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初上,岭南园林的亭台楼阁被灯火点亮,倒映在水面,恍若流光溢彩的画卷。9月29日,爱莎荔湾校园迎来了年度中秋游园盛会。
科技点亮传统 · 文化滋养创新
今年的中秋游园活动围绕科技赋能传统与文化深度体验两大主线展开。在这里,学生不仅能感受现代科技的魅力,也能沉浸在浓厚的岭南文化氛围中。
本次游园会的最大亮点来自爱莎荔湾科创中心,让学生们用现代工具重构对古老文化的理解。
学生们戴上 VR 头显,瞬间“穿越”到月球表面,沉浸式探索阿波罗登月点与月海地貌。这并非科幻,而是一次跨时空的太空之旅,由 VR 实景建模技术实现。
在数字桂树的光影下,传统灯谜焕发出全新魅力。学生们穿梭于LED谜阵,每答对一道题便点亮象征“智慧之光”的灯牌,还可获得3D打印的校园中秋限定文创——“月圆爱莎”月饼挂件。灯光闪烁、谜题环环相扣,现代科技赋能传统文化,让智慧与欢乐同辉。
现场AI绘画体验同样吸引人气。学生只需绘制一个草图,几秒钟后便能生成充满节日氛围的艺术作品。科技在这里,成为连接想象力与传统美学的桥梁,让创意在数字与艺术之间自由闪耀。
与此同时,AR月相科普展位也让低年级孩子兴致盎然,他们一边观察月相变化演示盒,一边兴奋地喊着:“这是上弦月!”
在传统文化展区,学生们用漆彩绘制漆扇,或耐心编织茉莉花手链;在灯谜展位前,中英文与粤语交织出独特节日氛围。从团扇制作的雅致,到“后羿射日”的弯弓搭箭,再到夜晚舞台上悠扬的粤剧表演,每个环节都渗透着浓厚的文化底色。
一位家长由衷地表示:“这场庆典充满烟火气和童真趣味,让孩子仿佛回到了我们那个时代的童年。”
来自国际视觉艺术课程的G11学生Joy也分享了她的感受:“作为非广东本地长大的学生,这是我第一次在充满岭南特色的校园环境中参加中秋庆典,沉浸式体验让我真切感受到传统文化焕发出的独特魅力。”
公益与责任 · 社区的温度
无论在展位还是舞台,学生们都是这场中秋游园会的真正主角。中学国际方向与国内方向的学生会率先带头,策划并运营多个展位。从海娜彩绘到月桂祈香,学生主导的展位不仅丰富了游园体验,所得收益还将用于支持日常学生活动,体现了学生的领导力与责任感。
舞台上的“中秋达人秀”同样由学生自编自导。乐队的激情、芭蕾的优雅、K-pop的律动、民族舞的热烈,以及钢琴与歌声的悠扬,共同点亮了一场跨越年龄与文化的盛宴。每一次亮相,都是学生创造力的鲜活体现。
今年游园会更因公益而温暖。部分商家展位将20%的收益捐入“爱莎公益基金”,用于“西部助学计划”,支持欠发达地区孩子的教育。家长和孩子在义卖展位挑选文创纪念品的同时,聆听学生大使讲解善款流向。每一份购买,不只是物品,更是一份公益与温暖的传递。
这一幕幕,让节日的喜悦被赋予更深意义:中秋不仅属于家庭团圆,也属于社区的共聚与同心。
月光下的共创时刻
在月光映照下,爱莎荔湾社区携手书写属于这一年的中秋校园故事。虽然游园会的喧闹已落幕,但它留下的不只是节日欢愉——这里承载着传统文化的温度,也展示了科创教育的活力,更折射出社区紧密的凝聚力。
学生们在欢笑与探索中不仅体验节日乐趣,也逐步萌发责任感与文化认同。正是在这样的共创时刻,爱莎荔湾的教育理念得以生动呈现:让学生在真实世界中应用知识,点燃热爱,学会承担社会责任。
当科创、文化传承与全人教育交汇融合,爱莎荔湾正为学子们描绘出一个更广阔、更精彩的未来。
来源|荔湾爱莎学校
校对|吴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