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节期间,无论是热门的景点还是那些不太为人知的地方,都是人满为患。不过和以往不一样的是,中年人这边出现了两个挺奇怪的现象:一是朋友聚会几乎没有了,二是跟亲戚走动也变少了。
大概是因为中年人忙于工作家庭,感觉参加同学会反倒多了点压力,再者,有些人可能已经对这些聚会兴趣不大了,觉得没啥新鲜感,或者觉得时间宝贵不愿再打扰了。
眨眼间,这个国庆长假已经过了一半,曾经在国庆前夕热火朝天地搞同学聚会的氛围,现在在各个同学群里都变得寂静无声了。整个假期,群里一片萧条,那些曾经誓言三五年就要再聚一次的友情,在参加过一两次后,久未联系,慢慢也就淡了。
有人感慨:国庆原本打算搞个同学聚会,可是没时间的朋友多半是近的,远的又回不来。从网友们的反馈来看,今年大伙儿都不怎么谈起以前的同学聚会了,甚至到陌生城市,也懒得再联系那些曾经的同学。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都知道,毕业后头三到五年,朋友们聚在一块儿特别热络。那会儿,刚离开校园没多久,朋友间的感情和共同的回忆还在,大家在这段时间里的差距也不算大。刚开始跨国找工作的那些艰辛,慢慢变得稳定,收入也渐渐上涨。有不少人还开始走入婚姻的殿堂,但整体上,大家的心态还挺年轻的,对未来充满憧憬。聚在一起时,聊天南海北、过去、现在、未来,真是人生的一大乐趣。
毕业10年之后,快到中年的年纪,对同学聚会的热情就慢慢减退了。笔者的大学同学群,大概能折射出这种现象。记得毕业5年时,我们曾经组织过一次聚会,大家聊得挺欢,也喝得挺尽兴。那次还约定了十年后再聚,可十年过去了,这次约会却没能实现,群里的老同学要么保持沉默,要么说没时间,之后也没人再提聚会的事了。
说不准哪一刻,突然就对参加聚会提不起兴趣了,曾经那份“同学情”可是青春里最动人的记号。可到了工作多年、年龄渐长之后,有的人为了养家糊口一直累得像陀螺,有的人早已积攒了不少资产和资源。虽然大家当年学的专业一样,可工作以后,生活道路和阅历都变得不一样了,感觉好像都走出了不同的天地。
对一些人来说,参加同学聚会不仅会让自己在阶层差距上感到有点失落,还得算算经济账,车费、聚餐AA制、伴手礼,都得掏钱,反倒够孩子报名兴趣班了。
饭桌上的话题不再是搞笑趣事或者梦想,而变成了房子、工资、孩子的学区房。搞个“跨界交流会”,除了小时候的校园趣事,很多话题都难以找到共同点。当曾经共同的回忆被反复讨论得腻腻歪歪,那些一年一次或几年一聚的尬聊,也渐渐变得提不起精神了。
中年人的不一样:国庆和中秋走亲戚的次数少了许多,想买点桂花和酒一起喝,却总觉得少了小时候那份欢快的感觉,也难免让人怀念那段无忧的少年时光。
一块儿出现的,还真是走亲戚的次数也少了不少,跟同学聚会变少有点呼应。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月饼和酒水的生意都不算火爆。之前多年的月饼商贩们感叹说,跟去年一比,销量有点小跌,尤其是年轻人来逛的少了不少。白酒和红酒也没赶上热卖的高潮。
卖不动的背后,主要是因为国庆期间,许多人都安排了旅游行程,甚至那些比较小众的旅游地也逐渐变得火爆起来。陕北的老寨、云南的小村庄、贵州的瀑布,都是游客们喜欢打卡的地方。像“城在水中”的四川遂宁、广西的小桂林靖西、吉林的延吉等,也都成了不少人旅游的目的地。不过,很多人更宁愿到其他的小城市去看看风景,也不愿返乡走亲戚。
看得出来,国庆期间,各大景点人满为患,但与之相比,走亲访友的话题逐渐变得少了很多。曾几何时,中秋和国庆节几乎变成了走亲走友的“战场”。带着各种特产礼盒,串门走户,从早忙到晚,热闹非凡。
有网友发声感叹,现在走亲访友的次数少了好多,烟酒和水果的买卖也没有以前火爆了。节日里的烟火表演也不多见,氛围比以前淡了不少,没那么热闹啦。
对于咱们这个年龄段的人来说,联系方式变得越来越便捷,拥有汽车的人也逐渐增加,拜访亲戚和保持联系变得比以前容易多了。不过,不能不承认的是,咱们和亲人之间的联系似乎也变得少了许多。
这主要是因为许多人到了中年的时候会有一种感觉,曾经觉得有趣的事儿,慢慢地变得提不起兴趣了。之前那帮亲戚朋友聚在一起喝酒聊天、吹牛的场景,也变得少了许多,其实本质上是快乐反馈机制出了点问题。
大部分中年人醒来第一件事,心里都在想着怎么挣钱。说到底啊,这挣的钱没带来多少幸福感,反倒变成了一种烦琐。毕竟,家里老人孩子的衣食住行,能照顾到就挺满足了。很多中年人为了那点零用钱,每天都操心得睡不着觉,活得挺累的。
在我们80、90年代小时候,走亲戚其实是一件挺开心也难忘的事。那时候,亲戚朋友关系很紧密,走动频率也高,就连邻居们之间也经常串门。到了节假日,走亲访友的次数更是不少。有时候,一份礼物会在好几个家之间转来转去,还可能最终到自己手里呢。
如今,亲戚们要么年纪大了,要么就分布得天南海北的。在大家都在不同的城市打拼,买了房子,远隔千山万水的时候,感情其实慢慢疏远了,聊天的话题也变得越来越少。毕竟,大家的生活已经变成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没有共同的经历,自然也就少了那份亲切和共鸣。
结语:
到了中年,人们总会觉得朋友变少了些,曾经那种热闹、欢笑不断的日子慢慢远去了,转而回到自己的小家庭里。不过,心底还是会偶尔怀念那些美好的旧时光,同时也会意识到,和老友、亲戚们之间的距离正慢慢拉开了。
我们生活在这个节奏飞快的时代,平常忙着挣钱养家,没有太多时间停下来和老朋友、亲戚们见面叙叙旧。久而久之,抱着不想打扰对方的心态,感情慢慢就变得淡了不少。
心底那片柔软一直在,总会想起曾经“满桌人笑,满院月光”的热闹场景。不过,这样的时光,要再重现,真是不太容易了。
中年人那种说不出的疲惫感,在像国庆这样的长假里特别明显。曾经的同学聚会不见了,亲戚走动也变得少了许多。这其实反映了中年人心态的悄然变化嘛。正像那句老话说的,欲买桂花同载酒,终究还是比不过,年轻时那份自由欢快。小时候那种热衷的事儿,到了中年,都变味了,不一样了。
这事看起来有点哀伤,但其实挺多中年人都在经历这个状态。这也说到底是城市化带来的距离感和孤独感呗。中年人其实得改改,打破那些隔阂,主动点,生活得更丰富、社交更活跃。敞开心扉,跟那些陪我们走过青春的人见个面、聚聚会,也挺重要的。不过说实在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快,人也跟着变,今后不管是走亲访友,还是参加同学聚会,都可能会变少。这也许是我们这一辈子不得不接受、慢慢习惯的现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