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邱妍
露营已然成为时下流行的休闲方式。对于骨头里刻着对美食的追求的国人而言,“露营吃什么”成为出行的首要问题。
今天带你解锁“不将就”的露营美食指南——从炭火炙烤的焦香,到冷食的清爽救场;从创意野炊的惊喜,到水果的甜蜜点缀,再配上一套称手的炊具,山野间的每一餐,都能吃出仪式感!
01烧烤进阶
从“烤熟”到“烟火艺术”
露营绕不开噼啪作响的炭火。生火是第一步,也是技术活:枯枝搭成“井”字形,中间塞干草引燃,等木炭烧到表面泛白再铺开——这时候火候最稳。
烤架中心是高温区,适合快速翻烤肉类,鸡翅、牛羊肉串、五花肉等单面2分钟就得翻面;边缘低温区留给蔬菜、年糕,用余温慢慢烘熟,外焦里嫩。
摄/小红书博主H
肉类,如羊排、鸡翅、五花肉等,提前用真空袋慢腌(冷藏更入味),最好提前切片,省去现场切的油腻。
推荐肉块和肉块间夹上水果或蔬菜,如牛肉与菠萝串、虾仁与彩椒串,果香清爽解腻,同时增加了甜度。
摄/小红书博主H
蔬菜如西葫芦切片前撒盐脱水更脆,口蘑整朵烤锁汁。
烤完的炭灰可以埋入锡纸包的玉米、红薯,半小时后挖出来——甜到跺脚的“野地烤薯”就出炉啦。
Tips:烧烤结束一定要用水彻底浇灭炭火,直到无烟无热气再离开!安全,是下一次露营的“入场券”。
若是环境不适合生火,又或是觉得生火麻烦,不妨试试精准控温的卡式炉。
摄/小红书博主H
预热时注意给烤盘抹层黄油防粘,煎牛排,大火煎出美拉德反应迅速锁汁;卷玉子烧,蛋液加牛奶小火慢煎;烤韩式五花肉,搭配生菜和辣白菜。
Tips:卡式炉别并排摆放,烤盘别超过卡式炉的大小,否则容易引起卡式炉爆炸。
02冷食救场
背包里的“万能保险”
山雨突至不想动火?徒步累瘫没力气支烤架?提前备好一些冷食,让其秒变“露营干饭人”的救星。
最经典的冷食当然是三明治。出发前用平底锅把面包片两面烤到微微金黄,趁热抹上薄薄一层黄油,这层“脆皮铠甲”能有效抵御馅料的“攻击”。生菜用厨房纸吸干水分后,垫在面包和湿答答的馅料中间,可以防止面包片变软。
除了三明治,还有海苔饭团。出发前包的海苔饭团容易变软塌,可以试着到营地再组装海苔饭团。温热的饭团裹着脆得“簌簌”掉渣的海苔,米香混着内里的梅子或金枪鱼,是捧在手心的“便携快乐”。
想要补充充足的能量可以尝试藜麦沙拉。藜麦煮熟拌橄榄油防粘,黄瓜、樱桃萝卜真空分装锁脆,坚果果干独立小袋——到营地把食材倒进密封罐,淋上酱汁摇一摇,“高蛋白+弹牙谷物+脆爽蔬菜”,吃完还能再爬两座山。
能量棒是抗饿界“顶流”。燕麦、奇亚籽、蔓越莓……混上蜂蜜黑糖烤一烤,扎实又抗饿,揣两片塞背包,活动消耗全靠它“扛”。
03野炊不设限
万物皆可“露营版”
谁说露营只能吃烧烤和冷食?装备升级后,连煲仔饭、墨西哥煎饼、普罗旺斯炖菜都能搬到户外。
铝盒煲仔饭:大米提前塑封淘洗,省水又防撒;铝盒刷油铺米,米水比为1:1.5,大火煮沸转小火;10分钟后淋油铺腊肠、香菇,再焖10分钟打个溏心蛋,最后加青菜和酱汁翻拌——锅巴焦香,米粒裹着酱汁,还能再吃两碗。
玉米片“煎饼”:玉米片薄铺烤盘,撒上用孜然、烟熏辣椒腌过的牛肉末,浇两勺自制莎莎酱(番茄+青柠+香菜),盖层马苏里拉芝士——锡纸加热到芝士拉丝,“玉米脆片+浓芝士+肉末”,一口穿越到墨西哥。
锡纸包“万物”:鱼+柠檬片、蔬菜+橄榄油、海鲜+黄油……锡纸包裹住食材往火边一放,15分钟后拆包——鱼肉嫩得能抿,海鲜鲜得直冒汁,连汤汁都鲜掉眉毛。
04水果灵感
水果缤纷配
露营水果别只带橘子,这些选择和吃法,更添滋味。
耐储便携水果清单:苹果耐放不易坏;未熟的牛油果用锡纸包裹,两三天后正好食用;蜜瓜真空分装可以防漏汁;冰冻莓果化了拌燕麦吃;整颗的椰子汁水解渴,果肉还能拌沙拉。
烤水果更绝:香蕉带皮切半塞黑巧,锡纸烤10分钟,流心巧克力和软糯的香蕉,秒变“野地香蕉船”;菠萝块穿签烤到焦糖化,单吃或夹肉串,解腻又开胃。
采野果小技巧:采野果记“四不原则”(不碰白浆果、无虫痕果、孤立单株、苦涩味果);桑葚穿雨衣采摘(防染色),树莓穿长袖防刺(带刺别硬薅),樱桃选色深硬实的(更甜)。
下一次出发,别再“随便吃一口”。带上美食,用炭火烤出温度,用冷食藏好心意,让每一口,都成为与自然共鸣的“生活诗”。
春末夏初,阳光正好,去露营吧。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花瓣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