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国庆中秋假期期间,北京、安徽、四川等地推出多条电影主题旅游线路,“跟着电影去打卡”成为新风尚。不少影视爱好者循着电影镜头,走进影片中的山与水,开启别样的文旅体验。
金秋十月的黄山,云海翻腾间,嶙峋怪石与挺拔苍松相映成趣。作为电影《阿凡达》的灵感来源地,黄山的奇幻山水吸引了大批游客。不少游客带着“寻找电影场景”的期待而来。中秋国庆假期,黄山风景区每天进山游客都超过3万人。
如果说黄山是因“电影场景”吸引游客,而安徽马鞍山市则因一部电影与一位诗人的联结,成了文化爱好者的打卡地。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中,“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壮阔意境、李白“举杯邀明月”的浪漫形象,让无数观众对诗仙的人生轨迹产生好奇。而马鞍山正是李白晚年居住、终老的地方,采石矶更是传说中他“捉月落水”之地。当地也抓住影视IP带来的文旅机遇,搭建“影视+旅游”的桥梁,推出“跟着影视游马鞍山”主题活动。活动不仅设计了“李白文化寻踪线”,串联起采石矶、太白楼、李白墓园等景点,还在沿途设置了电影场景打卡牌、诗词互动游戏,让游客在欣赏山水的同时,更能深度感受影视与文化交融的独特魅力。
目前,安徽各地梳理掌握电影拍摄地、取景地和故事发生地等资源200余处,并开展电影进红色景区活动,按照每周平均2场的频率放映优质电影。
科技赋能“影视+文旅”一个IP带火一座城
近年来,国产影视的火爆,让中国特色文旅产业进入大众视野,一个IP带火一座城,在陕西、浙江、湖北等地纷纷出现“观影+文旅”消费新模式,新质生产力催生“电影+”消费新生态。
今夏火爆出圈的全真XR体验项目《帝国密码——秦始皇陵》,在这个国庆假期,正以其“科技+文化”的独特魅力,深度融合当下文旅与文化热潮。该项目通过科学复原秦陵地宫,让沉睡千年的历史奇观化为可沉浸、可交互的震撼体验。国庆期间,该项目与秦兵马俑博物馆等知名景点协同发展,吸引大量追求深度文化体验的游客,被誉为“新三秦套餐”,充分释放“科技+文化”的融合消费潜力。
杭州西湖是《非诚勿扰》《唐探1900》《白蛇·浮生》等多部电影的拍摄取景地。中秋国庆期间,除了能欣赏到美丽的西湖风景,这里还增加了不少科技感十足的新玩法。在西湖畔的湖滨步行街,一座10米×7米的立方体建筑——西子魔盒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焦点。这座融合传统美学与现代科技的新地标,通过双面裸眼3D动态演绎西湖美景,魔盒内部则集成了国内外前沿科技产品的展示与体验。位于湖滨步行街中央的西子廊桥“盲盒音乐会”,可开合的悬浮LED屏幕宛如幕布般缓缓展开,伴随着音乐的响起,整个廊桥变身超酷空中舞台,吸引了万余名游客驻足观看。
在湖北襄阳唐城、汉城影视拍摄基地,富有盛唐风情的唐城景区,已成为300多部影视作品的取景地。从《梦华录》《庆余年》到《国色芳华》《长安的荔枝》,每部热播影视剧都为唐城景区带来人流量的飙升。当地顺势推出“影视打卡地图”,多家汉服店同步上线影视同款妆造、跟拍服务。目前,唐城景区已有60多家旅拍店铺入驻,每年吸引游客量超200万人次。
唐城、汉城等影视基地与影视传媒公司联动,形成了差异化的互补场景,能够匹配古装、年代、都市等多元题材拍摄需求。从置景服务、群演供给到后期制作,襄阳正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摄制的文化综艺节目《宗师列传-大唐诗人传》不少场景都在此取景。
下一步,襄阳将积极整合唐城、汉城、六零三、卫东厂等资源,促进演艺产业集聚,探索影视与旅游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