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百年老店莲香楼。南方日报记者 肖雄 摄
老字号酒家广州酒家。 南方日报记者 肖雄 摄
广州现有中华老字号35个,数量居全省首位。图为陶陶居。 南方日报记者 吴伟洪 摄
周末早晨,百年茶楼惠如楼门前排起长队,不少年轻人举起手机拍照打卡。不久前,惠如楼于白云区设计之都重新开业,闭店近十年的云香酒楼也于原址重启。冰花鸡蛋散、云香鸡、白云猪手等经典菜式悉数回归,唤醒了街坊共同的味觉记忆。
这一幕幕,正是广州老字号“逆生长”的鲜活切片。
近年来,伴随着国潮文化的兴起,消费者对传统文化关注的热度不断走高,老字号迎来发展新机遇。然而,老字号创新过程中存在地域局限、竞争激烈、传统与现代难以融合、人才和技术不足等问题和挑战。
广州如何破题?从产品革新、场景重塑到政策赋能,广州老字号探索出一条“逆生长”之路。
●黄舒旻 程钰琳 叶颖诗
老味道玩出新花样
当“守旧”标签被撕下,老字号的产品创新堪称一场“魔术秀”。
在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老字号嘉年华上,洲星食品的象形钵仔糕化身粉嫩桃子、翡翠白菜,传统点心秒变打卡神器;鹰金钱则把鲮鱼罐头旁摆上水果味苏打夹心饼干,咸甜CP引爆味蕾新体验。致美斋的“广府醋茶荟”——甜醋调制的黑糖玫瑰姜醋茶既能养生祛寒,又能潮酷出街,这个创意直接斩获国企改革创新全国二等奖。
另一边,陶陶居玩出“新花样”,和新国风茶饮品牌茶理宜世联名,上新联名月饼礼盒套餐;和伊利旗下品牌安慕希合作,以酸奶原材料入月饼皮,打造酸奶口味月饼。
无独有偶,惠如楼用烧鹅月饼致敬粤菜经典。月饼用红灯笼造型的礼盒装,外观喜庆,馅料则将烧鹅的咸香与酥皮融合。烧鹅月饼由惠如楼创意菜品主理人黎志刚精心研发,曾获华南赛区烘焙类创意点心一等奖,成为集传统与创新于一身的“网红”产品。
跨界“混搭”,老字号让老味道玩出新花样,百年品牌与当代生活无缝对接,精准打动年轻消费者。
与味觉体验一道升级的还有视觉体验。广州推动老字号拓展功能场景,实现空间价值再造。
白云山脚下的鹿鸣酒家,曾因亏损濒临倒闭,如今变身“广府早茶博物馆”;越秀区的莲香楼新店,以国潮轻奢风吸引了不少年轻人;曾经一座难求的孖记士多,在经过将近一年的闭关之后以全新的面貌开业,摇身一变成为两层复古小洋楼。
浓浓广府味,不仅是老广们的乡愁,更是让外国友人也魂牵梦萦的绝佳风味。数十年来,广州知名餐饮不间断组队参加国际赛事,交流切磋厨艺,成就今日粤菜之繁茂。1982年,泮溪酒家点心师傅王金镜的功夫点心让日本食客惊叹不已;如今,广州酒家点心师在海外演绎的象形点心制作技艺,更让世界深刻认识粤味。
政策赋能激发新活力
老字号的逆袭离不开城市托举。要实现老字号从“网红”到“长红”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系统性的统筹谋划。
据统计,广州现有中华老字号35个,数量居全省首位,另入选首批广东老字号47个,同时拥有广州老字号157个。
8月22日,广州市召开高规格餐饮业发展座谈会。会上尤其提到,要大力推进传统老字号焕新和新兴品牌培育,广泛宣传名店名厨名菜,推动广州美食走出广州、走遍全国、走向世界,引领餐饮消费新风潮。
去年以来,广州为企业兑现奖励资金超1亿元,发放政府餐饮消费券1亿元,创新推出“羊城消费新八景”“广州精品美食周”系列活动,全方位激发餐饮消费活力,更为老字号焕新持续注入市场的力量。
规划设计层面,从省级《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行动方案》到市级《广州老字号认定管理办法》,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同时,以老字号为特色,创新推出广州“必购必带”产品,成为老字号宣传推广的平台之一。
今年3月,广州市商务局会同市文广旅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广州老字号认定管理办法》并正式启动广州老字号的认定工作,标志着广州在保护和振兴本土老字号品牌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今年,借助广交会、全运会等“流量入口”,依托“羊城消费新八景”等城市消费品牌,广州还推出更多老字号消费场景、消费产品,推动广州老字号进一步融入全球消费链条,让市民游客见证广州这座城市的消费底蕴和蓬勃生机。
以守正传承文化根基,以创新激活时代脉搏。广州老字号正以崭新姿态走进大众生活、走向国际舞台,书写“老品牌新传奇”的广州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