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无疑是最影响食欲的季节,一方面由于天气炎热,做饭的不愿意在炉火边久待,饭菜种类、质量自然大受影响;另一方面,吃饭的随便吃几口就大汗淋漓,热的不想再动筷。好在现代人有了空调,只要舍得电费,大可吹着冷风大口吃;但古代没有空调的岁月里,人们又该如何解决食欲不振的问题呢?
制作冰山围于宴席周边
古代自然没有空调之类,但好在富贵人家都有贮冰、存冰的习惯,他们在冬季从河中取来冰块,藏在冰窖里,待夏天取出用来降温。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杨贵妃得宠时,其家人“每至伏中,取大冰,使匠琢为山,周围于席间。座客虽酒酣,而各有寒色。”
啃井水中浸泡过的西瓜消暑
当然,寻常百姓是无法享受这种大冰山排场的,甚至买些冰块制作冷盘冷饮都觉奢侈,要想增进食欲,就只能在食材上想办法。夏季虽然酷热,但也是瓜果蓬勃生长的节令,应季的水果很是丰富,采摘下来沉入井水中浸泡,吃起来不仅甘甜可口,还凉爽宜人。唐代李颀就有诗云:“玉盆贮水割甘瓜”;诗圣杜甫也在《解闷十二首》中提到:“翠瓜碧李沈玉甃,赤梨葡萄寒露成。”
当然最夏天的水果,莫过于西瓜,这种水果早在三国时期就传入我国。碧绿瓜皮自带清凉感,用刀一划开,鲜红汁水横溢,甘甜弥漫口腔。在挥汗如雨的夏日里,大人小孩儿怀抱半边瓜,用勺子挖着吃,既顶饿又解渴。明末忠臣文天祥还特意作《西瓜吟》:“拔出金佩刀,斫破苍玉瓶。千点红樱桃,一团黄水晶。下咽顿除烟火气,入齿便作冰雪声。长安清富说邵平,争如汉朝作公卿。”
吃苦瓜清热解腻
甘甜的西瓜能够消暑,但略带苦味的瓜果蔬菜同样能够清热。我们的祖先早就掌握了这一点。按照五行学说,夏对应火,火对应心,心对应苦;古人便以苦攻苦,专在夏天使用苦瓜、苦菊、苦荞、芜菁,以及属于野菜的苦菜制作各种菜肴。实际上,这些食材富含氨基酸、生物碱、苦味质,的确有助于解热醒脑,消除疲劳。
在众多苦味食物中,苦瓜无疑是首选。它原产印度,元末明初传入中国,最初种植在炎热潮湿的广东、广西。苦瓜味苦性寒,又恰巧在盛夏瓜熟蒂落,成熟后肥厚多汁,凉拌煲汤清炒均可。加上苦瓜烹饪时,不会把苦味传给其他食物,还十分解腻,即使配五花脯肉炖,也难冒油花,正是夏日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