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绍兴鲁迅故里有点热闹,景区入口那面印着鲁迅夹烟黑白版画的网红墙,突然成了全网热议的焦点。
这事还得从8月22日说起,一名自称控烟志愿者的女子直接在社交平台和政务平台“浙里办”开炮,说这墙画有大问题。
女子觉得,这画原本是鲁迅在家抽烟的场景,现在把背景一删放公共场合,简直是在鼓励大家在室外扎堆抽烟,不光危害健康,还会带坏小孩。
她拿出《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当依据,建议赶紧把墙画换成鲁迅右手握拳的版画。
可这话一出口,网友们直接炸开了锅。
支持改画的人觉得,公共场合确实不该有美化吸烟的符号,孩子教育最重要。
但反对的人明显占了多数,“照这逻辑,墙画→学抽烟→危害健康?那电视剧里演喝酒,是不是还得全剪了?”
“从小看到大的墙画,突然就成“问题画”了?鲁迅抽烟是真的,忧国忧民也是真的,别瞎折腾!”
“要是按“可能诱导”这个标准,那历史人物好多习惯都得改,李白斗酒诗是不是也别教了?尊重真实最重要!”
“上次去鲁迅故里还特意跟这墙画合了影呢,就觉得是经典形象,哪会往“诱导吸烟”上想啊?过度解读了吧。”
“我家娃看到就问“鲁迅爷爷在抽烟呀”,我顺势跟他说“这是过去的习惯,现在咱们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可不能学哦”,这不就是个挺好的教育机会嘛,改画没必要。”
“照这逻辑,古装剧里好多喝酒的镜头呢,是不是也得全删了?历史就是历史,别用现在的尺子硬量过去的事。”
“鲁迅烟瘾大是出了名的,郁达夫在《回忆鲁迅》里都写了,他常抽'哈德门牌拾支装包',这是历史事实啊!"
“换成握拳像?那是不是还得担心诱导打架?屈原投江,端午是不是也该禁了?”
面对满屏质疑,女子倒是挺淡定,甩了句鲁迅名言回怼:“从来如此,便对吗?”
有人说要是为了迎合现在的价值观,就把历史人物的真实习惯抹掉——比如李白爱喝酒、鲁迅爱抽烟都不让提,那不是陷入历史虚无主义了吗?
还有人觉得,个人有投诉的权利,但公共决策得听多数人的,不能谁嗓门大就听谁的。教育孩子是家庭、学校的事,别啥都怪到历史符号头上。
不过有意思的是,到8月25日,她发的投诉原文已经在社交平台上删了,到底是被舆论压的还是自己想通了,谁也说不准。
这事闹得这么大,8月25日绍兴市文旅局明确表态。“这段时间接了全国各地不少电话,大家都说这墙画是历史客观现实,也是城市文化名片,反对因为一个人投诉就乱改。”
现在绍兴市文旅集团说还在研究,之后会统一给大家答复。
“支持文旅局!一个人说改就改,那以后谁都能凭着自己的想法提要求,公共文化符号还咋保持稳定啊?加个提示牌倒挺折中。”
“理解大家尊重历史的心情,但公共场合确实该少点吸烟符号,加提示牌这个办法不错!”
你怎么看这件事儿?
推荐阅读:印度“加甘扬”冲刺,先让机器人探路,空间站航天员高能食品详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