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碑林博物馆票价将调至85元,工作人员:10元属于改扩建期间惠民票
创始人
2025-05-08 10:20:14
0

5月6日,西安碑林博物馆发布全面开放门票价格的公告,其中提到,自 2025年5月12日起,除政策性免票外,门票价格不分淡旺季,统一按全票85元/人次,半票42元/人次执行,执行期2年。

而据碑林博物馆官方网站显示,现行博物馆门票价格不分淡旺季,暂执行惠民价格:10元/人次。

作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碑林博物馆是不少游客来西安必打卡之地,也是观摩历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的“圣地”。门票价格从10元/人次调整至85元/人次,此事引得不少市民游客的关注。

门票涨价?

5月12日起碑林博物馆全票85元/人次

现行惠民价格为10元/人次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了解到,因碑林博物馆改扩建工程,2024年1月10日起,该馆采用低票价运行模式,即全票价格为10元/人次。而据碑林博物馆2023年发布的游客参观指南,门票价格分淡旺季收取,旺季全票为65元/人次,淡季全票为50元/人次 。

5月7日,记者来到碑林博物馆。在现场看到,目前碑林博物馆仅开放了孔庙古建筑群、第一至七展室、石刻艺术馆等区域,开放区域北侧被围挡阻拦,现场有施工人员在进行工程的收尾工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正在修建完善的是碑林北区场馆,该区域的建成将为展陈空间带来全面的升级,此前受限于场馆空间无法展示的名碑名刻都将与游客见面。

公开信息显示, 西安碑林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是省市重点文化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展陈面积较原来将增加三倍,文物展品增至1400余种,使馆藏得到更好的保护与展示。

对于市民游客较为关心的票价问题,游客咨询中心工作人员表示,目前10元/人次的票价属于博物馆改扩建期间的惠民票,此次调整并非涨价。之前65元/人次的票价仅为旧馆区的票价,即将施行的85元/人次的票价则是扩大之后完整馆区的票价。

游客观点——

建议推行常规区域免费,特展按需收费模式

满足不同游览人群的需要

对于博物馆类景区门票价格上涨带来的争议并非首次发生。

2023年8月31日,四川省德阳市发改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三星堆古蜀文化遗址博物馆景区门票定价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公告,拟核定将三星堆古蜀文化遗址博物馆景区门票价格从72元/人次调整为120元/人次,引发社会大众激烈讨论。

2024年4月,因调价方案时隔半年仍悬而未决,三星堆景区门票涨价一事再次深陷舆论漩涡。如今过去一年,记者搜索三星堆景区官网发现,门票目前仍按照72元/人次的价格收取。

对于碑林博物馆票价的变化,市民游客如何看待?5月7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采访多位前来参观的市民游客。

西安市民马先生告诉记者,在他看来,碑林博物馆门票价格的上涨在合理范围内。“导游刚刚给我们介绍了即将开放的新展馆,面积变大、展品更多,相比之前每人65元的票价,这次票价的上涨我认为在合理范围内,我也期待新展馆开放后去参观一次。”

游客周女士表示,景点门票价格的小幅上涨对她来说没有太大影响。“对于我们这些专程从外地赶来参观的游客来说,如果多花几十块钱就能看到更丰富的展品,我觉得是值得的。而且收费参观也能一定程度上限制游客数量,提升参观体验感。”

另一位游客陈女士则表示,她来西安旅游的这几天里,去了好几个博物馆都是免费的,如果碑林博物馆门票每人要收85元的话,的确很难让人心安理得地为此买单。“我理解博物馆的运营压力,但它毕竟承担着特殊的社会责任,建议这些收费的博物馆可以推行常规区域免费,特展按需收费的模式,来满足不同游览人群的需要。”

业内人士——

博物馆通过门票收入补偿合理运营成本

但应科学构建收费决策机制提升透明度

对于此事,有文博领域业内人士向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表示,博物馆的核心价值在于文化传承与公共教育,对于完善我国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履行教育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博物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场所逐步推行免费开放政策,公众对公共文化资源“免费共享“的心理预期已逐渐固化,尤其在节假日旅游高峰期间,各地文旅部门常以“景区降价免费”作为惠民政策宣传重点,更加固化市民游客的心理定式。这一社会认知的转变,使得依托公共资源建设的旅游景区在涉及收费政策调整时面临更大舆论压力,无论是从免费转向收费,还是既有门票价格上调,往往容易引发公众对公共资源“私有化”“商业化”的质疑。

该业内人士表示,考虑到馆藏文物保护、展陈规划设计、基础设施运行维护等多方面支出,博物馆通过门票收入补偿合理运营成本,这种做法本无可厚非,但应科学构建收费决策机制,通过公开听证、专家论证、民意征集等规范化流程,提升决策透明度。

此外,博物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核心载体,过度依赖门票收入可能导致公益属性弱化。因此,当下博物馆类景区应突破传统门票经济的局限,通过文创产品开发、文旅体验活动、数字化转型等新型发展模式实现“自我造血”,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创新的共生路径,实现旅游业持续高效发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来旅游不要错过这些特产!广西这... 5月10日,由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主办,新华社品牌工作办公室、《中国品牌》杂志社等单...
百色小众玩法:本地人才知道的秘... 百色,这座位于广西西部的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浓厚的地方文化,仍然是许多游客尚未发掘的宝地。它不...
晋品走进莫干山 | 岢岚农副产... 5 月 9 日,2025 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在浙江德清县盛大开幕。在这场全球瞩目的品牌盛会中,山西岢...
“太解压!”直播给鸡屁股拔毛引... 近些年来,网络直播迅速席卷了人们的生活。四川乐山一小吃店店主直播给鸡屁股拔毛,竟然吸引了上万人在线观...
春日养生正当时,中医秘籍大放送... 春回大地,阳气升发,人体新陈代谢也随之加快,正是调养身心、增强体质的好时机。中医讲究“天人相应”,顺...
吃茶能饱腹,饮茶可微醺,茶博会... 5月9日-12日,近2000家中外茶企共赴第十四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和往届“茶博会”一样,各地名优...
武汉热干面:过早的灵魂味道 武汉热干面:过早的灵魂味道 武汉的清晨,是被热干面的香气唤醒的。街头巷尾的早餐店里,一碗热气腾腾的...
香港海洋公园为大熊猫“盈盈”庆... 中新网 香港5月11日电 (记者 戴小橦)香港海洋公园11日举办一系列活动,为大熊猫“盈盈”庆祝首个...
男子在四姑娘山发生高反不幸离世... 5月10日,有网友发帖称,一名男性游客在四川四姑娘山旅游时,疑因高原反应送往医院抢救无效后遗憾离世。...
我开始规律吃饭后,肚子真的小了 以前我总觉得,想瘦就得饿肚子。 结果白天节食,晚上饿得不行,一碗粉一份鸡排根本停不住。 体重没掉,胃...
原创 四... 再说一次,到了高原不要洗澡!游客自驾游四姑娘山因高反身亡的原因找到了,据知情者描述,这名男性游客到四...
杂院闲谈(十六) 甜角弯弯 云南有果名“甜角”。大小粗细与成人手指相仿,状微弯,外壳灰白而硬挺。剥开见,三四枚暗红色果...
产量翻番!这种“明星水果”有望... 夏天快来了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 时节又到了 价格大跳水!暴跌40% 近日,潮新闻...
中药手串火爆,专家提醒:养生新...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 全媒体记者 田甜 近日,一款名为“中药手串”的饰品以1.2亿阅读量冲上热搜...
故乡喜宴最三饭——故乡旧事琐忆... 作者:栗潔春 我一直以为,走进一个地方,如果想要了解一个地方的在地文化,看景在其次,吃为天。所以...
蒸菜100天不重样|第6天 蛤... 今天继续跟大家分享蒸菜100天不重样——蛤蜊酿肉。 这道菜可用大点儿的白蛤或者花蛤,个头大一点能塞...
陕西蓝田“勺勺客”复赛开赛 “... 央广网西安5月11日消息(记者刘昱)5月11日上午,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荞麦岭迎来了一场充满烟火气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