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华侨周报》哈拉雷讯
津巴布韦法院近日对一名中国籍男子作出重判,因其非法持有并交易犀牛角与象牙,被判处 18年有期徒刑,成为该国近年来最严厉的野生动物犯罪判例之一。
据国家检控机关披露,被告 Cong Yanzhong(音译:丛延忠),现年57岁,于7月在警方行动中被捕。执法人员在其随身黑色挎包和棕色袋子中查获 7.7公斤犀牛角(估值约24万美元),以及在其哈拉雷住所发现的 36公斤未经加工的象牙(估值约6,000美元)。被告未能出示任何合法许可证或执照。
法院经审理认定其两项罪名成立,当庭判处 18年监禁。国家检控机关在判决后声明指出,此案传递出“对野生动物犯罪零容忍”的强烈信号,并强调将持续捍卫津巴布韦宝贵的自然遗产,确保破坏者依法严惩。
津巴布韦是非洲象与黑犀牛的重要栖息地,近年来跨境偷猎与非法走私网络猖獗,象牙与犀牛角在国际黑市依然需求旺盛。本案的严厉判决被视为对潜在违法者的震慑,也是津巴布韦保护野生动物政策的有力体现。
此案再次提醒海外华侨华人必须严格遵守驻在国法律法规,尤其是在涉及环境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等高度敏感领域时,更要以合规为先,坚决与违法行为划清界限。华侨社团长期以来积极支持津巴布韦及非洲各国的生态保护工作,倡导守法经营、诚信立足。我们相信绝大多数华侨华人以实际行动展现了良好形象,应与津方社会携手,共同守护这片大陆的珍贵自然遗产,推动中津合作在合法、合规、可持续的轨道上健康发展。
借用外交部领保中心的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