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广西,就像走进了一座没有围墙的美食博物馆,每一种味道都在讲述着这片土地的故事。
广西的魅力不仅在于它的自然风光,更在于它那让人魂牵梦萦的美食。这里的美食版图丰富多彩,酸、辣、鲜、香各不相同,每一道特色菜肴都蕴含着独特的地方风味和饮食智慧,让人流连忘返。
螺蛳粉是柳州特色小吃,由软韧爽口的米粉,配以酸笋、花生、油炸腐竹、木耳、应季青菜等配料,用浓郁适度的酸辣味螺蛳肉汤调和而成。
在柳州,一碗汤淡而无味的螺蛳粉是不会有人吃的。这碗粉的精妙之处在于酸笋的“灵魂加持——那种让初尝者皱眉的独特气味,却是当地人念念不忘的家乡味道。正宗的螺蛳粉是默认不放螺蛳肉的,只有部分商家会将螺蛳肉当作自选配菜,因为螺蛳的味道已经融入汤中了。
广西人用一勺秘制果酱,在烧烤江湖中开辟出一条全新的味觉赛道——果酱烧烤。这种将水果酸甜与炭火焦香完美融合的独特风味,正以燎原之势从广西宜州走向全国。
要理解广西果酱烧烤的精髓,首先必须打破对“果酱”的固有认知。广西果酱烧烤所使用的“双合烧烤果酱”与市面上常见的甜点果酱截然不同。它不是那种含糖量极高、用于搭配面包或甜品的甜腻果酱,而是一种专为烧烤调制的复合调味酱料。
这种果酱以广西特产的山黄皮果、百香果、酸梅果等水果为基底,加入胡萝卜等果蔬精心熬制而成。这些果蔬经过特殊工艺处理,最终制成的双合烧烤果酱酸甜适中,果香浓郁,更偏向于烹饪调味酱而非甜点酱料。
在高温炭火的作用下,水果中的糖分焦糖化,形成诱人的金黄色泽和独特的焦香风味;同时果酸能够软化肉质,使烤出的食物外焦里嫩。更妙的是,果酱中的水果香气在高温下充分释放,渗透到食材的每一个纤维中,让普通的烤肉也能吃出层次丰富的果香。
“嘢”在方言里指“东西”,酸嘢即酸味的东西。广西人常说“万物皆可酸”。它是一种流行于广西各地的特产小吃,在诸多城市的大街小巷都可以看见,并且各地风味都不一样。
甘草盐的咸香、辣椒盐的炽烈、酸梅粉的醇厚、陈皮粉的清新。多种风味层层叠加,既平衡了酸味,又让舌尖“听”到一场咸甜辣的交响乐,余味绵长不绝。
米粉,可算桂林人“倾城之爱”。据统计,市区的店铺堂食每天消费米粉达50万碗。桂林米粉历史悠久的,卤水浓郁,咸香可口,佐料丰富,白、嫩、爽、香,风格独特。卤水是桂林米粉的灵魂。
一碗正宗桂林米粉的吃法也颇有讲究:先将烫热的米粉沥干入碗,加上牛肉、锅烧,淋上一勺浓香扑鼻的秘制卤水,撒上葱花、几粒花生米。食客自行增添酸豆角、萝卜干等配菜,搅拌均匀后,吸溜一口,米粉筋力极好,卤汁鲜、牛肉薄,炸得金黄透亮嗞嗞冒油的锅烧既脆且酥入口即化。
到阳朔来旅游的人,无论是异国他乡的背包客,还是国内普通的游客,在阳朔吃的第一顿饭,几乎都是啤酒鱼。精致的饮食比起来,这啤酒鱼实在是太“粗放”了:鱼鳞也没有刮,就将鱼开膛破肚一剖两半,每半边又斜砍几刀但又不砍断(以便鱼既能“入味”又能保持完整)。
阳朔啤酒鱼的特色首先就特在“漓江”上:鱼一定是从漓江里捕捞上来的活鱼,就是普普通通的鲤鱼、草鱼、鲶鱼、桂鱼,因为是在清澈少污染的漓江里长大,也无不清香可口,唇齿留香。
梧州纸包鸡,作为宫廷贡品和日常主菜的历史至少已有2200年,社会上流传着“食在岭南,不能不尝纸包鸡”的说法。
纸包鸡在制作技艺上,为了追求口味的正宗与地道,精选本土农家散养三黄鸡为原料,切件后,配以老抽酱油、姜汁、八角、茴香、陈皮、草果、红谷米、古月粉等调味料及葱白粒腌制,缀以少量白酒。以玉扣纸逐件包裹,再以花生油入锅浸炸而成。独创的隔纸浸炸烹饪法,锁住了鸡肉及调味料原有的味道,所以能保持鸡肉的鲜嫩甘滑、醇厚不腻,色泽金黄、气味芳香。
柠檬鸭是广西南宁武鸣一带的特色菜肴。柠檬鸭,最早出现在80年代初期,南宁的城市边缘有一个叫界牌的小地界,因为在公路旁,常年做来往司机的饭食生意,慢慢发展,有了这道名菜。
柠檬鸭的主要配料取材是广西特色的酸嘢,酸荞头,酸姜,酸辣椒,提香去腥的山黄皮,腌制的酸柠檬。酸柠檬越陈越香,放上几年甚至是十几年,不会变质,香气和味道反而更是浓郁。这样做出的柠檬鸭,肉质细腻,酸香开胃,是南宁地区极具代表性的家常美味。
河池有“三香”——香猪、香牛和香鸭。这“三香”不是说这三种动物身上有什么香味,而是指它们骨细皮酥,肉质细嫩,肉味鲜香。
香猪的吃法有白切、烤、腊,味道各有千秋。白切,是直接把肉煮了,只放盐而不放任何配料,煮熟后切块直接吃,肥而不腻,鲜滑爽口,原汁原味;烤香猪,是河池近年来最火的一道美食。经过烤制的香猪,金光闪闪很“土豪”。由于香猪被烤得很干爽,所以吃起来没有油腻感。
老友鱼是南宁传统风味老友粉的创新演绎,将老友粉的独特配料用于烹饪鱼类。老友味的核心是酸笋、豆豉、辣椒和蒜米的组合,这些配料爆炒后产生的复合酸辣味,能够开胃驱寒,祛湿解表,非常适合广西湿热的气候。
烹制老友鱼时,先将酸笋、豆豉、辣椒、姜丝、蒜米等配料猛火爆香,加入高汤煮沸,然后放入鲜嫩的鱼块焖煮,让鱼肉充分吸收老友配料的精华。成菜汤汁浓郁,鱼肉鲜嫩,酸辣适口,既有老友粉的传统风味,又有鱼类的鲜美滋味,是南宁菜系中的创新代表。
螺蛳鸭脚煲是柳州夜宵文化的代表作,将螺蛳粉的汤底与炸鸭脚完美结合,成为柳州人夜生活的美食标配。这道菜完美融合了螺蛳的鲜、酸笋的酸、辣椒的辣,以及经过油炸后再煲煮的鸭脚的香。炸过的鸭脚在煲煮过程中充分吸收螺蛳汤的精华,变得软糯脱骨,口感丰富。
螺蛳鸭脚煲通常以火锅形式呈现,边煲边吃,热气腾腾,酸辣鲜香,是柳州人聚会宵夜的必点菜品,也体现了柳州人善于将各种食材融合创新的饮食智慧。
食物是了解一地文化最直接的窗口,穿行在广西的山水之间,别忘了用味蕾记录这段旅程——那酸辣鲜香的记忆,将会是你带走的最珍贵的旅行纪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