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的“超长”暑假怎么过?有人出国旅行,感受世界之辽阔;有人参与社会实践,掌握课本外的技能;有人继续埋头学习,提前“解锁”大学专业知识……余姚中学毕业生周令凯则完成了一项不可思议的壮举——历时25天,累计骑行3000余公里,他和爷爷周建庆用车轮“征服”了新藏线。
“我们做到了!这绝对是一次让人终身难忘的经历!”7月17日,成功穿越新藏线返回余姚后,“50后”老周和“00后”小周感慨万千。
周建庆今年72岁,在我市骑行圈中小有名气。2014年,年过六旬的他开始接触骑行。此后,他越战越勇,在近十年内骑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两次川藏南线、两次新藏线、一次川藏北线……5次骑着单车进藏的经历,更成为他骑行生涯中的高光时刻。
受爷爷影响,周令凯运动起来,也是一把好手,跑步、打球都不在话下。“现在的孩子普遍没吃过多少苦,我想通过一次苦行僧式的骑行磨炼他的意志,让他明白生命的可贵和坚持的意义。”周建庆道出了此行的初衷,“大概5月底吧,我问他要不要和爷爷一起骑一趟新藏线,小伙子心动了。”
新藏线北起新疆叶城县,南至西藏拉孜县,平均海拔超4500米,沿途要翻越5座5000米以上高山、16个冰山达坂,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最具挑战性的公路之一。周建庆通过网络找到了来自香港、深圳、杭州等地的骑友,一行6人约定在乌鲁木齐汇合。
6月17日,对爷孙俩说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高考结束,新的征程开启。”周建庆在微信朋友圈里这样记录。骑行团从乌鲁木齐出发,一路向前,雪山、湖泊、草原、国门,都留下了他们坚韧的印迹。翻越天山时,全程上坡100多公里,周令凯第一个到达终点。“耐力比我强,速度比我快。”看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孙子,周建庆毫不吝啬自己的夸奖。
住的是集装箱板房,睡的是高低铺,吃的是煮不熟的泡面……从新疆叶城县开始,随着海拔逐步攀升,环境日渐恶劣,周建庆和周令凯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寒冷大风、停水停电、水土不服,在海拔5347米的界山达坂,周令凯头痛欲裂,强烈的高原反应让他几乎下不了床。“难道就这样放弃吗,之前的努力岂不白费了?”看着蜷缩在床上的孙子,周建庆心生自责,但他仍鼓励小伙子坚持到底,“翻过这里,就真正进入西藏了!”
骑行进入后半程后,周令凯更加积极、自律。一路骑过冈仁波齐、玛旁雍错,7月6日,爷孙俩到达珠峰大本营,激动地在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纪念碑前合照留念。成功穿戈壁、攀达坂、爬垭口、过无人区,回顾近一个月来的种种经历,周令凯不禁摆出金鸡独立的姿势,高声喊着:“我成功了!”这呐喊声中,有历经困苦后的压力释放,更有超越极限后的无限满足。
此行最后一天,当爷孙俩进入拉萨,他们真切地感到“一切都是值得的”。“这一趟结束,我俩加起来轻了5公斤。”周建庆说。骑行是一场修行,至此,属于爷孙俩的极限挑战画上了句点。于周令凯而言,此行吃过的苦、受过的累,都将成为今后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大家还在看
1.2850亩!打造“城市公园+未来社区”,余姚这一区块“蝶变”中
2.高考录取通知书陆续派送,查收事项先关注
来源: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韩宇雯 配图由采访对象提供
编辑、一审:陈波
二审:杨月云、刘文治
三审:高嘉鸣、杨力
下一篇:杭州与保定,我和夏天有个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