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献春:自我实现的现代旅程迈向"场景驱动型旅游"新纪元 陈献春:自我实现的现代旅程迈向
创始人
2025-09-25 20:02:05
0

在全球经济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场景”已成为重构产业价值链、优化资源配置的核心枢纽。传统旅游业受困于“资源静态化、体验碎片化、消费浅层化”,与传统产业结构性困局同源。数字经济催生“场景驱动型经济”新范式,“场景驱动型旅游”作为其在旅游业的实践形态,通过构建“空间+时间+情感+行为”立体场景,将旅游转化为游客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精准契合“Z世代”“自我实现”需求,成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方向。本文从“Z世代”消费逻辑、需求转型、理论重构、景区创新实践和场景落地路径五大维度,结合理论关联与实操方案进行分析探讨。

一、“Z世代”“自我实现”消费逻辑奠定“场景驱动型旅游”需求基础

“Z世代”(1995-2009年出生)作为“数字原住民”,其“自我实现”导向的消费逻辑,为“场景驱动型旅游”提供核心需求支撑,需明确核心特质与旅游价值转向路径。

(一)“Z世代”四大消费特质。“Z世代”消费呈现四大适配“场景驱动型旅游”的关键特质。数字原生性使其依赖社交平台形成“线上发现—线下体验—线上分享”闭环,天然适配智慧景区、元宇宙等场景;价值认同性推动其优先选择环保、公益属性项目,为零碳景区、无障碍景区落地提供需求动力;体验至上性使其追求场景“氛围感”与情绪价值,倒逼旅游业突破“消费浅层化”局限;精明消费性则淡化物品所有权,偏好共享模式,推动旅游资源从“静态闲置”向“动态利用”转型。

(二)旅游价值升级的四条路径。“Z世代”推动旅游价值从传统维度向“自我实现”升级,形成四条核心路径。从“打卡观光”到“深度沉浸”,通过冲浪学习、义工旅行探索自我,适配元宇宙沉浸式体验场景;从“物质消费”到“内容创造”,以旅行为素材制作分享内容、积累个人品牌,契合智慧景区个性化服务;从“标准化套餐”到“个性化定制”,自主策划小众路线、结伴同好,适配无障碍景区定制化服务;从“逃避现实”到“价值追寻”,选择生态民宿、公益项目,推动零碳景区可持续实践,实现多维度自我价值。

二、从“目的地导向”到“自我实现导向”需求转型是“场景驱动型旅游”落地的关键环节

需求转型是“场景驱动型旅游”从概念走向实践的核心桥梁,需明确两类导向差异、转型逻辑及可落地的实操路径,强化可执行性。

(一)两类导向的核心差异。“目的地导向”与“自我实现导向”在核心逻辑、体验设计、价值目标上存在本质区别。前者以资源为中心,游客被动接受标准化服务,体验呈“点状打卡”的碎片化特征,仅满足基础观光需求;后者以游客需求为中心,游客主动参与体验创造,体验呈“场景闭环”的系统化特征,目标是实现文化认知、技能提升、生态践行等多元自我实现。

(二)转型实施三步法。从“目的地导向”转向“自我实现导向”需遵循三步核心逻辑。第一步需求诊断,摒弃传统“资源罗列”式产品设计,通过问卷调研、大数据分析构建“兴趣标签+价值诉求+体验偏好”的游客画像,例如针对“非遗爱好者”,精准识别其“技艺学习+文化溯源”的核心需求;第二步场景重构,打破“景点串联”模式,围绕核心需求设计“目标设定—过程参与—结果反馈”全流程,如海南万宁冲浪旅游设置“理论学习—模拟训练—海上实操—技能认证”环节,形成完整体验链;第三步价值深化,通过故事化设计引发游客情感共鸣,融入社会价值元素,如西安大唐不夜城“不倒翁小姐姐”场景的文化认同营造、零碳景区“植树碳补偿”活动的环保责任践行,实现个人与社会价值统一。

(三)两大转型实操工具。为保障转型落地,需依托两大实操工具。游客需求画像模板涵盖“兴趣领域(国风、户外、非遗等)、价值倾向(环保、文化认同、技能提升等)、体验偏好(沉浸式、互动式、定制化等)”三大模块,助力精准定位需求;体验闭环设计表明确“核心目标(如掌握茶艺)、关键参与环节(茶具学习、冲泡训练)、成果反馈方式(技能证书、社交分享)”三个核心要素,确保场景设计可执行、可落地。

三、从传统旅游三分法到“场景驱动型旅游”新三分法的理论体系重构

理论体系重构是“场景驱动型旅游”发展的学术支撑,需破解传统理论局限,明确转型逻辑,关联核心经济理论,增强严谨性与实践指导性。

(一)传统旅游三分法的局限性。传统“观光旅游、度假旅游、特种旅游”三分法存在显著理论缺陷,难以适配“场景驱动型旅游”需求。其以“游客外在行为”为划分依据,侧重宏观统计功能,却忽视“体验如何被创造”的核心逻辑,例如将“徒步”简单归为特种旅游,未考虑其“技能学习+自然认知”的体验属性,无法指导元宇宙模拟训练、智慧安全监测等场景创新,与“Z世代”“深度体验”需求严重脱节。

(二)“场景驱动型旅游”新三分法的构建逻辑。从传统旅游三分法转向“场景驱动型旅游”新三分法,需完成分类逻辑转型与实践适配两大核心步骤。分类逻辑上,从“行为描述”转向“体验创造”,按“体验实现路径”将旅游重构为三类:观光旅游以“文化认知”为核心,通过AR技术、无障碍设施实现从“看景”到“懂文化”的升级,如洛阳龙门石窟AR沉浸式讲解;度假旅游以“身心调节”为核心,通过智慧服务、零碳场景实现从“单纯休憩”到“深度放松”的升级,如浙江莫干山“竹林瑜伽+山泉茶歇”定制套餐;技能型旅游以“技能提升”为核心,通过专业培训课程、技能认证体系实现从“尝试体验”到“掌握技能”的升级,如苏州苏绣“针法教学—图案设计—作品创作”完整课程。实践适配层面,为每类旅游匹配对应场景载体,形成“理论—场景—实践”完整链路,如观光旅游适配元宇宙文化场景、无障碍设施。

(三)“场景驱动型旅游”新三分法与核心理论关联。“场景驱动型旅游”新三分法与三大经济理论存在紧密逻辑关联。场景创新经济学主张“通过重组空间、时间、情感等场景要素创造新价值”,新三分法中观光旅游“文物资源+AR技术+文化讲解”、技能型旅游“非遗资源+培训体系+认证机制”的要素重组,正是该理论在旅游业的具体实践;体验经济理论强调“以消费者体验为核心创造价值”,新三分法的“文化认知体验、休闲放松体验、技能学习体验”,正是体验经济理论在旅游业的落地体现;峰值体验模型注重“通过设计关键环节打造体验高点”,新三分法为每类旅游设计的“AR历史场景重现、技能证书颁发、星空晚餐氛围营造”等峰值环节,均强化了游客自我实现感,与峰值体验模型逻辑高度契合。

四、“场景驱动型旅游”新三分法的景区创新实践

围绕未来旅游景区创新发展的无障碍化、智慧化、元宇宙化和零碳化四大趋势,结合“场景驱动型旅游”新三分法,提供具体可落地的景区创新实践方案,推动理论创新转化为实际成效。

(一)无障碍景区适配观光旅游的包容性体验。聚焦“场景驱动型旅游”新三分法中观光旅游“文化认知”需求,实操中优先改造核心景点设施,如在古建筑景区增设智能升降平台、在文物展柜旁设置盲文标识,同步开发“无障碍服务预约系统”,支持提前预约手语讲解、电动轮椅租赁;故宫博物院通过系统性改造,为行动不便游客提供专用通道,配备手语讲解员,让特殊群体平等感受故宫文化魅力,成为包容性体验的典型案例。

(二)智慧景区适配三类旅游的数字化支撑。结合“场景驱动型旅游”新三分法,分阶段推进智慧景区建设,适配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和技能型旅游的数字化需求。实操中先搭建“游客服务端”,开发智能导览应用,实现个性化路线推荐、景点语音讲解功能;再升级“运营管理端”,部署智能客流监控系统、设备远程运维平台,保障景区高效运营;新加坡滨海湾花园通过智能应用推荐个性化路线,用传感器实时调节植物生长环境,既提升游客体验,又保障运营效率,有效适配三类旅游的数字化需求。

(三)元宇宙景区适配观光旅游与技能型旅游的沉浸场景。依据“场景驱动型旅游”新三分法,循序渐进建设元宇宙景区,适配观光与技能型旅游需求。实操中从“虚拟漫游”起步,开发景区数字孪生模型,支持游客线上游览未开放区域;再逐步升级“沉浸式交互场景”,如为观光旅游设计“虚拟历史事件参与”、为技能型旅游开发“虚拟技能模拟训练”;张家界武陵源构建数字孪生景区,游客可创建虚拟形象,沉浸式游览核心保护区,还能参与“虚拟土家族摆手舞”互动课程,同时适配两类旅游体验需求。

(四)零碳景区适配度假旅游的可持续体验。对照“场景驱动型旅游”新三分法,分层次实施零碳景区建设,契合度假旅游“身心调节+价值践行”需求。实操中先调整能源结构,替换电动观光车、安装太阳能路灯;再推行低碳运营管理,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设置垃圾分类回收点;最后推出“碳补偿机制”,鼓励游客捐赠资金用于景区植树,景区定期反馈树苗生长状态;挪威峡湾旅游区用电动游船替代传统燃油游船,推出游客植树碳补偿计划,成为可持续体验的标杆案例。

五、“场景驱动型旅游”新三分法的场景落地路径

结合“场景驱动型旅游”新三分法与景区创新实践,为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和技能型旅游提供场景落地具体操作步骤,确保场景落地可执行、可复制,助力“自我实现”目标落地。

(一)针对观光旅游,深化文化认知场景落地。依据“场景驱动型旅游”新三分法,分三步实现观光旅游场景落地。第一步主题聚焦,挖掘景区核心文化主题,如洛阳龙门石窟锁定“佛教艺术演变”,避免资源开发分散化;第二步场景设计,融入AR技术与无障碍元素,开发AR石窟开凿过程还原项目,设置专家讲解角,让静态文物“活”起来;第三步反馈强化,推出“文化认知证书”,游客完成佛教艺术知识问答后可获取,支持分享至社交平台,增强文化认同的自我实现感。

(二)针对度假旅游,优化休闲体验场景落地。对照“场景驱动型旅游”新三分法,通过三步营造度假旅游优质体验。第一步氛围营造,依托自然环境打造特色场景,如云南洱海度假项目搭建“湖边茶寮+星空观测台”,营造沉浸式休闲氛围;第二步活动设计,串联“自然观光+民俗体验”,开发“洱海骑行+白族扎染”一日活动,避免体验碎片化;第三步定制服务,针对不同客群设计专属方案,为亲子家庭提供“洱海生态小侦探”工具包(含放大镜、生态手册),为情侣安排“洱海日落低碳晚餐”,提升体验专属感。

(三)针对技能型旅游,实现技能提升场景落地。按照“场景驱动型旅游”新三分法,按三步推进技能型旅游场景落地。第一步目标设定,明确核心技能目标,如武夷山茶文化旅游以“掌握基础茶艺冲泡+读懂茶叶审评”为核心;第二步阶梯培训,分“入门—进阶—实践”三阶段设计课程,入门阶段学习茶具识别与使用,进阶阶段训练冲泡技巧,实践阶段开展茶叶审评;第三步认证反馈,邀请专业茶艺师点评作品,为合格者颁发“武夷山茶艺师(初级)”证书,支持将冲泡视频分享至社交平台,强化技能提升的成就感。

综上所述,在全球经济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场景”作为重构产业价值链的核心枢纽,推动旅游业突破“资源静态化、体验碎片化、消费浅层化”传统瓶颈,催生“场景驱动型旅游”新生态。这一新生态以“Z世代”“自我实现”消费逻辑为需求基础,通过“目的地导向”到“自我实现导向”的需求转型、传统旅游三分法到“场景驱动型旅游”新三分法的理论重构、景区创新实践和场景落地路径,将旅游转化为文化认知、技能提升、价值践行的自我实现过程。从故宫无障碍景区的文化包容,到张家界元宇宙景区的体验延伸,实践充分证明,“场景驱动型旅游”能有效提升游客满意度与景区竞争力。未来,随着技术迭代与理论完善,“场景驱动型旅游”将更精准对接自我实现需求,推动旅游业实现更高质量、更具包容性与可持续性的发展。

(本文作者陈献春系亚洲青年领袖论坛首席专家,中国旅游景区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责编:鲍泓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一... 导语:一补血、二养胃、三护肝,一次晒15斤,随吃随取,营养解馋又下饭 终于告别了闷热的高温天气,这几...
50余道“文旅大餐”已就位!国... 今年中秋遇国庆双节相逢,9月26日至10月8日,重庆市荣昌区将举办为期13天的国庆中秋系列活动,活动...
控股股东资产注入再“流产”,羸... (新绎游船,来源:苏启桃拍摄) 9月25日,西藏旅游(600749.SH)低开横盘,截至收盘报19....
差异化破局+沉浸式体验引爆今夏... 行业低价内卷、空置房间堆积如山,这个暑期却被一批拒绝同质化的度假酒店撕开了一道亮眼的口子。 江南盛夏...
万物皆可“租”,这个国庆年轻人...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袁静娴 国庆黄金周在即,出游热度不断攀升。与往年“买买买”的旅游消费不...
周村古商城晋升 5A 级景区后... 周村古商城近期成功晋升国家 5A 级景区,随之推出多项惠民福利。这座位于淄博的 "活着的古商业街市"...
粗粮细吃,健康加分 粗粮是健康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和肠道疾...
巧丫食品携手黔食溪苑鹅火锅 花... 9 月 25 日,贵州巧丫食品有限公司和黔食溪苑鹅火锅正式签约合作,携手打造巧丫丫花溪公园将军门加盟...
原创 解... 在家就能做!外香里糯的芋泥烤麻薯,手残党也能一次成功 最近刷到芋泥烤麻薯的视频,看着那外焦里糯、咬开...
健康早餐的黄金法则 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它能为身体提供启动一天所需的能量和营养。一个健康的早餐应包含谷薯类、蔬菜水...
虾仁的8种神仙做法!从宴客到家... 一只虾的华丽变身,简单几步征服全家人的胃 虾仁,堪称厨房里的“全能选手”。它高蛋白低脂肪,口感鲜甜...
椒江的闸口公园被网友诩为“拍照... 椒江的这个闸口公园离“349潜艇观光基地”景区(注,据评论区网友反馈,这艘潜艇即将在十月重新对外开放...
阿勒泰旅行社口碑榜:3 大场景... 看了 10 篇排名仍选不出阿勒泰旅行社?别再只看 “综合评分”!真正靠谱的榜单,该告诉你 “滑雪选哪...
“神武峡”神农架文旅携“野人”... 极目新闻记者陈春保 通讯员 龚俊 付饶 9月23日,“神武峡”神农架文旅推介会在杭州举行,吸引200...
梅花山双节活动将启 高空扁带与...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期间,梅花山景区将以“月满华诞·双节同庆”为主题,于10月1日至8日推出系列...
下一站,南通! 近日 江苏文旅“水韵江苏”重磅推出 多条秋季“健康乡伴”主题线路 南通三条线路入选 这个国庆中秋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