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养生|寒露不寒有点热!这么纠结的节气,如何养生?专家建议来了→
创始人
2025-10-08 08:03:47
0

今迎寒露,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不过,这几天申城的天气,恐怕和“寒”字没有半毛钱关系。这样一个“纠结”的节气,又该如何养生?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风湿科副主任杨月说,今年的寒露,寒邪与燥邪并存,人体易受寒凉干燥侵袭,引发呼吸道与关节不适。因此,寒露养生应注重滋阴润燥,从多方面调护以顺应自然收敛之气。

不动声色间,寒露送来了五彩斑斓、如诗如画的秋。 新华社发 曹一 作

1.衣:精准防护,防范寒邪内侵

虽已到寒露,但申城热力不减,到十月中旬气温仍在30℃上下徘徊。杨月说,目前白天气温还是较热,但早晚已经凉快,市民出门散步、慢跑已然不觉得闷热难耐。因此寒露时节市民切记不要贪空调,避免着凉。

俗语有云:“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亦点出了寒露养生的关键——保暖,尤其是足部的保暖。杨月解释,足部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慢而少,且足部脂肪层较薄,特别容易受到寒邪侵袭——这会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使寒邪通过足底入侵经络,进而引发感冒、咳嗽,或导致旧疾如关节炎、老寒腿的复发。

因此,寒露时节市民应告别凉鞋,别让脚和踝关节暴露在外,尤其是年老体弱者在早晚比较风凉的时候更需当心。除了足部,腰腹部也是需要重点防护的区域,女性朋友需要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因受凉导致宫寒痛经。

2.食:健脾益胃,滋阴不忘助阳

饮食调养是应对寒露“凉燥”气候的关键。杨月指出,此时的燥邪已带有寒意,与秋分的“温燥”不同,表现为口鼻干燥、咽喉干痒、皮肤紧巴巴甚至干裂、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但往往伴有手脚不温、怕冷等寒象。因此,饮食上不能再像秋分时那样单纯地清热润肺,而应遵循“温润”的原则,即既要滋阴润燥,也要温中健脾,为身体补充能量以抵御寒气。

同时,要特别注意减少甚至避免生冷、寒凉食物的摄入,如冰淇淋、冷饮、生食沙拉以及性质寒凉的瓜果如西瓜、苦瓜等。因为这些食物容易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运化功能减弱,不仅无法有效吸收营养,反而容易内生湿邪,引起腹泻、腹痛等问题。

取铁棍山药200克、干莲子50克(需提前温水浸泡1—2小时去芯减苦)、鲜百合2颗(或干百合30克)、红枣6—8颗(去核)、生姜3片、枸杞一小把、冰糖适量。将山药去皮切块泡水防氧化,干莲子浸泡,鲜百合掰瓣洗净,红枣去核,生姜切片。先将山药、莲子、红枣、姜片放入砂锅,加清水1.5升,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煲50分钟至莲子软糯;再加入鲜百合和枸杞煲10分钟,最后依口味加冰糖调味即可。

营养专家推荐一道适宜此时节的膳食:山药莲子百合煲。此汤口感甘甜粉糯,能滋阴润肺、健脾固肾、清心安神,适合脾胃虚弱或睡眠不佳人群。

3.住:早卧早起,营造湿润环境

寒露时节,自然界的阳气逐渐收敛,阴气渐长,人体的生理活动也应与之相应,从夏季的“生长”模式转向秋季的“收藏”模式。

杨月指出,在起居方面,最重要的就是调整作息,应遵循《黄帝内经》中“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的教导。切忌熬夜,因为熬夜会大量耗伤阴血,破坏人体的收敛机制,导致虚火上炎,加重秋燥症状,容易出现口腔溃疡、心烦失眠等。

此外,居住环境的调节也至关重要。随着气温下降,人们开窗通风的时间减少,但室内空气流通不畅易滋生细菌。建议在天气晴好的上午10时至下午3时之间,开窗通风半小时以上,保持空气清新。

另一方面,寒露后空气湿度明显下降,干燥的空气会加速人体水分流失,加剧“秋燥”。除了多喝水,可以在卧室或客厅使用加湿器,将空气湿度维持在40%—60%的舒适范围。

4.行:晒背暖阳,调畅气机与情志

天气终会慢慢转凉,但适度运动仍不可或缺,关键在于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和时机。

杨月解释,秋季主“收”,因此运动不宜过于剧烈,不应追求大汗淋漓,因为出汗过多会使阳气外泄,津液耗伤,违背了秋季的收敛养生原则。她推荐选择一些动作舒缓、能有效调养气息、活动筋骨的锻炼方式,如太极拳、八段锦、慢跑、瑜伽等。这些运动不仅能增强心肺功能,提高机体抵御寒冷的能力,还能促进气血流通,缓解因气温下降可能引起的肌肉和关节僵硬。

周末闲暇,市民朋友不妨去公园、山林走走,感受秋高气爽,欣赏层林尽染的秋色,这有助于开阔心胸,排解不良情绪,保持精神愉悦。

除了通过衣、食、住、行等外部方式调养,还可以借助身体自有的“养生开关”——穴位,来进行内在的调节。杨月为市民推荐了两个特别适合寒露时节的保健要穴:三阴交和涌泉穴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脚踝内骨尖(内踝尖)向上量4横指(约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每天用拇指按压两侧三阴交穴,每次3—5分钟,以感到酸胀为度;孕妇慎用。”杨月介绍,“涌泉穴在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约在足底前1/3与后2/3交点处)。每晚用热水泡脚后,用手掌搓揉脚底涌泉穴,直至发热;或用拇指点按穴位3—5分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寒露至!快来解锁这份秋日养生秘...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今日寒露,开门忽惊叹,秋色已如许,丝丝凉意悄然而至。在中医理念中,季节更...
芡实:多汗症人群的固涩止汗与气... 对多汗症人群而言,芡实是兼顾 “气虚修复” 与 “津液固摄” 的核心食材,尤其适配白天稍动即汗(自汗...
原创 美... 在季前赛拉开序幕之际,NBA新赛季即将到来,美国媒体对新赛季的13项数据王进行了预测,其中包括东契奇...
【美食】富新清狮苕粉:穿越百年...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 富新清狮苕粉 穿越百年的风味美食 清狮苕粉产于绵竹市富新镇清狮村,因而得名。...
原创 香... 标题:香菜拌豆腐皮--赛过东北菜馆的凉拌菜 在炎炎夏日,一道清爽可口的凉拌菜不仅能为餐桌增添一抹绿...
原创 鱼... 标题:鱼香肉丝这样炒才够味,香滑嫩爽,做法简单,绝对是道下饭菜! 在中华美食的浩瀚星河中,鱼香肉丝...
原创 鸡... 标题:鸡蛋与它共舞,清新营养的家常佳肴 在厨房的舞台上,鸡蛋是那不可或缺的主角。它不仅承载着丰富的...
普陀这场游园会打造沉浸式文化消... 中秋佳节期间,桃源π商业广场精心策划的“月满中秋·非遗游园会”主题系列活动,将非遗文化传承与节日促消...
音乐嘉年华邂逅非遗市集!TOP... 国庆假期的金秋时节,普陀TOP中央公园成为了城市欢乐的焦点。10月2日至6日,“最爱TOP·中央公园...
土豆泥芝士瀑布火鸡面 土豆泥芝士瀑布火鸡面
原创 以... 周末清晨的厨房飘着桂香,我盯着冰箱里的五花肉发呆——上周孩子说学校食堂的扣肉太柴,老公念叨楼下饭店的...
【滋味】这道本地农家家常菜,清... 茄子果肉富含水分和海绵状的组织,其最终口感完全由烹饪方式决定——可清蒸至水润软烂,可油煎至外焦里嫩,...
东营海警局东营港工作站喜迎双节... 当海上的月亮越来越圆的时候,中秋的脚步也是悄然渐进,当万家灯火开始酝酿团圆氛围时,有这么一群执勤在海...
奶奶分享的补阳食方!常吃补阳气... 在我们家,奶奶一直是养生达人。随着年龄增长,越发体会到阳气充足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这不,奶奶毫无保留...
秋冬进补先养肺!试试这8道润肺... 秋冬时节,气候干燥寒冷,肺部容易受到伤害,此时正是养肺的关键时期。饮食作为养肺的重要一环,有着不可忽...
钙是黄豆的3倍、鸡肉的7倍!建... 在中老年人的健康饮食中,钙元素的摄入至关重要。有一种食材,它的钙含量惊人,是黄豆的3倍、鸡肉的7倍,...
分享八种孩子超级喜欢吃的家常下... 家有萌娃的家长们看过来!孩子吃饭不香可愁坏了不少家长,今天就给大家分享八道孩子超级喜欢吃的家常下饭菜...
秋季成长黄金期!八款“增高菜”... 秋季,是大自然慷慨馈赠的季节,也是孩子成长的黄金时期。在这个充满收获的季节里,为孩子准备营养丰富的美...
鱼脍和生鱼片是一回事吗?古人食... 原标题:一箸鱼脍,唤醒岁月里的味觉记忆(答读者问·传统文化) 广东潮州的特色鱼生。丁俊豪摄(影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