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林出版社2019年推出的《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以传记形式讲述了“敦煌的女儿”樊锦诗不平凡的人生故事,刻画了砥砺前行的敦煌守护者形象。该书自出版以来备受社会各界的瞩目与好评,荣获“中国好书”等20多项重要图书奖项,成为弘扬敦煌文化、阐释莫高精神的当代经典。“我心归处是敦煌”也成为极具感召力的时代之声。
当地时间8月26日下午,由美国长河出版社和译林出版社共同主办的《我心归处是敦煌》英文版新书发布会在旧金山州立大学图书馆举办。中国驻旧金山总领馆张建敏总领事、本书作者北京大学顾春芳教授、美国长河出版社罗先勇社长和译林出版社陈叶副总编辑共同出席。本书主人公樊锦诗女士通过视频致辞的方式参与本次发布会。
敦煌女儿樊锦诗和几代莫高窟人“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创新”的莫高精神,是照亮人心的时代之光,是感动世界的中国故事。樊锦诗女士通过视频致辞,她表示:“我在敦煌待了60多年,见证了莫高窟的巨变,见证了一代又一代莫高窟人无怨无悔的奉献,见证了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的文物保护专家和敦煌研究院的文物保护团队一起进行文物病害分析以及研究、实验、修复,齐心协力对莫高窟文物进行科学保护,我觉得自己有义务把莫高窟人的精神告诉世人、留给后代,为敦煌留史,这就是我做这本自传的初心。”
本书作者顾春芳教授来到英文版新书发布会现场,和美国读者亲切交流这本书的创作过程,以及写作过程中的感人故事。她在致辞中说:“撰写《我心归处是敦煌》是一次探寻人生大美的过程。因为这本书,我走近了樊锦诗,走近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文化宝藏——敦煌莫高窟,走近了一群可爱的莫高窟人。这是我人生中一段非常珍贵的时光。”顾春芳教授以樊锦诗自述的形式创作这部传记,为的是通过文字实现一颗高贵心灵的“在场与表达”,使得以樊锦诗为代表的敦煌守护者的形象,敦煌的历史文化价值,几代敦煌人的无私奉献,生命的自我超越,以最真实的形象跃然纸上。顾春芳教授希望这本书的英文版继续“推进国际文化交流,为当今世界多元文化和平共处、交流融合、文明互鉴发挥积极作用”。
译林出版社陈叶副总编辑分享了她参与策划和编辑本书中文版的心路历程,为本书中文版所取得的巨大反响和英文版的出版感到欣慰,但更感到肩负的责任和使命,表示“与两位作者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和文化情怀,会把中国珍贵的敦煌文化、璀璨的传统文明守护好、传承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此次旧金山的新书发布会吸引了来自美国多所大学和艺术机构的知名学者、在校大学生以及敦煌文化爱好者到场。顾春芳教授与读者朋友们进行了热烈互动,并为大家签名赠书。
长河出版社负责本书的执行总编克里斯·罗宾表示,《我心归处是敦煌》的翻译出版是近年来该社着力最多的一本著作。这本书的翻译难度极大,美国翻译家徐穆实(Bruce Humes)历时两年多精心打磨,忠实呈现原作风貌和价值。本书英文版前言作者、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项目专家内维尔·阿根纽评价道:“樊锦诗是以捍卫她所心爱的莫高窟而知名的人物,她揭示了她所经历的磨难和所做的努力,即使在今天,她的精神和热情依然熠熠生辉。她的光辉品质通过这本可读性很强的译本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澳大利亚遗产委员会前执行主任、世界遗产委员会委员莎伦·沙利文说:“对有志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人士,这本书提供了大师级课程中所包括的所有精华内容。”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中国与东亚艺术名誉教授韦陀先生说:“不断增长的参观敦煌的需求,必须视为樊锦诗的终身成就。”
记者:钱欢青 编辑:钱欢青 校对: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