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水先碰了碰杯
在重庆的褶皱里,我们陆续落座
红汤锅底正沸着,牛油花翻卷如浪
三十多双鞋,带着五座城的体温
北京的晨霜还凝在鞋尖
浙江的潮声从裤脚漫出来
陕西人解开袖口,抖落半掬塬头的日华
广西的蕉香缠着广西人的笑
还有谁,公文包拉链还没拉严
露出半截待签的合同——
说,百忙中,总有些刻度要亲自校准
最年长的那位,手指在杯沿划圈
六十个春秋,像教案本里泛黄的页
他说当年的黑板也映过星空
只是那时的星,远得像没写完的板书
而此刻,对岸的霓虹正漫过窗棂
把他的白发染成流动的虹
餐桌是条河,红汤的热气漫过各代人的岸
大学生举着果汁,说刚考完的试
像无人机编队,还悬在半空
军人的筷子顿了顿,袖口磨出的棱
像他守过的界碑,藏着风的形状
退休的阿姨给孙辈剥虾
小不点的乳牙啃着糖醋排骨
涎水沾在嘴角,像没擦净的晚霞
不知是谁先起的调
像一滴露,落进沸腾的茶汤
“今夜无眠”——
三个字刚飘出唇
就被三十多双手接住
有的带着粉笔灰的温度(是50年代的老师
指尖还悬着当年的板书)
有的沾着钢枪的冷(军人的喉结滚动
像把军礼藏进了旋律)
70后唱到“让欢乐穿越时空”时
忽然看见自己系红领巾的模样
正和身边00后新系的队徽重叠
原来隔了这么多春天,又这么像
江风从窗缝挤进来时
夜空忽然被点亮——
万台无人机正展开金属的翅膀
掠过夜幕,像亿万光点拧成的墨笔
先勾出嘉陵江的曲线,又叠上解放碑的轮廓
接着,“活力中国”四个字从星群里浮起
笔锋刚劲,带着黄河的浊浪与珠江的清
转瞬又凝作“新韵重庆”,撇捺间缠着火锅的雾
吊脚楼的影,轻轨穿楼时溅起的光
我们都停了筷子,歌声也悬在半空
50年代的老师眯起眼,说这光比当年村口的电影亮
小学生扒着窗,小手指点那些游动的图案
像在数天上忽然长出的会跳舞的星
董事长掏出手机,镜头却装不下这震撼——
原来科技的诗,能写得比江涛更磅礴
浪尖上漂着六代人的影子
像一串被时光串起的星
我们忽然对视,才惊觉
这围坐的圆,恰是一个甲子的轮回
从黑板到芯片,从土塬到江滩
从独自守望到万家灯火
原来所有不谋而合的奔赴
都是为了此刻——
看“活力中国”的风骨漫过掌心
听“新韵重庆”的潮声漫过岁月
而家的暖,正沿着无人机的光轨
漫过长江,漫过每代人的心岸
作者简介:赵志伟,祖籍诸暨市,出生丽水市,现定居北京。文学爱好者,自由撰稿人,作品发表于各大网络平台,第十一届半朵中文网专栏作家。2025年6月6日个人作品在美篇上线,短短两个月,获900余万阅读量,930个加精作品(诗歌 小说) 数万多条热评, 获得一致美誉。 《穿越星际》科幻诗篇(第一、二两部共400首)阅读量300万;《穿越星际》科幻短篇小说集(第一、二两部) 阅读量40万;《子夜的呼唤》诗集; 阅读量468万; 《古城旧事》短篇小说集;阅读量60万。 共200万以上文字。
(编辑:破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