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什么经济不好,旅游的人反而越来越多?
创始人
2025-10-06 09:06:40
0

在这个实体经济寒意阵阵的季节,旅游市场却热得发烫。

数据显示,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全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高达23.6亿人次,日均约2.95亿人次,这一数字较2024年同期增长3.2%,创下历史新高。

(图源:重庆共青团 摄影师:李引凡)

一方面是企业裁员降薪、收入增长放缓的新闻刷屏,另一方面是景区人山人海的照片霸榜。为什么经济不好,旅游的人反而越来越多?

1. 三大驱动力

当下的旅游热潮背后,存在着三大驱动力。

首先是退休的“夕阳红”,他们是经济波动中消费市场的“定海神针”。

诚然,经济下行会对部分在职人员的收入产生挤压效应,但却基本不影响退休人员的收入。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突破3亿大关,他们大多拥有稳定且持续的退休金收入。

这批银发族不仅有时间、有积蓄,更有享受生活的心态。稳定的养老金体系,让老年人成了经济波动中罕见的抗周期消费力量。

他们平日里精打细算,将日常开销之外的积蓄存起来,一旦三五好友相约,便随时开启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去拥抱“诗和远方”。

其次是年轻一代的“穷游族”。

“钱不够,穷游凑”,随着网络信息的便捷获取,这届年轻人将穷游攻略琢磨得登峰造极。

他们巧妙避开人头攒动的热门景点,转而发掘那些鲜为人知却同样迷人的小众目的地;出行工具上,选择复古而经济的绿皮火车;餐饮上,十几元的快餐足以满足能量需求;住宿上,百余元的特色民宿成为新宠。

如此一来,即使是长达八天的国庆假期,精打细算的穷游也能将花费控制在较低水平。更重要的是,许多年轻人认为,穷游不仅花费少,更能带来深入当地、体验真实的独特感受,实现了极致的性价比。

还有一个被忽视的驱动力,那就是“活明白”的上班族。

当下经济的挑战,让不少人深刻体会到赚钱的不易,甚至面临失业的压力。然而,也正是在这样的境遇中,许多人反而“活明白了”。

“找工作可以再等等,但父母子女等不了。”

这种活在当下的心态,正在成为经济低预期时代的典型反应。

旅游不再是锦上添花,而是维系生活仪式感的“心理创可贴”。在不少人看来,节假日的放松与调适,是保持积极心态、迎接未来挑战的必要补充。尤其是当长期规划变得模糊,人们更愿意为即时幸福感买单。

2. 口红效应

经济不景气时期旅游热的现象,也诠释了经济学中的“口红效应”。

消费者减少对高价奢侈品的支出时,会转而购买价格相对低廉的非必需品,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旅游正是这种“口红效应”的典型代表。

几千块一个月的零花钱,买房买车不敢想,但花几千块带家人看海,这样的快乐实实在在。

尤其当买房、买车、结婚、生娃这些大宗消费压力山大,旅游这种能带来即时满足的消费自然成为替代品。

于是,一些年轻人不再相信先苦后甜、延迟满足。而是相信,先苦了后面未必甜,但先享受了一定甜。这也反映了现在年轻人对生活不确定性的反抗。

旅游对于消费者来说可以提供情绪价值,对于国家而言更是消费复苏不可或缺的重要引擎。

国家为鼓励旅游业,政策杠杆不断发力。自2022年起,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联合中国银联启动实施“百城百区”文化和旅游消费行动计划,中国银联、金融机构、平台企业等累计投放超50亿资源,带动文旅消费超1400亿元。

企业也纷纷推出优惠政策,如门票打折、低价旅游团,甚至联合航空公司推出“随心飞”等产品,使得旅游变得更加经济实惠。

这些“推动”就像一根杠杆,轻轻一撬,就把犹豫的消费者推进了景区大门。

3. 旅游生态

国家推动消费券、文旅融合,看似在刺激短期数据,实则在下一盘更大的棋。

一个不夜城能创造上千个岗位,从表演艺人到小吃摊主,全是毛细血管般的经济活力。很多文化遗产、传统技艺,正是通过旅游被看见、被保护、被传承。

旅游还能打破地理和经济的壁垒,把发达地区的消费力引向欠发达地区,让偏远地区也能分享发展的红利。

仔细观察这一轮旅游热,我们可以发现消费分层正加剧。高端游冷清,平价游火爆,中端市场萎缩,像不像当下社会的缩影?与此同时,体验经济崛起,物质消费退潮,精神体验上位,旅游业反而因祸得福。

人们从未停止消费,只是在换一种方式寻找确定性。

退休金的稳定、穷游的智慧、周边游的务实、心态的豁达,共同编织了如今这道特殊的经济图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25年木兰围场莜面美食文化... 10月8日,“烽火记忆·莜香回味”2025年木兰围场莜面美食文化周在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泰山之巅现云海奇观 云雾漫山如... 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8日讯 10月7日傍晚,泰山之巅现绝美云海景观。万顷云海翻涌山间,亭台、山石、...
原创 8... 顾少强,因2015年一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而成为网络热议人物,广为人知的“辞职看世界”女教师...
别怪国人爱凑热闹,除了8天长假... 国庆中秋8天长假里,各大景区人山人海的画面又一次刷屏。 数据显示,这个假期前四天,全国跨区域人员流动...
马来西亚两中国游客失联超3天,... 10月4日,两名中国游客在马来西亚沙巴州丝绸美人鱼岛度假村酒店办理入住后失联,此后双方的朋友和亲人,...
跟着电影去旅游 多地推出电影主... 央视网消息:国庆中秋假期期间,北京、安徽、四川等地推出多条电影主题旅游线路,“跟着电影去打卡”成为新...
原创 我... 登山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修行。中国有许多名山,以壮丽的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闻名天下,但也有不少山以“...
“中国游”火热 “中国购”升温... 央视网消息: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我国消费市场繁荣兴旺,而随着免签、退税以及支付便利化等政策措施的不断优...
大地艺术融合美丽生态成爆款,长...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8日讯(全媒体记者 贺文兵)今日,国庆长假进入最后一天,长沙园林生态园仍游人如...
原创 汤... 在黑龙江小兴安岭的褶皱深处,汤旺河国家公园如一块镶嵌在绿宝石上的翡翠,静卧于伊春市汤旺县境内。作为中...
北京:博物馆里度假期 北京都有... 本文转自:人民网2025年10月7日,观众在北京首都博物馆参观“贺兰山下‘桃花石’——西夏文物精品展...
【小勺严选】138元起抢「遇见... “又土、又远、又难找” 就这样的江边冷门小院, 我们还是追着吃… 我们驱车大半小时也要来吃的农家菜...
原创 国... 我跟你们说真的,国庆这几天谁家不是大鱼大肉轮着上?吃到第三天,我闺女就开始抗议:"妈,咱家能不能来点...
原创 感... 上周六傍晚,我刚把炖好的排骨汤端上桌,手机就响了,屏幕上跳着 “晓玲” 两个字,声音里带着哭腔,“我...
文化中国行·寒露 | 枫艳菊黄... 鸿雁于征,草木黄落,四季流转,又到寒露。自此,露由白到寒,秋由浅入深。寒露是寒意更盛的露水,快要凝结...
潮评赛丨当我们反对“出片式旅行... 潮新闻客户端 潮评赛选手 曾耀湘 本来是出去旅游,却硬生生整成了必须出片的“特种兵”;为了打卡网红...
红白拼色车漆,福特全顺改装床车... 大家好,我是老杳,一个理想主义者。微面和轻客是改装露营车的两大派系,小面包以五菱之光为代表,轻客车以...
无人机、手机、潮玩……外国游客...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我国消费市场繁荣兴旺,而随着免签、退税以及支付便利化等政策措施的不断优化,大批外国...
退役军人创业记:乌鲁木齐高铁站... 图文/易会林在乌鲁木齐高铁新客站旁,一家名为“阿娜的味道”的餐厅人气正旺。浓郁的烤肉香气萦绕街巷,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