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酒的命名逻辑并非随机,而是紧密关联其产地、葡萄品种、酿造工艺、品牌故事甚至历史文化,不同国家和产区的命名规则差异较大。
一、以 “葡萄品种” 命名:直观的成分命名
这类命名的核心是直接标注酿造红酒的主要葡萄品种,消费者能一眼判断红酒的风味基调(如单宁强弱、果香类型),常见于新世界产酒国,如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南非等。
二、以 “产地” 命名:严格的 “风土导向”
这类命名的核心是强调红酒的“出身”,即“特定产区的风土,如气候、土壤、地形等决定酒的风格”,常见于旧世界产酒国,如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且有严格的法规,如法国 AOC、意大利 DOCG约束,只有在指定产区、用指定品种按指定工艺酿造,才能使用该产地名。
案例 1:法国 “波尔多干红葡萄酒”——波尔多是法国西南大区,规定需用赤霞珠、梅洛等品种混酿,酒标仅标 “波尔多”,不标具体品种;
案例 2:意大利 “托斯卡纳干红葡萄酒”——托斯卡纳是意大利中部大区,常见桑娇维塞品种,酒标以“托斯卡纳”为核心标识。
三、以 “品牌 / 创意” 命名:灵活的“故事导向”
这类命名不直接关联品种或产地,而是通过品牌名、历史故事、文化符号、情感共鸣来塑造记忆点,常见于新旧世界的商业品牌酒款,或有特殊背景的限量款。
1. 品牌名直接命名(商业款主流)
品牌是核心标识,品种 / 产地作为辅助信息标注在酒标下方或背面,适合大众消费场景。
案例 1:法国 “拉菲古堡干红葡萄酒”——“拉菲古堡”是品牌名,产地是波尔多梅多克产区,品种为赤霞珠混酿,消费者因“拉菲”品牌认知酒款;
案例 2:澳大利亚“奔富 BIN 389 干红葡萄酒”——“奔富” 是品牌,“BIN” 是酒庄的酒窖编号(早期用于区分不同酒款),389 是编号,成为经典款名,产地为南澳,品种为赤霞珠和西拉。
2. 历史文化故事命名
结合酒庄历史、当地传说或文化事件,赋予酒款情感价值,多为中高端或纪念款。
案例 1:西班牙 “里奥哈皇家珍藏干红”——“皇家” 源于19世纪获得西班牙国王授权,“珍藏” 指陈酿时间≥3 年,命名突出“皇室背书”的历史地位;
案例 2:智利 “活灵魂干红”—— 由法国木桐酒庄与智利干露酒庄合作酿造,“活灵魂”寓意 “新旧世界酿酒理念的融合”,名字充满诗意,无直接品种和产地指向,但故事性极强。
3. 情感或场景创意命名
针对特定消费场景或情感需求,用轻松易懂的名字吸引目标人群,常见于入门级或年轻化酒款。
案例1:“初恋干红葡萄酒”—— 名字关联“浪漫情感”,不强调品种 / 产地,主打年轻消费者的 “场景联想”;
案例2:“小瓶时光干红”—— 突出 “小容量”,适合单人饮用,名字传递 “独处时光” 的氛围。
四、其他有趣的起名灵感来源:
人物相关:创始人或家族成员的名字,如“路易亚都”。
动物相关:为了在市场上脱颖而出,形成“动物酒”风潮,如“黄尾袋鼠”、“红鸟”、“猫”、“鹅”。
艺术与历史:引用名画、历史事件或人物,如“小教堂”(意大利酒,因教堂壁画得名)。
神话与传说:如“光之颂”。
如今,一些新世界酒庄开始强调单一园和风土概念,而一些旧世界酒庄也会在酒标上标注葡萄品种以方便消费者。
所以,下次你拿起一瓶红酒,可以先看看它名字的重点是什么,是告诉你一个地方,还是告诉你一种葡萄,这能帮你立刻判断它大致属于哪种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