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老字号挂钩皇家贡品的渊源其实没有明确的史料依据,当个传说故事听听也不错。
01
袁州松花皮蛋
宜春松花皮蛋为“袁州三宝”之一,起源于清光绪时期,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袁州松花皮蛋传承传统工序,加工时采用纯碱、生石灰、食盐、茶叶、植物灰、水等几类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匀,然后把挑好洗净的鲜蛋徐徐放入缸内,使蛋全部浸入料液中不致浮起来。
袁州松花皮蛋由于制作工艺独特,以及本地的石灰、茶叶、水质等和外地的不同,因而色泽光亮、晶莹透明,特别是用了松柏枝叶烧成的灰来包裹蛋品,使蛋品表面呈现大小不等的松花图案,故名“松花皮蛋”。袁州松花皮蛋质地柔嫩,味美芳香、清净可口,据说慈禧太后曾经在尝过袁州送花皮蛋后赞不绝口,亲题“宜春”二字,让宜春松花皮蛋声名愈县。
02
子龙冻米糖
丰城冻米糖俗称“江南小切”,据《丰城县志》记载,早在明万历年间丰城就已开始制作冻米糖,迄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据说明代民族英雄邓子龙率领江西客兵转战福建、广东、贵州、云南及朝鲜等地,为了行军打仗方便,曾令部下将士,把糯米饭晾干,炒成爆米花,以糖粘拌,切成小块包装,这就是丰城冻米糖最早的雏形。
丰城冻米糖外观平整,洁白晶亮,清香爽口,入口消融,无渣无屑,以洁白如雪、香脆酥甜、落口消融的独特风味闻名天下。清乾隆二十年(1756年)乾隆下江南途经丰城时品尝了丰城冻米糖,连声称赞“香、甜、酥、脆”,从此“小切”成为皇室贡品。子龙冻米糖在延续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化生产线,清香酥脆,传承经典,备受食客喜爱。
03
马家井园豆豉(高安黄氏豆豉)
高安素有做豆豉的传统,高安豆豉由来已久已久,早已不知起源于何时。据《高安县志》记载:高安豆豉被列为清代宫庭贡品;光绪年间,高安豆豉参加巴拿马食品味赛会;晚清亲城博览会上高安豆豉倍受青睐;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商品博览会上,作为中国传统调味品的豆豉,以其独特的鲜香美味,更受到国际烹饪界的重视。
到了1958年公私合营时数家豆豉加工作坊合并,取名瑞大加工作坊,后又于1965年,并入县腐竹厂。从此结束了一千多年散落在民间的个体豆豉的局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003年豆豉加工从高安腐竹厂脱离,成为马家井园豆豉(黄氏豆豉)。马家井园豆豉保持着古老的传统制作技艺,工艺独特,鲜美可口,松软化渣,醇香回甜,久负盛誉。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