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夜经济如何“圈粉”?
创始人
2025-09-21 00:43:46
0

洛邑古城内,身着汉服的游客提着鱼灯行走于古风建筑间;老城十字街上,如织的游人穿梭在各种小吃店里;夜幕下的龙门古街,灯光与石窟相映成趣……

这是2025年初秋的洛阳之夜。当“夜经济”在全国多地从“烟火气”向“文化范”升级时,这座千年古都聚焦年轻化消费体验,以文商旅深度融合为笔,在夜幕下书写新的故事。

从“亮灯”到“活化”

“以前来洛阳看龙门石窟,天色一晚就看不成了。现在不一样了,大大小小的佛龛造像在灯光的映衬下,如梦似幻。”一名来自西安的女游客说。

而在距此不远的龙门古街里正在上演着灯光秀,宫殿、山水、游船等画面,让游客仿佛置身于盛唐,颇有“时空对话”的感觉。

图为龙门古街灯光秀(郜骏雅/摄)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曾因“白天看石窟,晚上睡大觉”的传统模式陷入游客留存率低的困境。近年来,洛阳对西山石窟、香山寺白园三个核心区域进行灯光打造,形成不一样的夜间视觉效果:白天是“千年石窟”的历史厚重,夜晚则变身为沉浸式的“盛唐夜宴”。项目自运营以来,夜间客流量明显增多,门票收入持续增长。

图为洛邑古城夜景(老城区委宣传部供图)

文物的“活化”,最终要回到“人”的体验上。漫步在老城区洛邑古城街道上,时常能看到身穿汉服的“公主”“侠客”走过青石板路,飘飘衣袂与古色古香的街景相映成趣。近年来,洛邑古城抓住汉服这一“流量密码”,积极布局汉服业态,2023年至今,在洛邑古城周边1平方公里范围内,经营汉服的商家从18家发展到近千家,涵盖汉服租赁、妆造、跟拍等各个环节,形成完善的汉服产业生态。在一家汉服体验店里,一名“00后”店员正给游客别步摇,她说:“现在客人不仅要租衣服,还要学礼仪、拍‘唐宫仕女图’,我们的妆造服务也越来越丰富,周末及节假日排单能排到凌晨。”

从“夜市”到“夜经济”

虽然已是深夜11点,但洛阳市老城区十字街上的人气仍是不减。一家涮牛肚摊位旁,几名客人还在品尝涮牛肚,摊位的老板说:“十几年前摆摊卖涮牛肚,到晚上9点就该收摊了,现在周边开了国潮文创店、剧本杀馆、手作银饰铺,游客能玩到半夜,我的涮牛肚摊儿现在还有客人。”

这条承载着洛阳人记忆的老街,曾是“烧烤+小吃”的传统夜市代表,但同质化竞争曾让许多商户陷入“赚了人气不赚钱”的困境。2009年以来,洛阳市老城区持续对十字街进行“焕新升级”,通过统一审批标准、统一经营标准、统一防护措施、统一经营时限、统一编号管理、统一收银系统等措施,不断对十字街的饭店、商铺、摊位等经营主体进行调整,除了洛阳水席、不翻汤小碗汤等洛阳本地美食外,还引入了麻辣小龙虾、油炸臭豆腐、“变态”烤翅、韩式年糕、铁板豆腐等外地美食。每天,成千上万游客来到这里,品尝着200多种特色小吃,使这里成为全国闻名的美食聚集区。

如果说十字街的“焕新升级”是“老街区的新生命”,那么西工小街的改造就是“历史场景的当代重生”。

图为西工小街夜间繁华景象(西工区委宣传部供图)

西工小街位于洛阳市西工区,其前身是始建于1914年的“营市街”。2019年,西工区启动对小街的整体改造,在不改变建筑历史原貌的前提下对老建筑进行了翻新,并增添了网红墙等打卡点位,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经过建设改造后,如今的西工小街已入驻商户800余家,日均客流量超10万人次。

从“单打独斗”到“系统共生”

夜间经济的繁荣,从来不是某一业态的“独角戏”,而是文化、商业、旅游、交通、科技的“大合唱”。在洛阳,这种“系统共生”正在形成独特生态,不断丰富着洛阳人及游客的夜生活。

政策层面,洛阳市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对夜间文旅项目、特色街区、智慧服务给予支持;通过建立有效机制,将文旅、商务、交通、城管等部门联合起来,共同解决夜间公交调度、噪音管控、安全保障等问题。

科技赋能方面,洛阳打造“一码游洛阳”智慧旅游服务平台,游客扫码即可获取实时客流、演出信息、交通路线,还能预约非遗体验、购买文创产品等。

人才支撑上,2024年以来,洛阳市相继举办了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建设培训班、“平台经济人才运营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洛邑大讲堂·赋能城市旅游”主题培训班、“洛邑大讲堂·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主题培训班等,为洛阳市文商旅融合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这种系统性的融合,最终转化为游客的“沉浸感”和市场的“生命力”。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洛阳市共接待游客5914.25万人次,同比增长5.64%。今年暑期,洛阳全市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384万人次。

这组数字背后,是一座古都用千年文脉作底色,用创新思维作画笔,在夜色中绘就的新图景。当“夜经济”从口号变为现实,洛阳的故事才刚刚开始……(程文超郜骏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泾阳茯茶,不止于“金花”,还有... 在陕西泾阳,有一种茶,它不仅是茶,更是一段流动的历史。泾阳茯茶,这个名字或许你并不陌生,但你真的了解...
中秋国庆双节将至,海南旅游有哪... 9月17日至19日,由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主办的2025年“发现海南大不同”全媒体采风第二期活...
深圳福田口岸广告多样式 深圳福田口岸广告多样式,咨询:可联系善道国际广告传媒(18898582528)获取价格及折扣。通过综...
原创 山... 导读:山东济南“10大名吃”,看着就流口水,好吃还美味,5块钱就吃撑 要说济南的烟火气,得从清晨一...
平安产险巴州中支深入铁门关景区... 为积极响应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金融教育宣传周”的号召,9月15日,平安产险巴州中支组织工作人员...
洛阳夜经济如何“圈粉”? 洛邑古城内,身着汉服的游客提着鱼灯行走于古风建筑间;老城十字街上,如织的游人穿梭在各种小吃店里;夜幕...
陕西非遗再创佳绩!3个项目入选... 近日,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暨第四届丹寨非遗周在贵州省黔东南州开幕。活动以“融入现代生活·...
散酒市场年增速超12%,高端散... 纯粮固态,春开窖散酒的底线,也是您的起点。浓墨清溪,酱彩芝魂,醉美不过春开窖!春开窖·中国香——浓清...
道家常菜补铁补钙,爱吃个子蹭蹭... 秋天,是大自然慷慨馈赠的季节,也是孩子长高的黄金时期。在这个充满收获的季节里,为孩子准备营养丰富的美...
“幸福汇·水润春城”惠民生活节... 央广网长春9月20日消息(记者舒震)20日上午,由长春市总工会、长春城建集团联合多家单位共同打造“幸...
原创 7... 干锅鲈鱼 做法:鲈鱼切块加姜蒜,少许盐和生抽蚝油抓匀腌制~ 油热放洋葱,倒入鲈鱼块,盖盖焖5-6分钟...
一周吃几次“预制菜”会影响健康... 近日, 罗永浩公开吐槽连锁餐饮品牌, 引发社会各界讨论。 我们的日常, 正在被预制菜“包围”。 吃一...
敦煌:满城文博韵 热情迎盛会 敦煌东大门装扮一新。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蹊摄 九月的敦煌,弥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第八届丝绸之路(...
陈刚、韦韬会见刘强东 广西云-广西日报消息,9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刚,自治区主席韦韬在...
东博会为中国与南亚国家经贸投资... 新华社南宁9月20日电 题:东博会为中国与南亚国家经贸投资合作开拓新空间 新华社记者朱丽莉 “斯里兰...
成渝联动,共绘文旅新篇章 YUZHONG 近日,由成都市青羊区、重庆市渝中区、江北区以及四川多个市区共同参与的“成渝联动·协同...
地三鲜:家常美食的经典之选 地三鲜是一道极具东北特色的家常菜肴,以茄子、土豆和青椒这三种常见的食材为主角,经过巧妙的烹饪,呈现出...
吃米VS吃面,哪个更容易胖?研... 吃面食发胖还是吃米饭发胖,这是一个很多人都非常纠结的问题,终于有结论了! 研究发现米饭的发胖风险更低...
原创 秋... 秋季你是否经常感到口干舌燥,喝水也不能解渴?甚至嗓子干痒夜里还会干咳醒过来?这都是身体在警告我们:请...
原创 9... 入秋之后,总觉得嘴巴干、喉咙痒,早上喝豆浆嫌燥、喝牛奶又怕腻? 其实秋天补津液、退内热根本不用复杂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