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崔乐乐
秋季正是登高望远、赏秋抒怀的绝佳时节。许多家庭都将登山作为亲近自然、锻炼身体的活动首选。然而,秋日登山虽好,若不讲究方法,很容易陷入健康陷阱,如膝关节劳损、大汗后着凉感冒、运动过度耗气伤津等。如何让养生与乐趣兼得?今天,就让我们从中医的角度,学一学秋季登高的运动之道。
中医认为,秋季气候由热转寒,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的过渡阶段。人体的生理活动也应顺应自然,从夏天的宣泄转为秋天的收敛。运动时若像夏季一样追求大汗淋漓,会使人体阳气过度外泄,不利于秋冬季节的阳气收藏,可能导致秋冬季节更容易感到疲劳、怕冷或感冒。因此,秋季运动应以微汗出为度,感觉身体发热、微微出汗即可,切勿大汗淋漓。
膝为筋之府,肝主筋,肾主骨。《黄帝内经》云“膝者筋之府”,膝关节是全身筋脉汇聚的地方。肝主筋,肾主骨,膝关节的健康与肝肾功能密切相关。登山,尤其是下山时,膝关节要承受身体重量3~4倍的压力,对筋和骨的损耗很大。若过度损耗,会伤及肝血、肾精,可能导致膝盖酸痛、无力,甚至引发慢性损伤。因此,保护膝关节不仅是现代运动医学的要求,更是中医养生的核心要义。
来源:首都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