及缪青元、伍贤林、雷镇欧、龙志明、陈实等评委,川菜文化推广人、四川电视台《川菜24味》文化顾问兼嘉宾主持钟蜀蜀等特邀嘉宾,分别从食材运用、技艺创新、风味特色、健康理念四大维度展开综合评定。
选手在比赛中
决赛现场,选手们各展所长,既有融入竹海腊肉、本地山蔬的传统风味改良菜,也有借鉴西餐手法的创意料理,更有贴合现代健康需求的魔芋代餐新品,充分释放了魔芋“可塑性强、健康低卡”的特性。
“十大最佳魔芋产品”获得者合影
沐川选手何苹斩获一等奖
一等奖作品“一品群英荟”
经严格评审,沐川选手何苹凭借作品“一品群英荟”斩获一等奖。在赛后点评环节,刘开明对该作品及所有参赛菜品进行了专业解读:“本次决赛一等奖作品‘一品群英荟’,以魔芋为核心创意载体,通过素鲍鱼、海参、虾仁等魔芋制品,搭配丝结、菌菇、鲜笋慢火煲制,既保留了汤品的清淡醇厚,又让鸭肉的酥烂与魔芋的爽嫩形成口感互补。‘群英荟’的命名不仅贴合食材搭配的丰富性,更传递出让更多人认识魔芋美味、接纳魔芋食材的初衷,是创意与内涵的双重契合。”
成都参赛选手和小军带来的作品“沙拉脆皮魔芋”
他进一步补充道:“从整体参赛作品来看,所有选手都精准把握了‘守正创新’的核心——一方面守住了沐川魔芋肉质细腻、口感清润的本味根基,没有为追求创新而偏离食材本质;另一方面通过现代烹饪技法、多元口味搭配,赋予传统魔芋食材现代生命力,比如将魔芋与西式沙拉结合、研发低脂代餐产品,既顺应了当下健康消费趋势,也拓宽了魔芋食品的应用场景。这种创新不是无源之水,而是基于食材特性与市场需求的精准突破,正是推动魔芋产业从‘种植端’向‘消费端’延伸、实现全产业链增值的核心动力。”
刘开明接受采访
据了解,沐川魔芋产业已具备坚实基础——3.5万亩种植面积、18亿元全产业链产值、“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及四川省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称号,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底气。而本次擂台赛的价值,在于通过赛事搭建交流平台,让更多人看到魔芋食材的多元可能性,也为餐饮从业者、产业经营者提供了创新方向。“未来,希望能以这类赛事为纽带,进一步推动魔芋烹饪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让‘沐川魔芋’不仅成为地理标志符号,更成为带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产业标杆。”刘开明说。
擂台赛监理、评委及部分获奖选手合影
此次美食烹饪擂台赛,既是沐川魔芋产业发展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非遗+产业+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刘开明以专业监理身份的深度参与,不仅为赛事提供了权威的专业保障,更以精准点评为沐川魔芋产业创新发展注入了新思考,助力“沐川魔芋”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张晓沙 靳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