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业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具有产业关联度高、就业安置空间大、资源消耗少、开放包容度高等特征,有着“一业兴、百业旺”的强大带动作用。今年,临河区坚持项目为王、招商为要,充分发挥文化铸魂、文化赋能和旅游为民、旅游惠民作用,优化文旅产品供给,以主题活动、精品线路、宣传推介拉动全区文化旅游市场消费,不断推进文化旅游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5月1日,“天赋河套 ‘柿柿’如意 幸福来‘临’”巴彦淖尔市五原黄柿子文化旅游季临河分会场活动火爆出圈,活动现场市民和游客摩肩接踵,五原黄柿子美食品鉴、特色产品展示展销与网络达人打卡、“千年古韵·风雅北疆”沉浸式巡游秀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旅活动精彩纷呈。“‘柿’时候开吃了!——‘百人百锅百味品黄柿子火锅’”夜宴更是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品尝。热气翻滚的黄柿子养生锅、鲜嫩羊肉、时令蔬菜,搭配上当天熬制的五原黄柿子火锅高汤,那一口滚烫的美味令人忍不住口舌生津。市民刘欢说:“黄柿子火锅汤底浓郁、酸甜可口,既开胃更解馋,让人回味无穷。”
“五一”假期国内酒店、票务等提前预订量大涨,巴彦淖尔以195%的增幅在去哪儿网最受欢迎的小众旅游目的地榜单中排名第三,央视《朝闻天下》2次、内蒙古卫视《新闻联播》1次点名巴彦淖尔,镜头聚焦黄河湾步行街,让临河区成为新晋网红宝藏打卡地。
5月19日,在第14个“中国旅游日”,趁着文旅市场的大好势头,临河区文旅系统围绕“畅游中国 幸福生活畅游中国 悦赏北疆 幸福生活”为活动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着力满足游客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在5月这个传统旅游旺季掀起新一轮热潮。
文艺演出、民俗活动、非遗集市、特色美食……旅游日当天,黄河湾步行街活动现场,人潮涌动、歌舞飞扬,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齐聚一堂,共同感受这场北疆民俗文化的盛宴。
“这次的民俗展演非常有意义,可以让孩子近距离感受河套大地的风土人情以及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独特魅力,这道‘文化大餐’让我们全家都收获满满。”带着2个孩子来参加活动的市民赵倩说。
活动从5月6日一直持续到21日,各项精彩活动轮番上演,每天现场更是人流不断。文旅体局按照“月月有主题 周周有活动”,全力丰富特色节庆文旅活动供给,已举办春节元宵节、梨花节、“4·23”世界读书日和“5·19”中国旅游日四大系列67余项主题活动。1—5月,全区接待游客186.23万人次,同比增长42%。其中,5·19中国旅游日6项主题活动引爆黄河湾步行街,单日接待游客约12万人次。同时,推出文化和旅游系列惠民活动,实行A级旅游景区免门票、赠送门票、门票半价游等活动,免费发放门票近万张。6月在黄河湾步行街还将举办“道中华·籽籽同心 美美与共”临河区第25届消夏文化艺术节。
为扩大传统文化影响力,临河区在挖掘历史文化底蕴上下功夫,打造了一条红色旅游路线,将新华林场、曙光乡治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黄河水利文化博物馆等红色资源串联成旅游线路,作为党员教育、学生研学线路进行宣传推荐,让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探索河套文化的魅力,开阔视野、积累知识,使文化变得鲜活而有温度。同时,持续推动宏友文旅体教综合产业园、鲜农文德研学基地建设进度,盘活现有闲置资产,实现“老树发新芽”。
各类活动期间,各商家也纷纷发力,不断创新消费模式,激发消费活力。黄柿子火锅、酸菜油糕、特色奶制品……为游客们营造了浓厚的美食消费氛围,同时享受到了文旅发展带来的“红利”,销售额持续增长。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下一步,临河区将持续把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为文旅新质生产力,融合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升级一批市场主体,带动区域“软”“硬”实力双提升,让“处处是景、时时宜游、行行可看、人人共享”成为临河美好生活的生动图景。
记 者 /支 尧
版面编辑 /杜重阳审核 /田海霞李 敏
责任编辑 /隗家鸣终审 /巩 蓓韩 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