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诺山巴朵村
10月3日,清晨的基诺山被氤氲雾气轻柔包裹,宛如一幅淡墨渲染的山水画卷。入住泽白家民宿的10人小团队游客在庭院里整装待发,即将跟随雨林徒步向导,开启一场探秘雨林的奇妙之旅。
两年前,53岁的基诺族汉子泽白怀揣着对家乡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憧憬,毅然决定改造自家老宅。经过一番精心打造,民宿开门迎客仅8个月,便在国庆与中秋“双节”期间迎来了令人欣喜的满房预订。
“村里的雨林徒步路线火起来后,我就琢磨着把老宅改造成特色民宿,这样就能留住客人,让他们慢慢体验基诺山的美。”泽白脸上漾开笑意。
泽白所在的巴朵村,隶属于景洪市基诺山乡攸乐村委会,这里世代以茶为生。随着基诺山雨林徒步路线的火爆出圈以及生态保护政策的深入推进,村里很多年轻人纷纷“转身”,成为持证上岗的雨林向导。泽白也顺势而为,不仅成为了村内一条徒步线路的公司法人,还当上了民宿老板。
泽白家民宿
泽白的民宿独具匠心,一半是外观时尚现代的住宿和品茶区,另一半则是保留了基诺族传统“干栏式”建筑风格的休闲和用餐区。走进民宿客房,干净整洁的空间宽敞明亮,民族风格的装饰元素巧妙点缀其中,既不失现代舒适感,又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入住性价比极高。
上午9点半,雨林向导攸周和小兰来到泽白家民宿。他们熟练地接上团队游客,带着大家一头钻进了神秘的雨林。一路上,攸周耐心地为游客们讲解着雨林中的奥秘。“大家看过来,我手中的这只花蜘蛛可是雨林的小卫士,它以蚜虫、蝉等植食性昆虫为食,通过捕食行为,有效地限制了这些昆虫的种群扩张,从而保护了雨林植物的生存与生长。”说完,攸周轻轻地将花蜘蛛放回草间,接着说道:“基诺族祖先说过,这是森林之神在教我们共生之道,我们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在行程中,这个由7大3小组成的游客团队,在向导的带领下,尽情享受着徒步带来的惊喜与快乐。“进入雨林,就仿佛和大自然融为了一体,那种平时看风景时的距离感完全消失了。”游客周女士满脸陶醉地说,亲近雨林的感觉特别放松、特别亲切。
据了解,巴朵村拥有7条特色鲜明的徒步路线,每一条都蕴含着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其中一条路线由泽白带领村民成立公司后进行管理运营,不仅吸纳了基诺山乡125名向导,还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后勤保障方面的就业岗位。这条由本村人自营的徒步路线年均收入约300万元,其中45万元上缴村集体,为村庄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如今,雨林徒步的热潮带动了全村8户村民做起了民宿和餐饮。从徒步探险到舒适住宿,再到美味用餐,“足不出村”的一条龙服务模式,让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泽白仔细算过一笔账:自家民宿10间客房的年收入保守估计有3万元,再加上游客用餐和售卖茶叶的收入,全年综合收入超过6万元,生活越来越有盼头。
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普洱茶制作技艺(古六大茶山制作技艺)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泽白并没有满足于现状,他心中又有了新的筹划。
“我准备在民宿一楼开个制茶体验馆,一方面可以继续传承这门古老的技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普洱茶;另一方面也能让游客亲身体验制茶的乐趣,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泽白满怀信心地说。
“我家没有固定菜单,客人吃什么全看雨林当天馈赠什么,家里备着什么。”晚餐时分,泽白媳妇用现摘的新鲜木耳、冬瓜,现杀的茶花鸡,还有家中常备的小冬瓜猪肉等食材,精心烹制了丰盛的晚餐。
“干一杯、干一杯,朋友来了,抬起手中的美酒干一杯……”徒步归来的游客围坐在篾桌旁,听着泽白深情地唱起基诺祝酒歌,边吃边分享着雨林徒步的见闻。暮色渐浓,巴朵村的灯光次第亮起,宛如散落在雨林中的星辰,照亮了村民的幸福生活。
据不完全统计,10月1日至3日,巴朵村共接待雨林徒步游客2472人,住宿游客150人。基诺山独具特色的雨林风光、民俗风情,成为假期里备受欢迎的风景之一。
记者:巩娅 卢元元
来源:景洪发布
融媒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