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由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主办,新华社品牌工作办公室、《中国品牌》杂志社等单位承办的“2025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在浙江德清正式发布。
根据2025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区域品牌榜排名情况,广西12个广西地理标志品牌入围区域品牌价值百强榜,分别是:
横县茉莉花茶
柳州螺蛳粉
百色芒果
武鸣沃柑
融安金桔
横县茉莉花
恭城月柿
广西六堡茶
钦州大蚝
玉林三黄鸡
阳朔金桔
昭平茶
▲图片来源: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
入围总数连续3年居全国第二,品牌总价值达952.1亿元,同比增长4.9%。其中,柳州螺蛳粉排名19位,继2024年排名上升8位,挺进前20名,品牌价值达150.51亿元;融安金桔排名53位,继2024年上升15位后再度上升11位,品牌价值达65.2亿元;横县茉莉花茶、百色芒果、武鸣沃柑等7个品牌排名亦有提升。
近年来,广西深入实施品牌强农战略,不断建立完善“桂字号”农业品牌体系建设,多措并举推进地理标志区域品牌建设和市场开发工作。下一步,将持续推动地理标志等特色优势农产品提档升级,促进地理标志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和经济优势,发扬农耕文化、讲好品牌故事,让更多“桂字号”农业品牌叫响大江南北。
▲图片来源: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
让我们一起来“二见钟情”
这12个入围的广西地理标志品牌
↓↓↓
横县茉莉花茶
茉莉花茶是常见的花茶品种之一。横县茉莉花茶采用横州出产的优质茉莉鲜花,与绿茶一同窨制,让茶叶充分吸收茉莉花香。冲泡好的横县茉莉花茶汤色明净、回味甘甜、花香沁人心脾。
▲茉莉花茶
不只是茶好喝,“横县茉莉花茶制作技艺”更是被列入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横县茉莉花茶制作工序繁多,一般要经过茶胚、窨花拼和、堆窨、通花、收堆、起花、烘焙、冷却、转窨、提花、匀堆、装箱。谢大高介绍说,横县茉莉花茶制作技艺有许多讲究,如采摘茉莉花就须为含苞待放的花苞,时间在下午二三点之间,此时的烈日高温能使花蕾中的精油浓度达到顶峰。另外,花茶的烘焙技术也是其特点之一,这道工序他使用了乌榄核碳来烘焙,这样的茉莉花茶香气浓郁储存时间更长。横县茉莉花茶一般要进行九次窨花。每次间隔三天。这样一来,一批优质的横县茉莉花茶制作时间长达一个月。(文字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 茉莉花窖制
柳州螺蛳粉
柳州螺蛳粉具有“酸、辣、鲜、爽、烫”的食味特点,从街边小吃到百亿产业,柳州螺蛳粉作为“粉圈”顶流正在逐步实现“华丽转身”。截至2022年底,柳州螺蛳粉原材料生产示范基地累计达到20个,规模达到65万亩,创造30多万个就业岗位。目前,柳州螺蛳粉共销往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
▲柳州螺蛳粉 小红书@SJJJ-
2021年6月,“米粉制作技艺(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是以石螺(俗称螺蛳)为主料熬成粉汤,烫上“干榨粉”,再辅以酸笋等配料制成米食的技艺。以螺熬汤得其名,有“酸辣鲜爽烫”的风味。制作注重食材选取和火候掌握,讲究细节把控。螺蛳粉的主要食材石螺、米粉、酸笋等全取自本地。食材处理和配比制作的绝招每家都有秘不外传的独家配方。螺蛳粉有近百种工序,螺蛳汤是精髓,制汤以炒螺为关键,决定其鲜且香。
百色芒果
百色是全国最大的芒果生产基地,种植历史已有三百多年。连片规划、规模经营、绿色标准化种植、数字化平台建设……百色芒果已经打出了响亮的招牌。2022年,百色芒果产业首次实现面积超100万亩、产量突破100万吨,芒果产业年产值突破50亿元。
▲百色田东桂七芒果
▲图源/小红书@糖Suger
广西是我国第一大芒果产区。主产地为百色、南宁、钦州,其中田东香芒、田阳香芒、百色芒果分别获得地理标志产品。
百色的桂七芒果,香味浓郁,还有一股特殊的花香。果肉细腻,汁水丰富、糖分高,无论是直接吃还是用来制作饮品、甜点都十分美味。
▲百色芒果 图/小红书@香喷喷的吃吃喝喝
▲图/郑肖君 摄
武鸣沃柑
富硒沃土出好柑,中国沃柑看武鸣。近年来,南宁市依托资源优势,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加强标准化果园建设,提升果品产量、质量,积极打造果品品牌,提高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2022年,南宁市武鸣区沃柑种植面积达46万亩,年产量150万吨,产值超百亿元,是全国沃柑种植面积最大的县区。
▲沃柑
融安金桔
柳州市融安县是全国最大的滑皮金桔和脆蜜金桔生产基地,种植金桔已有百年历史这里产的滑皮金桔清香甜脆,油泡细密,风味浓郁,入口化渣,甜蜜可口;脆蜜金桔更是被称之为“金桔界的天花板”。
融安位于广西北部,气候适宜,水土肥沃,为金桔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6个月的生长期,有利于金桔的糖分沉淀,因此滑皮金桔甜度高达23°,像蜜一般甜。加上当地农民的辛勤耕耘和严格把关,使得融安金桔在品质上脱颖而出。
▲融安金桔 图/小红书@vivi鲜果摊
横县茉莉花
横州市种植茉莉花历史悠久,始于明代,距今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从“一朵茉莉花”到“世界茉莉花都”,横州市包揽全球60%的茉莉花产量,横州立足资源禀赋,推动茉莉花由单一的花茶产业向盆栽、康养等9个产业延伸。
▲ 洁白似雪的茉莉花
在横州大大小小的茶园之中,中华茉莉园是最能让人感受到茉莉花海景观的地方。远远望去,万亩茶园,碧绿连天,不知尽头在何处。
洁白似雪的茉莉花,星星点点缀于苍翠欲滴的绿叶当中,阵阵清风吹过,便能闻到浓郁的花香,让人顿觉神清气爽。
▲ 一望无际的花海,恍若人间仙境 图/赫里映画
恭城月柿
恭城种植柿子的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有制作柿饼的传统。以独特传统工艺加工制作的柿子饼,果糖渗于表面结晶成“柿霜”,银白如月,故称“月柿”。目前,恭城已形成以月柿种植为核心,集生产、加工、销售、物流、旅游于一体的柿子产业链条,柿子加工产品远销东南亚地区及欧盟国家。
▲恭城月柿 图源/图虫创意@羊不管
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 被誉为“中国月柿之乡”。
柿子成熟的时节,宛若大自然在此处落下一个个调色盘,一场声势浩大的“红橙染大地”征服了每一个为赏秋而来的人,一颗颗甜蜜甜脆的柿子,也在征服着人们的味蕾。
▲图/小红书@初八正在旅行中
广西六堡茶
六堡茶属黑茶类,有1500多年种植历史,因原产自苍梧县六堡镇而得名,其“红、浓、陈、醇”的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据悉,梧州全市累计新建茶园5.17万亩,现有茶园面积22.49万亩,梧州六堡茶公用品牌价值37.64亿元,被评为“2022中国茶叶最具品牌传播力品牌”,居广西茶叶第1位。
2014年,“六堡茶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2年11月29日,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 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广西“ 六堡茶制作技艺”就是该名录的组成部分。
六堡茶是中国黑茶类的佼佼者,上品六堡茶有“红、浓、陈、醇”四个特点:红,即汤色棕红;浓,即茶汤黏稠;陈,即香气陈纯;醇,即滋味甘醇爽滑。
六堡茶经过采青、摊青、炒青、揉捻、复炒、复揉、堆闷、三炒、三揉、烘干、挑拣、蒸压、陈化等十三道工序,陈化时间越长,汤色越红,色呈琥珀。
说到六堡茶,就不得不提梧州这座被誉为“茶船古道”起点的古镇——苍梧县六堡镇,这里茶韵幽香、历史悠久。
位于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广西四星级乡村旅游区。
景区以六堡茶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韦洁群、10名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带动展示和传播六堡茶文化,建设有六堡茶博物馆、茶船古道起始点遗址、六堡茶特色小镇、民宿集群等游览点和配套设施。
▲图源/梧州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钦州大蚝
钦州是“中国大蚝之乡”,大蚝是钦州四大名海产之一,这里出产的大蚝是鲜食和加工蚝制品的优品,蚝肉蛋白质含量超过40%,营养丰富、色泽乳白、口感鲜美,素有“海中牛奶”之称。
钦州素有“中国大蚝之乡”美称,是养蚝的“天然牧场”,也是我国大蚝的主产区及苗种供应地。得天独厚的咸淡水资源,为大蚝育苗提供了绝佳的自然环境。
从“中国大蚝之乡”到区域品牌百强,品牌价值不断攀升,钦州大蚝已经成为吸引力极强的城市新名片,令无数食客慕名前来钦州观光、吃蚝。
▲图/美篇@大洋
▲图/钦州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玉林三黄鸡
玉林市玉州区是“中国三黄鸡之乡”、全球优质三黄鸡起源地。玉州境内成片的山地和果林为三黄鸡提供了放养的理想场地,从而造就三黄鸡独特的土鸡风味。近年来,玉林市不断开发利用产业品牌优势,力争让玉林三黄鸡走出广西,走向全国。
▲图源/兴业县融媒体中心
阳朔金桔
都说阳朔山水好,没想到这里的金桔也如此有名。阳朔金桔是阳朔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表皮光滑、皮脆肉甜、营养丰富,有“山水甲天下,金桔誉中华”的美誉。近年来,阳朔县打造了百里新村现代特色农业(金桔)示范区,不断扩大金桔产业,通过培育发展阳朔特色金桔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图源/ 阳朔县融媒体中心
▲阳朔金桔 图/小红书@老毛家金桔
昭平茶
贺州市茶叶资源丰富,昭平县的茶文化更是源远流长。
这里拥有最早的春茶,这里的茶叶被誉为“中国大陆第一早春茶”,是中国有机茶之乡、中国十大魅力茶乡和中国茶业百强县。
目前昭平县茶园总面积达25万亩、年产干茶1.84万吨、茶叶产值超20亿元,全县人均茶叶单项收入达4425元,全县涉茶人数超过10万人。
上一篇:武汉热干面:过早的灵魂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