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藏高原的东北角,青海湖就像一颗特别漂亮的蓝宝石,安安静静地躺了上千年。它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面积有 4543 平方公里,到处都是好看的风景和有趣的故事,成了大家都特别想去的旅游地。
四季流转:每个季节都超好看
春天一到,青海湖就像刚睡醒。3 月的时候,湖面上的冰开始慢慢化了,阳光一照,亮晶晶的。到了 5 月,小草刚冒出嫩绿的芽,斑头雁、黑颈鹤这些候鸟就从老远的地方飞回来了。鸟岛和仙女湾一下子热闹起来,到处都是鸟蛋,小鸟叽叽喳喳叫个不停。这时候天气还挺冷,得穿厚外套,但走在湿地的木栈道上,看着鸟儿从身边飞过,心里暖洋洋的。
夏天的青海湖美得让人挪不开眼!6 月到 8 月,湖边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全盛开了,金灿灿的一大片,和蓝色的湖水连在一起,草原上还星星点点地开着格桑花。夏天这里特别凉快,平均温度才 15℃,就跟开了天然空调似的。这时候还会举办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骑手们从挂满经幡的赛道上飞快地骑过去。在草原上找个地方野餐,闻着美食香,喝着青稞酒,看着藏式毡房外的牛羊慢悠悠地吃草,就像走进了一幅超美的画里。
秋天的青海湖,简直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9 月到 11 月,湖水清得像镜子,草原变成了金黄色,候鸟又要往南飞了,它们翅膀划过天空的样子特别美。这时候牧民们要转场了,能听到勒勒车碾过草地的声音,充满了生活气息,随手拍张照片都像大片。
冬天的青海湖变得特别安静。从 12 月到第二年 2 月,湖面结了厚厚的冰,就像一面超大的镜子。大家可以去滑冰、冰钓,特别好玩。到了晚上,因为周围没有路灯,一抬头就能看到满天星星,银河倒映在冰面上,感觉伸手就能摸到星星。
生态蝶变:人和自然一起变好
现在的青海湖,形成了 “草 — 河 — 湖 — 鱼 — 鸟” 的生态循环,这都是保护的功劳。以前刚察县风沙特别大,现在种了好多青海云杉和樟子松,沙地面积比上世纪八十年代少了快 40%,空气也特别好,一年里有 97% 以上都是好天气。这背后,是像党永寿这样的治沙人几十年的坚持,他们的帐篷被风吹翻了又重新搭起来,终于把风沙变成了清风。
湟鱼是青海湖独有的鱼,以前因为抓得太多,差点就没了。现在通过封湖育鱼,还专门修了让湟鱼洄游的通道,湟鱼的数量增加了快 46 倍。6 月到 7 月,在泉吉河能看到特别壮观的景象,一半是清水,一半是湟鱼。以前靠打鱼为生的郭永忠,现在开了卖鱼食的小店,生意好的时候,两个月就能赚 15 万。现在湖边的牧民都明白,保护湟鱼就是保护咱们的好日子。
现在青海湖的鸟儿和普氏原羚也越来越多了。在青海湖能看到 281 种鸟,一年到头有 60 多万只水鸟。小泊湖湿地的黑颈鹤每年都会回来生宝宝。普氏原羚以前只剩不到 300 只,现在已经有 3400 多只了。牧民周增本救助小普氏原羚的事儿传开后,大家都在草原上修了 1.2 米高、没有刺的围栏,方便动物们自由活动。清理刚毛藻的时候,牧民们都主动帮忙,9.94 万吨藻类还能做成肥料,让湖水又变回了清澈的蓝色。
行旅指南:玩转青海湖的小窍门
来青海湖旅游,路线和体验都很重要。经典的环湖路线是从西宁出发,路过二郎剑景区、茶卡盐湖、原子城,最后到塔尔寺再返回。既能看到 “天空之镜” 茶卡盐湖的美景,还能了解核武器研制基地的历史。2025 年二郎剑景区新修了透明观景台,直接伸到湖面上,低头就能看到湖水在脚下流动,特别适合拍照打卡。环湖西路的湟鱼洄游观测点,6 月到 7 月能看到湟鱼逆流而上,场面特别震撼。
住的地方也有很多选择:黑马河的星空帐篷营地,早上能看超美的日出,晚上还能拍星空;刚察县城的湖景酒店特别受欢迎,房间干净,还有藏族特色装饰;茶卡镇的酒店离盐晶艺术馆很近,晚上还有灯光秀,盐雕在灯光下特别梦幻。
青海湖的美食也不能错过。手抓羊肉一点都不腻,黄焖羊肉酱香十足,牧民自己做的酸奶上面有一层金黄的奶皮,酸甜可口。去金银滩草原的藏族家里做客,还能学做糌粑,喝酥油茶,听《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歌背后的故事,特别有意思。
来这里旅游要注意:因为是高原地区,得提前准备好预防高原反应的药,多喝水,别剧烈运动;天气变化快,要带好防晒霜、厚衣服和雨具;如果是自驾,要提前看好加油站,走国道更安全。还要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别随便碰经幡,也别打扰动物,这样才能玩得开心又舒心。
从候鸟飞翔,到牧民的笑脸,从结冰的湖面,到盛开的花海,青海湖一直都这么美。2022 年青海湖开始创建国家公园,以后肯定会越来越漂亮。在这里,每一次呼吸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每一段旅程都能看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