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黑龙江日报)
转自:黑龙江日报
黑米稻田。
黑米包装车间。
调试色选机参数。
□文/摄 钱玺勇 本报记者 李飞 王志强
日前,延寿县黑米主食化全产业链洽谈活动举办。来自华中农业大学、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等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北京、内蒙古、湖北、安徽、河南、河北等地的稻米经销商,以及延寿县米企和黑稻种植户代表齐聚一堂,围绕“种源领航,深化全链协同——延寿黑米,定义主食未来”主题,共绘黑米主食化产业发展蓝图。
“我们致力于贯通‘育种、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条,让延寿黑米从田间珍品跃升为国民主食,全力打造全国黑米产业高地、技术策源地和市场定价中心。”延寿县委书记李宏伟说,延寿黑米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集良种选育、科学种植、生产收储、精深加工、集中销售于一体的黑米全产业链。延寿独特的长寿生态禀赋,为产业升级和价值提升注入强劲动能。
“黑金”闪耀 智慧科技点亮产业未来
活动中,延寿县加信镇信合有机稻米合作社的黑稻种植示范基地化身生动的实践课堂。“‘龙江墨1号’品种对种植纬度带要求严苛。延寿规模化种植条件成熟,优势得天独厚。”合作社理事长姚宏亮的话,不仅赢得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赞许,也让大家看到发展愿景,点燃前行信心。
课堂移至延寿县职教中心会场。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张启发作“黑米主食化”主旨演讲时说,传统精米加工会损失高达80%的营养成分,而米饭型全谷黑米完整保留了稻米的胚乳、胚芽、糊粉层和果皮,充分利用谷物的全部营养物质及有益成分。与精米相比,全谷黑米可增加至少20%的可食用部分,这相当于大幅提升产量,而且增加的正是营养精华,“这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推动绿色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增进人民健康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延寿县副县长隋晓楠、北大荒集团庆阳农场党委书记兼董事长纪伟波、中粮粮谷品牌总监陈蔚等人,分别围绕“黑米中花青素的稳定性与功能特性”“黑稻种植关键技术”“健康主食市场渠道趋势”等议题作了深度分享。
思想盛宴,火花碰撞。与会代表们一致认为,这些前沿洞见与实践经验兼具启发性和可操作性,为黑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明晰路径。
全链共建 四方携手谱写产业新篇
此次活动是延寿黑米主食化全产业链发展的历史性节点,产业链核心框架就此确立:研发端由张启发院士团队领衔,提供尖端育种技术;种植端由延寿县整合20万亩优质基地,保障源头品质;加工端由延寿县大米协会推动20余家关联企业升级,提升产业效能;销售端由中粮集团全面布局市场渠道,打通消费通路。延寿黑米“育种、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体系正式形成,开启产业协同的新篇章。
在签约环节,延寿县品粮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田喜粮鲜(武汉)食品有限公司、华中农业大学三方签署共建“延寿全谷物产业发展研究院”意向书,聚合政策管理、市场推广与科研技术优势,合力打造全产业链创新平台,加速全谷物品种选育、产品开发与产业化进程。石家庄文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延寿鑫磊米业达成黑米花青素提取物订购合作,为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开辟道路。延寿黑米产业蓝图变现迈出坚实一步。
沃土育珠 健康主食铸就产业高地
黑土育“珍珠”。延寿县副县长金向非描绘了清晰的产业升级路径:下一步将重点绘制产业链图谱,着力引进深加工企业开发黑米酒等功能食品;研究制定专项扶持政策,覆盖全链条助力产业壮大;积极向上争取资源,为重大项目落地提供坚实保障。
作为全国“黑米之都”,延寿名副其实。依托百年稻作传承,全县30万亩黑稻种植面积支撑起全国超60%的市场份额,黑米花青素含量位居全国前列,花青素提取物每公斤增值逾80元,米渣再利用每吨可创收2200元以上。以鑫磊米业为代表的本地龙头企业携手湖北紫鑫生物等伙伴,成功推出“暴马子黑米酒”等创新产品,天津、武汉等地客商纷至沓来。
黑米“定盘星”,续写“新传奇”。“我们的目标是让延寿黑米端上国人餐桌,成为健康主食新选择。”李宏伟信心满满地表示,延寿将以深厚的“寿文化”赋能产业,擦亮“五色产业”金字招牌,以最优营商环境,诚邀各界伙伴共绘黑米产业壮丽图景,共创健康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