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一到,那股子秋天的凉意可就变得实实在在的了。早晨出门,草叶上都挂着晶莹的露水,风吹到脸上,带着一股沁人的寒意,真正的“秋高气爽”变成了“秋凉似水”。这时候,咱们的饮食可不能像夏天那样随心所欲了,老话常说“寒露3不吃,吃了秋难安”,就是提醒咱们要顺应时节,管住嘴,才能健康安稳地度过这个秋天。
那么,这“3不吃”到底指啥呢?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唠,顺便再给大家分享几道适合寒露时节吃的养生家常菜,记得看完叮嘱家里做饭的那位,可得忌忌嘴啦!
一、先来看看老祖宗提醒的“寒露3不吃”
这“3不吃”,可不是空穴来风,是咱们祖先根据寒露节气“燥邪当令,寒从中生”的特点总结出来的。
1. 不吃大量寒凉瓜果:像西瓜、甜瓜这类夏天解暑的“神器”,到了寒露就得退场了。它们性子太寒,这会儿再大吃特吃,容易损伤咱们本就偏弱的脾胃阳气,导致腹泻、腹痛。俗话说“秋瓜坏肚”,就是这个理儿。
2. 不吃油腻煎炸食物:秋天本身就干燥,人体津液容易不足。炸鸡、薯条、烧烤这些食物,虽然香,但特别燥热,吃多了就像“火上浇油”,会加重秋燥,让人口干舌燥,甚至便秘、长痘。
3. 不吃过多辛辣刺激:生姜、辣椒、大蒜等,适量吃能驱寒,但寒露后燥气盛,过量食用辛散之物,会耗伤体内的津液,导致身体更干,好比是“干柴遇烈火”,反而容易引起呼吸道不适和“上火”症状。
二、寒露养生,推荐这3道“润燥暖身”家常菜
食谱1:蒜蓉南瓜蒸排骨 —— 温润滋补,肉香不腻
这道菜有肉有菜,排骨软烂,南瓜甜糯,蒸的做法保留了食材原味,营养又不燥,吃完胃里暖暖的特别舒服。
1. 排骨剁成小块,用清水泡去血水,然后捞出沥干。
2. 加入大量的蒜蓉、少许生抽、蚝油、一点点白糖和淀粉,用手抓匀,让每块排骨都裹上料汁,腌制20分钟。
3. 老南瓜去皮去瓤,切成厚片,均匀地铺在盘底。
4. 把腌好的排骨铺在南瓜上面。
5. 蒸锅水开后,放入盘子,大火蒸25-30分钟,出锅撒上点小葱花即可。
食谱2:山药红枣小米大米粥 —— 健脾养胃,安神润燥
寒露早晨,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双米粥,整个人从里到外都舒坦了。山药健脾,红枣补血,小米和大米搭配,养胃又滋润,特别适合老人和孩子。
1. 一小把大米和小米混合,淘洗干净。铁棍山药去皮切小段(处理山药时最好戴手套,防止手痒),红枣洗净去核。
2. 把所有食材一起放入锅中,加入足量的清水。
3. 大火烧开後,转小火慢慢熬煮40分钟到1小时,直到米粥粘稠,山药软糯。
4. 喜欢甜口的可以在快好时加入几颗冰糖,其实红枣的甜味已经足够了。
食谱3:茴香炒芋头 —— 散寒暖胃,口感粉糯
这是一道很有地方风味的小炒。芋头能益脾胃,茴香菜自带暖胃散寒的香气,配上一点点小米辣提味,吃起来粉糯中带着清香微辣,非常开胃下饭。
1. 芋头提前去皮切块,上锅蒸熟(用筷子能轻松戳穿即可)。
2. 茴香菜洗净切段,准备一两个小米辣切圈。
3. 锅里放油烧热,下入小米辣和蒸熟的芋头块,中小火慢慢煸炒,让芋头表面微微焦黄。
4. 放入茴香菜段,快速翻炒均匀。
5. 加入适量盐和少许生抽调味,炒匀后即可出锅。
好了,以上就是关于寒露饮食的一些小讲究和家常食谱。总结起来就是:远离寒凉、油腻和过辣,多食温润、易消化的食物。季节变化,咱们的餐桌也要跟着“换季”才行。赶紧把这篇文章转发给家人群,10月8日寒露,叮嘱大厨们记得给家人忌忌嘴,做上几道应景的养生菜,一起健健康康、暖暖和和地迎接深秋吧!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章和图片均有版权,未经允许,请勿抄袭、删改、盗用,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