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龙江小兴安岭的褶皱深处,汤旺河国家公园如一块镶嵌在绿宝石上的翡翠,静卧于伊春市汤旺县境内。作为中国首个国家公园、AAAAA级景区,这里不仅承载着2.5亿年地质演化的史诗,更以99.8%的森林覆盖率、每立方厘米5万颗负氧离子的“森林氧吧”特质,成为北国生态旅游的“天花板”。
公园核心景区——石林地质公园,藏着国内唯一类型最全、造型最丰富的印支期花岗岩石林。这些诞生于2.5亿年前的石柱群,在岁月的雕琢下幻化为千姿百态的奇观:9.09米高的“一柱擎天”直指苍穹,30厘米宽的“一线天”似刀劈斧凿,24.8米高的“北国雄狮”石峰与25.1米的“三峰连体”石峰相隔仅40厘米,形成第二“一线天”奇景。最妙的是“树在石上长,石在林中藏”的奇景——红松、冷杉、白桦的根系盘绕着花岗岩生长,形成“石因树而活,树因石而奇”的生态画卷。
10月的汤旺河,是上帝打翻的调色盘。晨雾未散时,透亮的蓝天与揉碎的棉絮云交织,清冽的山风裹挟着落叶的沙沙声与溪流的淙淙声,奏响秋日的交响。漫步林海奇石景区,金黄的桦树、火红的枫香与深绿的冷杉交织成流动的油画,脚下的落叶如金毯般柔软。偶然瞥见松树枝头跳跃的小雀,或遇见捧着松果的棕红松鼠驻足啃食,憨态可掬的模样让人心生暖意。夕阳西下时,奇石在斜照下泛着浅褐的光泽,与金黄树林相映成趣,晚霞将云朵染成粉紫,连溪水都镀上了一层碎金。
汤旺河的生态价值远不止于视觉奇观。作为伊春的母亲河,汤旺河全长509公里,滋养着近千种动植物资源。公园内的红松原始林是第三纪孑遗的“活化石”,620年的古树依然枝繁叶茂;笃斯越橘园、草莓采摘园与小兴安岭植物园则汇聚了北方特有的浆果与珍稀植物。夏季平均20℃的气温与高浓度的负氧离子,让这里成为避暑疗养的绝佳选择。而冬季的冰雪景观与春季的杜鹃花海,更让汤旺河成为四季皆宜的生态秘境。
汤旺河的魅力,更在于它承载的人文温度。在石林间偶遇的护林员,会热情地分享红松保护的故事;森林深处的木屋民宿,主人会端出用山珍熬制的汤锅,讲述祖辈与山林相伴的往事。而当夜幕降临,星空下的石林更显静谧,偶尔传来的虫鸣与远处的溪流声,让人恍惚间与自然融为一体。
如今的汤旺河国家公园,早已超越了“地质公园”的单一定义。它是一本立体的生态教科书,记录着地球2.5亿年的变迁;是一首流动的自然诗,诉说着森林、石林、河流的和谐共生;更是一片能让人放下喧嚣、触摸内心的净土。当旅人踏上这片土地,踩着落叶铺就的金毯,触摸着印支期的花岗岩,呼吸着每立方厘米5万颗负氧离子的空气,便会懂得:所谓“汤旺河的幸福”,不仅是视觉的震撼,更是与自然对话、与历史相遇的珍贵体验。
在这里,每一块石头都有故事,每一片叶子都有温度,每一次呼吸都是与自然的深度拥抱。汤旺河国家公园,正以它独有的方式,向世界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智慧,也等待着每一个热爱自然的人,来赴一场跨越亿万年的时空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