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推出“全牛宴”以来,横沥牛庄几乎每日都有慕名而来的外地食客。黄柏容 摄
横沥“全牛宴”(十菜一汤)。黄柏容 摄
小而美的横沥张坑村。
南方日报记者 孙俊杰 摄
“牛鞭汤、牛肉面、牛叉烧……横沥‘全牛宴’果然地道。”7月15日,惠州博罗市民陈先生来东莞横沥走亲戚,闲聊之余听说当地牛庄推出了“全牛宴”,喜欢美食的他当天就来到横沥牛庄,从“十菜一汤全牛宴”中选了“四菜一汤”,独具特色的牛美食让他大呼“过瘾”。
东莞横沥因百年牛墟而得名“牛镇”,牛文化在当地影响深远。无论是“牛人游牛镇”新春系列活动,还是特色乡村休闲游路线,抑或不久前的“十菜一汤全牛宴”评选……近年来横沥紧抓地方特色和区域优势,不断让“牛文化”在当地各个领域推陈出新,成为传承历史、激活农文旅、促进新消费的重要抓手和生动实践。
●南方日报记者 刘远忠
“美食+”吃出烟火气
横沥镇北环路与骏马路交叉附近,有一座朴素的“牛行展示馆”,馆的后面是著名的横沥牛墟。这个起源于明末清初的墟行,历经400余年风雨后,至今仍保持着传统交易市场的活跃与繁荣。虽然交易地点几经变迁,但牛墟的规模和影响却与日俱增,目前是华南地区规模最大活牛交易市场的横沥牛行,每天仍有20多个省份的牛汇聚于此,日均成交牛只约500头,横沥牛行因此成为见证横沥商贸繁荣历史的“活化石”。
横沥人对牛的偏爱,不因牛墟的变迁而变,却因牛墟的百年传承,逐渐融入到了饮食基因里。
与牛行一墙之隔即是横沥牛庄——一个以牛和牛肉为主题的餐厅,因其菜品新奇、口味新鲜,成为横沥镇乃至周边地区颇具口碑的一个美食招牌。
鲜牛肉低温打成泥,揉制成条状的真牛肉面;匠心手打数小时,颗颗饱满弹牙的爆浆牛筋丸;咸香馥郁的牛腊味,与鲜嫩时蔬巧妙烩煮的牛腊肠煲菜心……不久前,为持续擦亮“牛人游牛镇”文旅品牌,全力推动“文旅+美食”深度融合发展,横沥在这里选出了最能代表横沥特色的“全牛宴”十菜一汤菜品。
“这些菜品充分挖掘了牛身上各个部位的独特风味,每一款都别具一格、各有千秋。”横沥牛庄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十菜一汤”展现的不仅是厨师精湛的厨艺和创新精神,也同时还体现出横沥深厚的美食历史与文化底蕴,让食客们能真切领略横沥“舌尖上的魅力”。
以牛为媒、美食为引,横沥“全牛宴”展现的不仅是一桌难忘的味觉盛宴,也进一步推动横沥以“牛”为特色的美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效激发和释放“牛镇”消费新活力。
“自5月底推出全牛宴,几乎每周末都有从外地慕名而来的食客。”横沥牛庄负责人陈先生直言,近2个月以来,横沥牛庄的营业额同比增加约15%。
“文旅+”激活新消费
就像百年牛墟里的“牛经纪”,专注做好一件事,便足以打动人心。素有横沥“小而精”的张坑村,对此深有体会。
这个面积仅1.3平方公里、却拥有横沥目前唯一一座适合徒步休闲山脉的小村庄,堪称横沥“牛文化”最深厚地方之一:由废旧闲置地改造而成的张坑相牛文化公园,是横沥最具特色的牛文化主题公园;本地人改造老屋而成的“牛杂店”,让“90后”创业者实现月入数万元;创业青年租赁铁路旁闲置房屋改造的“红莞咖啡”,更是凭借“咖啡+火车”特色成为网红打卡点……
在横沥镇,文化与风景交织,传统与现代共鸣,处处展现着独特的“牛”韵风情。今年4月,横沥发布“牛镇八景”评选结果,葵香花海、东引潮晖、稻香耘梦等八个景点成功入选,它们以不同的姿态共同构成了横沥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版图,诉说着这座“牛镇”的独特魅力;5月中旬,横沥“全牛宴”(十菜一汤)菜单出炉,招牌牛鞭汤、古法焖带皮牛肉、浓香牛肉面、鳗鱼牛叉烧、爆浆牛筋丸、美味牛杂煲、牛骨髓焗土鸡蛋、黄豆焖牛尾、姜葱啫牛舌、牛腊肠煲菜心、风生水起捞牛肉……这些“十菜一汤”通过充分挖掘牛身上各个部位的独特风味,令每一道菜都别具一格、各有千秋。
从传承520余年的牛墟历史走来,“牛文化”早已融入了横沥这座城镇的方方面面。无论是“牛镇八景”票选,或者“全牛宴”评选,还是相牛文化村落的出圈,展现出的是横沥镇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区域美食特色的创意碰撞。
正如红莞咖啡以“火车+咖啡”为媒,成为年轻潮流一代打卡集聚点一样,作为全国文明镇的横沥,也紧抓当下“文旅+”发展新机遇,将拥有悠久历史的传统牛墟文化与现代文旅体验巧妙结合,积极探索“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乡村振兴新路径,奋力在文旅融合的道路上绘就一幅美丽新画卷。
■样本
小小张坑村
拥有大风景
青砖黛瓦间,咖啡香与泥土芬芳缠绵交织;口袋公园里,老人的笑声与孩童的嬉闹声此起彼伏……作为入选第二批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典型村培育名单的村落,近年来,张坑村以牛文化为牵引、以产业为基础、以生态为底色、以民生为要点,不断勾勒“业兴、景美、民富”的乡村振兴立体画卷。
沿着张坑村相牛文化公园漫步,街道虽不长,美食却不少,特色炸串、葱肉饼、甜点、咖啡、柠檬茶……空气中弥漫的香气,光闻着就让人垂涎欲滴,每一个都是对味蕾的极致诱惑。
作为张坑村的“首店”和网红店,“红莞咖啡”将潮流休闲的咖啡元素,融入依斜坡而建的旧屋,加上旁边一条时不时有火车呼啸而过的铁路,让它一经开业,便成为附近镇街甚至邻市的年轻人周末打卡地之一。据不完全统计,该店2024年底开业至今,共吸引超3万人次前来打卡。
成福云吞面,则是张坑村人阿成(化名)将自家老屋改造而成的店铺,皮薄馅多的云吞,劲道爽口,每一口都是鲜香好滋味,其中货真价实的“鲍鱼云吞”,因物美价廉备受村民和游客好评。另一边,“90后”阿斌(化名)紧随云吞面之后开的牛杂店,第一个月就让他赚了2万余元。
除了张坑村,横沥以“农文旅融合”为路径,精心串联镇内12个景点打造的“百年牛镇”乡村休闲游线路,成功入选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其中,“新四678艺时代”凭借对工业遗产的巧妙活化与艺术街区的精心打造,成为“粤式新潮流”的热门场景,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感受工业与艺术的碰撞;稻香饮食文化旅游区则依托深厚的饮食文化IP,入选广东省级工业旅游线路及东莞市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