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热辣滚烫,依然无法驱散经济消费的“寒冬”,消费的凉意虽袭人,酒业的创新之火却从未熄灭。品类分化、渠道分化、品牌分化,发展路径必然带来多元化。
年轻群体正在成为消费主力,传统白酒如何“投其所好”?“集体焦虑”还是没有找到有效的破局点。
从啤酒界“杀”出了一个备受年轻人青睐的细分品类——精酿啤酒,以健康低度、风味多样、场景丰富等优势逆流而上,引得白酒巨头、餐饮连锁、食品品牌等各路跨界玩家争相入场。
当下火热的精酿啤酒赛道,各显神通的背后暗藏着怎样的破局要义?“白+啤”,是白酒消费破局点吗?
-1-
精酿啤酒成“好喝的新选择”
精酿啤酒到底是什么?一般来说,它区别于大部分常见的工业啤酒,是一种强调麦芽汁浓度、啤酒花香味和酿酒师个性的手工啤酒,又被称为“工坊啤酒”。
很多瓶装精酿啤酒的宣传介绍上,都明显标示着原麦汁浓度、苦味值、香味、酒精度等。一般来说,精酿啤酒的原料是水、麦芽、啤酒花和酵母,有时也会添加一些辅料增加风味。
由于发酵时间较长,精酿啤酒的原麦汁浓度更高,口感更为浓郁。并且,其口味及品类也很丰富,水果、蜂蜜、鲜花皆可入味,包装也十分有设计感和辨识度。
随着近几年国产精酿啤酒的兴起,精酿成了一种“好喝的新选择”。
在社交平台小红书上,与“精酿啤酒”相关的笔记超过30万篇,网友们热衷于分享精酿啤酒的品牌和口感,并种草城市各个位置的精酿啤酒小馆。
在大众点评等平台搜索“精酿”等关键词,长沙地区与“精酿”相关的店铺数量明显有所增加,并涌现出诸多社区类精酿小店,辐射范围多为店铺方圆5公里内。
-2-
精酿走向大众
夏季是啤酒消费旺季。在传统啤酒增长承压的困境下,精酿正在上演一场挤压式增长。
据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现存在业、存续状态的精酿啤酒相关企业超7400家,其中2025年截至目前新增注册相关企业约1300余家。
从企业注册数量趋势来看,近五年间,精酿啤酒相关企业的注册数量呈现逐年增长态势。今年,新注册精酿啤酒企业更是大幅增加。
产业规模加速扩张,精酿消费进一步走向大众化普及。这其中,口味创新、价格下探,以及场景与人群的破圈,是精酿啤酒从小众爱好向大众消费过渡的核心驱动因素。
一方面,行业正在掀起一场风味创新革命,摆脱过去以黑啤、白啤等传统口味为主的单一局面,进一步将水果、香料以及茶叶等本土特色融入酿造工艺,构建起一个丰富且多元的风味世界。
如金星开创中式茶啤酒,库姆巴特以“德国纯酿法+东方草本融合”为突破口,产品融入恰玛古、百合、葛根等东方草本精华。此外,包括果味精酿,巧克力、黄油等小众风味,四川花椒IPA、贵州刺梨精酿等地域风味同样席卷市场。
在这一创新浪潮中,中式茶啤的表现尤为亮眼。京东超市数据显示,去年双11期间,平台茶味啤酒成交额同比增长5324%,1919茶味啤酒销量同比增长10390%,增长数倍。
风味创新承载着大众消费对适口性、个性化的追求。另一方面,精酿啤酒整体价格下探,促使其融入大众消费。
很长一段时间,精酿啤酒以其小众、手工酿造等属性,是啤酒高端化的代名词。而今,10-20元等大众区间产品已经层出不穷。
再者,精酿啤酒消费场景持续破圈。
曾经局限于专业酒吧的精酿啤酒,如今烧烤+精酿、露营+精酿,以及外卖到家居家小酌等,精酿啤酒正出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场景中,需求大大提升。
一些头部品牌同样依托消费者的多场景需求,进行多元化拓展。如2024年优布劳依托“鲜打闪送+精酿超市+休闲微醺酒馆”布局,将场景拓展至餐饮、露营、独酌、聚会、外卖等多种消费终端。
最后是人群的破圈,女性消费者成为中坚力量。
金星中式精酿来自抖音直播的后台销售数据显示,消费人群聚焦在18-35岁,女性占比超过一半,达54.64%,而后推出的冰糖葫芦产品,女性消费占比更是达60%以上,打破了传统以男性消费者为主的饮用局面。
精酿啤酒正在成为一款更加“普适化”的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