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王勇 编辑/赵乾坤】
世界旅游业理事会(WTTC) 日前发布的一份名为《旅行与旅游劳动力的未来》的报告指出,2024年,在全球范围内旅游业支持了3.57亿个工作岗位,预计2025年将支持3.71亿个工作岗位。在未来十年中,旅游业预计将创造9100万个新岗位,占全球净新增工作岗位的三分之一。
报告称,随着社会发展,人口结构性变化(人口减少及老龄化加剧)将对旅游业产生影响。作为全球经济与就业增长引擎,旅游业的增长速度预计将大大超过其他领域,如果不对人口结构性变化加以应对,未来十年内全球可能会出现超过4300万的人力短缺,其中酒店行业预计将面临860万的劳动力缺口。
WTTC的报告指出,在所调研的20个主要经济体中,面临劳动力挑战最大的是中国。近年来中国旅游业发展迅猛,截至今年10月,中国的A级以上旅游景区总数已达1.65万家,县域覆盖率达到97%,旅游景区在产品业态、服务品质等方面正在进一步升级。此外,各类文博、非遗和乡村旅游点不计其数,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随着各类文化和旅游产业的扩增及提质发展,工作岗位及人员匹配度将明显拉大,预计未来十年中国旅游业人力缺口将达到1690万。
此外,旅游业面临人力缺口挑战的还有印度(1100万)和欧盟(640万)。相对来看,到2035年,日本旅游业人力需求将降低29%,其次是希腊(降低27%)和德国(降低26%)。
英国Breaking Travel News网站报道分析认为,旅游行业中低技能岗位仍然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那些依赖人际互动且难以自动化的服务岗位仍将保持高需求。尽管旅游业面临人力短缺的挑战,但旅游业仍然是一个强大的就业创造引擎,当然,全球各大经济体还必须认识到,人口结构性变化正在重塑各地的劳动力市场。
《印度经济时报》的报道称,WTTC的报告强调了世界上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旅游业面临的机遇和风险,尽管存在这些挑战,但是旅游业在创造就业和经济发展方面仍然具有无与伦比的潜力。
该报道认为,WTTC的这份报告是一个行动呼吁,各国应重新思考该行业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重新定义旅游工作的意义,同时通过与政府和教育机构合作,培养适应现代旅游发展的专门人才来解决人力短缺问题。
据国际旅游业媒体《旅行与旅游世界》报道,旅游业通过提供服务和产品、创造就业机会、增加收入和减少贫困来刺激当地经济。旅游业对经济影响还包括游客的直接消费、相关行业的间接消费等,全球大部分经济体都在计划通过旅游业创造就业机会、实现经济发展目标。
随着全球旅游业的全面复苏,大多数经济体国际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均超过2019年水平。联合国旅游组织最新一期《世界旅游晴雨表》(以下简称《报告》)显示,预计2025年全球旅游业仍将保持增长,增速预计在3%至5%之间。2025年1—6月份,全球国际游客数量达到6.9亿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3300万人次,增幅达5%。
该报告称,从全球范围来看,2025年上半年非洲地区国际旅游市场增速达两位数,表现最为亮眼;欧洲地区接待国际旅游数量达3.4亿人次,同比增长了4%,其中中东欧地区旅游市场表现良好,同比增速达9%;美洲地区上半年市场同比增长约3%,其中南美地区保持稳定增长,北美及加勒比地区则基本与去年持平;亚太地区国际游市场继续保持强劲复苏态势,游客数量同比增长了11%,已接近达到疫情前规模水平,其中东北亚地区市场火热,同比增幅达20%。
联合国旅游组织秘书长祖拉布·波洛利卡什维利表示, “2025年上半年,全球大部分旅游目的地都实现了游客数量和收入的增长。这对于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就业以及提高民生都带来了积极影响。”
美国《旅游周刊》此前报道,这个庞大的产业(旅游业)在保持世界经济繁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旅游业对GDP的贡献不仅包括游客在酒店、餐厅和景点的直接消费,还包括在交通、购物和娱乐等行业的间接消费。
报道提到,2022年,旅游业支持了超过 2200 万个就业岗位。当人们想到与旅游相关的工作时,他们通常会想到旅行社、酒店工作人员和旅游景点的工作人员。然而,其他相关领域也有数百万人从事旅游业相关的服务,比如零售、休闲、交通和娱乐等泛旅游领域。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