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究竟是高度好还是低度好?白酒低度化不可逆|专家解读
创始人
2025-09-25 18:04:50
0

在大家的记忆中,中国白酒似乎一直贴着“高度”这个标签。

特别是上世纪70年代之前,中国白酒大都在60度以上,有的甚至超过了70度。五粮液、张弓酒等企业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了低度白酒的研制。1975年,时任张弓酒厂副厂长兼总工程师郭宗武,采用低温法和提高基酒质量、加香泥板、回酒发酵、中高温曲配合使用等措施,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瓶全新意义上的低度白酒-38度张弓酒。而五粮液则受华罗庚“优选法”启示,攻克了低度白酒技术难关,将52度五粮液成功降到38度和35度。1991年五粮液研制的25度五粮液被授予国家金质奖,成为酒度最低的国家名酒之一。而到了2013年,五粮液又推出了全新的35度、39度、42度三款低度白酒。2017年,刚刚因政策经历了一轮产业深度调整之后的白酒行业,有了一些新的变化:42度以下的白酒已经占到市场份额的50%。由此可见白酒低度化的趋势或许已不可逆转。

中国低度白酒研制始于1975年张弓酒厂推出的38度产品,1989年GB/T10781标准将白酒分为高度、降度、低度三类。而低度白酒是指酒精度通常在41度以下的白酒,其生产需通过降度工艺解决酒体浑浊及风味保持问题。中国白酒杂志总编张伟表示,国家标准《白酒工业术语》中浓香型白酒以40度为低度分界,香型标准涵盖25度至41度范围。酒体浑浊主要由高级脂肪酸及其乙酯(棕榈酸、油酸、亚油酸乙酯)在低酒精度下析出导致,活性炭吸附、冷冻过滤等技术被用于解决该问题。

今年很长一段时间,感觉被“低度白酒”四个字密集刷屏了。5-6月,五粮液率先官宣将推出29度五粮液产品之后,水井坊立刻跟进发布即将推出38度以下产品的消息。泸州老窖更是“祭出大招”:宣布28度国窖1573已经研发成功,将适时投放;甚至还将考虑研发16度、6度等更低度数产品。

据中国白酒杂志总编张伟表示,采用固态法生产低度白酒,有两个主要的技术难关,其一是:酒度高了出现混浊现象;其二是:酒度低了味寡淡,也就是出现水味,难以保持原酒的固有风格。解决这些难关主要措施是生产出好的基酒,并解决混浊现象。

生产好基酒的措施

1.建好卓有成效的人工老窖:老窖是生产浓香酒的关键设备,直接影响到酒质的好坏,只要窖泥不退化,窖龄越长酒质越好。浓香型白酒的精华就是:“千年老窖”、“万年香糟”,只有窖好,酒才能好。对泥窖保持是个关键环节,窖壁要经常洒黄水,保持温润防止老化;对窖泥要经常增加有益的微生物,如添加人工培养的“己酸菌”等。酿制浓香型白酒泥窖是关键,五粮液和泸州老窖酒能驰名中外,其特点就是他们都有几百年好的老窖。

2.大曲质量好:茅台酒采用高温曲,曲温最度60~65℃,以小麦为原料。高温曲中以“嗜热性芽孢杆菌”为主,这种曲酱香气味好,生产出的酒酱香味特别突出,茅台酒驰名于中外,酒质好,与高温制曲是有直接关系的。

五粮液酒是采用包包曲,属中高温曲,大曲培养温度是50~58℃,这种曲制成后,色是金黄色,菊花心,浓香突出,带有酱香气味,这样就衬托主体香更加突出。五粮酒驰名中外是与它采用包包曲酒是有直接关系的。酿酒大曲质量是关键,曲子质量好酒就好,所以千方百计生产出好的曲,就是为生产好的基础酒创造了条件。

3.发酵期长:优质白酒都很重视发酵期,延长发酵期的时间是可以促进酯化作用;其总酸、总酯的含量相对提高了,产品质量也就提高了。五粮液酒是采取70天发醇,双轮底窖采用150天发酵时间,这样的长的发酵期,生产出来的浓香型白酒,其酒质是:“浓香突出,酒体醇厚,绵甜爽净,恰到好处,回味悠久”,即使酒度降低到88度,仍然可以保持其典型风格。发酵期长也是生产好的基础酒的一个条件。

4.缓火蒸馏,量质摘酒:酒的质量,因酒醅在池中层次不同(上、中、下)而异,池中窖底香醅产的酒,比上中层次产的酒都好。要做到分层次、缓火蒸馏、量质摘酒,这样的酒,恰到好处,可作为勾调基础酒,把有病害的酒单独蒸馏保管,个别处理,不致于影响好酒。

5.双轮底发酵:底窖的酒醅所产生的酒好,比中上层次的酒都好,发酵长的比发酵短的产的酒好。结合以上两个特点,让窖底的酒醅发酵期延长2~3个周期。双轮底产的酒都好,含酯、酸量特高,可以做匀调基酒用;与正常发酵窖相比,产酯率可提高40%。采取双轮底生产出的酒,浓香突出,是很好的调味的基础酒。当然发酵期过度延长杂味也要增加,所以要适当延长。

6.增己降乳:提高浓香白酒质量,必须从菌种上下手,发展和使用纯菌种,有目的地添加己酸菌和生香产酯酵母菌,改善培养条件,把己酸乙酯含量提高到200毫克/100毫升以上,把乳酸乙酯降到200毫克/100毫升以上,使己乳比值合理。

提高浓香型白酒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应用“己酸菌”来增加己酸乙酯含量;中国白酒张伟总编表示在蒸馏过程提高酒度,也是降低乳酸乙酯的有效措施。

7.排除杂味,净化辅料:浓香型白酒质量要求;浓香突出,尾净,对填充料(稻壳)要严格处理,要大火清蒸排除杂味后再使用,切忌把填充料杂味带到酒中,影响白酒质量。霉烂的填充料不能使用。

8.长期贮存,精心勾兑:名优白酒要求酯化时间要长,根据香型的不同,贮存时间以1~3年为好。

贮存是为了酯化和老熟,排除杂味,使主体香更加突出,精心勾兑,是解决典型风格不足的有效的办法。

解决低度酒混浊现象的方法:固态发酵生产的白酒,加水稀释后立即产生乳白色的混浊物,失去原基础酒的透明度。白色沉淀物主要是棕榈酸乙酯、油酸乙酯和亚油酸乙酯,这三种脂肪酸酯能溶解于酒精中,而不溶于水。当白酒降度后,这三种高脂肪酸酯因溶解度降低而析出。当温度降低后,它们的溶解度也降低,也能从酒中析出。

当白酒降度后,这三种脂肪酸酯因析出,在酒中的含量减少,引起白酒后味不足和口味淡薄。而今年,白酒行业冒出一股“低度风潮”,虽然目前都没有准确的低度白酒定义,但产品降度趋势不减。

不少企业在宣传时都打出了“低度高风味”“低度更健康”“入口更顺”等旗号。这成了一种行业共识,企业无不挖空心思保持或提升降度后的风味。低度白酒所谓的“高风味”或“低而不淡”,更多是一种相对的概念。低度酒可以比过去更丰满、更协调,但如果真正要追求极致的风味体验,高度酒才是更好的答案。

低度与“高风味”的天然矛盾

白酒风味的形成离不开酒精。酒精既是香气物质的溶剂,也是酒体丰满度的重要支撑。度数下降,风味物质的溶解能力就会减弱,酒体的厚度和香气的延展性随之下降。这意味着,在传统工艺框架下,低度酒和高风味天然是对立的:高度酒胜在饱满、浓烈、余味悠长;低度酒则偏向轻盈、柔和、顺口。因此,行业里流行的“低度高风味”口号,从技术逻辑上来说并不成立,更像是为了吸引眼球的宣传而已。企业常讲的“高风味”或“低而不淡”,并非完全虚构,而是相对于过去低度酒的寡淡印象而言的。通过基酒比例提升、勾调优化和工艺调整,现代低度酒确实可以在“低度数”的前提下保留更多风味,做到比以往更饱满、更协调。但这种“高风味”依旧是相对的提升,如果真正追求极致的风味厚度和层次感,高度酒仍然是更优的选择。

为什么酒厂要强调“高风味”?

答案其实很简单和现实:市场上消费者对“风味”二字的认知度最高,业内人士公认丰富是高品质好酒的基础。很多人一听到“风味好”,就容易和“品质高”划等号。于是,企业在推出低度酒时,不约而同地强调“高风味”,试图消解消费者心里对“低度=寡淡”的担忧。

同时,营销层面的“技术名词”包装——比如“分子保香”“靶向筛选”“降度固香”——也在强化这种说法。但回到实际,真正能改善低度酒风味的技术,从目前技术发展和应用角度来看,主要还是老酒比例、勾调方式、部分贮存与蒸馏优化,远远没有宣传中那么“黑科技”。

低度酒的真正价值:入口与饮后

如果跳出“和高度酒比风味”的框架,低度酒的意义其实更清晰。它最核心的价值不在于“像高度酒一样多层次”,而在于解决入口和饮后体征的问题。入口更友好:低度酒减少了灼烧感,喝起来顺口,不需要太强的酒量门槛。它能让年轻人、女性群体,以及不常喝酒的消费者更容易接受。饮后更轻松:很多人对白酒的顾虑并不在喝的时候,而在喝完之后。头晕、脸红、口干、燥热……这些都是“体征负担”。

低度酒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些问题,让饮酒体验更轻盈。所以,如果把低度酒的核心价值放在“入口舒适”和“饮后轻松”上,它就不需要和高度酒拼风味厚度。行业宣传的“低而不淡”“高风味”,可以理解为一种与消费者沟通的方式,但它不应成为低度酒过于强调的卖点。

如何评价一款低度酒?

既然它的定位不同,评价标准也不能照搬高度酒那一套。与其纠结“风味是不是足够饱满”,不如更注重以下几个维度:

顺口性:入口柔和,不呛喉,不寡淡。

协调感:虽然度数低,但酒体应当完整,不能过于不均衡。

饮后舒适度:喝完不燥、不腻,身体反馈轻松自然。

真实表达:企业少一些虚无缥缈的“黑科技”说法,多一些朴实透明的工艺与体验。换句话说,低度酒的标准不是“比高度酒更香”,而是“轻盈有内容、舒适而轻松”。这是消费者最直观能感知到的品质,也是行业应当树立的共识。

低度酒:让更多人更轻松的走进白酒世界

低度酒不是行业的“噱头产物”,而是给了人们更多的选择,它的出现符合健康饮酒、轻饮酒的趋势。但如果行业继续用“高风味”去绑架低度酒,那只会制造更多误解。真正有前景的低度酒,应该成为一种新的饮酒方式:在宴席场景中,它降低了饮酒门槛,减少了“劝酒文化”的负担;在休闲场景中,它让喝酒回归放松,而不是挑战;在国际化语境中,它更容易被海外消费者接受,甚至可能成为中国酒类走出去的一张新名片。

中国白酒杂志总编张伟透露,2020-2025年低度白酒市场规模预计从200亿元增至74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0%。华北地区38度国窖1573渗透率已超80%。但行业存在争议:部分企业认为“低度酒”是品类概念模糊,消费者更关注具体品牌而非品类。

中国白酒科技大会于每年8月18召开

中国白酒科技大会于每年8月18召开

因此,低度酒的未来不在于模仿高度酒,而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表达:度低、入口舒适、饮后轻松、适合更多人群。中国白酒杂志总编张伟表示“不是所有的白酒,都适合做低度白酒;哪怕是同一香型,也并不是所有的品牌都适合做低度白酒。”不同香型、不同品牌的内在香味物质及构成的香味物质体系是不尽相同的;各个企业的技术实力和技术积累也是不同的。如果全行业一窝蜂都来开发低度白酒,并不见得有利于所有企业及整个白酒产业的发展。所开发的低度白酒的度数,也应该因企而异,因酒而异。毕竟市场细分是现代市场营销的基本理念。

如果真正追求极致的风味体验,那么高度酒依然是最佳的选择;而低度酒的使命,则是让更多人以更轻松的方式走进白酒的世界。让我们共同期待低度白酒能被市场接受的美好答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秋分后,少吃鸭肉和鸡肉!多给家... 嘿,家人们!入秋之后这天气啊,真是越来越让人摸不着头脑啦!白天出去溜达一圈,那太阳晒得身上还带着点夏...
陈献春:自我实现的现代旅程迈向... 在全球经济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场景”已成为重构产业价值链、优化资源配置的核心枢纽。传统旅游业受困于“...
中秋国庆北京文旅活动地图上线!... 来源:环球网【环球网文旅报道】当中秋月色与国庆欢歌相遇,北京的秋天也迎来多姿多彩的狂欢盛宴。北京市文...
原创 动... 2025年,杭州都市圈正式启动“全球竞争力提升计划”,以杭州为核心,联动嘉兴、湖州、绍兴等城市,通过...
张家界五天四晚逛吃攻略!张家界... 2025张家界仙境之旅:五天四晚的心灵之约 张家界的奇峰异石如诗如画,三千座石英砂岩峰林在云雾间若隐...
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深化区域... 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9月19日在桂林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举行。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及旗下各景区...
原创 2... 中国国少队即将迎来一场关键考验。11月22日至30日,2025年U17亚洲杯预选赛将在重庆拉开战幕,...
北京:“千园之城”的宜居新图景... 这是环境优美的顺义区后沙峪镇温榆河公园(9月24日摄)。截至2024年底,北京市公园总数达1100个...
从国民记忆到世界远航:洋河的梦... 来源:酒业内参 “海宽广,纳九州百川;天高远,容山河万里;梦绽放,汇亿万力量。” 这句简洁有力的宣言...
红酒 “醒酒” 不是玄学,这些... 很多人喝红酒前会习惯性醒酒,但并非所有红酒都需要醒。醒酒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让红酒与空气充分接触,...
饮料零食健康不健康?标签上的7... 您看过背后的营养标签吗? 前几天有患者兴冲冲地跟营养科护士说: “我最近都喝无糖可乐,肯定更健康了!...
胡萝卜好吃的4种做法,鲜香美味... 你们喜欢胡萝卜吗? 这样做,小孩都抢着吃! 而且营养又健康~ 一、炸胡萝卜丸子 1、准备三根胡萝卜...
稻浪入海,金秋飘香,2025新... 稻浪飘香,乐韵悠扬,初秋的崇明稻田已经是一番丰收景象。新民晚报记者昨天从光明农发集团获悉,随着各大生...
湖南永州开展“文创月饼”DIY... 央广网永州9月25日消息 中秋佳节将至,在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一款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创月饼悄然走红。...
原创 气... 老话说"气血足,精神足",很多女人总睡不好、半夜醒,其实跟气血没跟上有挺大关系。今天就分享3道家常汤...
多元场景 串珠成链 多元场景 ... 2025年中秋、国庆8天长假即将到来,焦作“文旅套餐”已备好。我市将以“醉美金秋・相约焦作”为主题,...
温泉康养度假区如何打造爆款?看... 在消费升级与康养度假需求蓬勃发展的今天,传统温泉项目正面临同质化严重、体验单一的瓶颈。如何突破重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