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那年,我从卷了8年的互联网公司离职,没找下家,反而报了个面包烘焙课。朋友都说我“疯了”,但只有我知道,揉面团的时光,是我久违的踏实。
第一次做基础吐司时,我急着发酵,没等面团揉出膜就进了烤箱,结果烤出来的面包又干又硬,像块砖头。老师说:“揉面要耐心,手套膜不是急出来的,得顺着面筋的纹路慢慢来。”后来我每天泡在厨房,盯着面团从粗糙变得光滑,从松散变得有弹性,看着它在发酵箱里慢慢膨胀,像个鼓起的小枕头。
最难忘的是学做可颂,开酥环节反复失败了十几次。黄油总是在折叠时融化,层次糊成一团。有天深夜,我盯着黏糊糊的面团突然想通:工作时总追求“高效速成”,却忘了有些事必须循序渐进。那天我放慢节奏,把面团放进冰箱冷藏了三次,终于烤出了层次分明、咬一口掉渣的可颂。
现在我在家开了个小烘焙工作室,每周给老顾客送现烤的面包。有人说我做的面包“有温度”,其实我只是把揉面时的耐心,都揉进了面团里。原来人生和做面包一样,没有捷径可走,用心对待每一个步骤,时间总会给你最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