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偏要去中国什么意思?去看看“city不city”?
创始人
2024-08-14 11:31:54
0

“City不City”最近火了,而且“火”到了国外。与以往热词不同,这句网络热词源于一位外国博主,在中外网友的模仿演绎下,“City不City”一时间成了城市化、洋气、新颖,甚至是“刺激”的代名词。值得注意的是,“City不City”火起来的背后,是作为旅游胜地的中国“火”遍了全世界。

中国最近在全世界到底有多火?

那你偏要去中国是什么意思啊?

中国到底有什么啊?

你是否注意到,最近几个月身边的外国人多了起来:北京的故宫和长城、重庆的洪崖洞、湖南的张家界……无论是在人文景观,自然风光,还是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外国游客。

图片来源:pixabay

当下,在海内外社交媒体,只要输入“China Travel”抑或是“外国人中国游”,就能看到令人目不暇接的外国人在中国旅行的Vlog。场景从知名景区到街头夜市,从汉服妆造到中国美食,从乘坐高铁到中医推拿……这体验深度和广度,身为中国人都有可能自叹不如。

“China Travel”一时间成为了“流量密码”。在海外某短视频平台上,这一词条观看量已高达7亿。

除了和中国游相关的短视频在海内外互联网平台火了,来华旅游人数也出现了激增。

据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1463.5万人次,同比增长152.7%。其中通过免签入境854.2万人次,占比52%,同比增长190.1%。

而前几天,界面新闻的周报显示,上海入境的外国人暴增191.5%!

这得益于我国的144小时免签政策,正是这个免签政策,让老外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国内生活的便捷和舒适,与西方媒体宣传的截然相反。

曾经,提到中国,或许就是传统、神秘的东方古国,功夫是代名词、熊猫是吉祥物,与洋气、摩登似乎搭不上边。然而,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飞驰的高铁、能把外卖直接送到房间的机器人、满街的新能源智能汽车、能送外卖的无人机……各种“City”的设施、科技产品刷新了外国人对中国的认知。既古老又年轻,既现代又传统,既有先进科技也充满人文气息,既很国际化也很本土化。

国际上,不乏一些透过有色眼镜看中国,甚至抹黑中国的现象,对于国内,西方媒体的习惯性论调,“一三五崩溃论,二四六威胁论”。

但事实不可能永远藏于阴影之中。民众们看得多了,不免产生疑惑:一个正在崩溃的国家怎么能越来越威胁到我们呢?怎么反而新能源汽车和登月领域遥遥领先了?

也有润人在网上鼓吹,人工智能领域,国内只相当于幼儿园水平,而老美则是博士,有评论就问:既然你都是博士段位了,那还跟一个幼儿园水平的较啥劲啊?

逻辑上也说不通。

国内这两年不断强调“高水平对外开放”,对一批国家开放了单方面的免签,一时间,大量外国友人涌入中国,也包括体验中国高科技的国产产品——比如新能源汽车。

前段时间,一个外国博主来中国体验蔚来等新能源汽车后,一直都在惊呼:

酷毙了!

我的天哪!

太舒服了!

如果我在中国,我一定会买一台这样的车,然后每天睡在这里!

他体验了很多车,包括蔚来、小米等,而这些车的价格,都比北美的油车便宜很多。

其实,不止是这一个博主。

很多外国人来中国,只要接触到新能源汽车,都会啧啧称奇。

有一位德国的小姐姐看到满大街的电车,不禁倍感惊讶:一切都是电的,没有引擎声,这怎么可能?!

实际上,以蔚来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汽车,正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飞速发展着。

欧洲进口中国新能源车的数量一路飙升。有德国媒体指出,去年第一季度进口的中国新能源车是7.8%,今年同期比例涨到了28%!

无数欧洲老牌车企这几年居安不思危,没想到中国的新能源车已经换道超车,可以跟他们掰掰手腕了。

外籍游客来中国旅游的热潮,价值不仅仅局限在商业范畴。

在外国游客的Vlog中,中国便捷的生活服务、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丰富的文化遗产都充满着吸引力。外国游客“变身”中国“嘴替”,中国的美丽与魅力“穿越”他们的镜头,让更多外国人得以感知。而评论区里外国博主与中外网友的互动,使得中外文化交流得更加直接和深入。不少外国网友表示:“我们要和你们一起发现真实的中国!我们很多人都已经把中国列到旅行清单的前列了。”“中国不是我们的敌人,我们的敌人是无知。”随着越来越多外国游客来华旅游、生活,相信一个文明、开放、包容的中国形象将逐渐为全世界所熟知。

市场上有一个说法,叫“入关之后自有大儒辩经”,意思是,你变强之后,自会有人来替你论证你存在的合理性和行为正当性。

李笑来老师一直都在鼓励自己的读者:成为能说那话的人。默默完成进化,进化未完成之前不说,不表现,不好为人师——人微言轻是有道理的。

如今,中国让更多的人看见,不是靠卖情怀,不是靠夸张营销,而是默默深耕、研究技术,通过多年来众多人的努力,用实实在在的东西,去打动、影响更多的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三省混血的汉中是什么味? 汉中这方水土, 融三省所长, 盛行南北混搭之风。 秦岭以南、汉江穿流的汉中,地处三省交界,融鱼米之...
周日的快乐密码 当属博州“巴扎... 在博州 有一种约定 无需提前邀约 却刻在博州人生活基因里 那就是!!! 每周日去 赶巴扎 当城市还裹...
西贝宣布“鳕鱼条”改为用大黄鱼... 极目新闻记者 郭奕 西贝餐饮与大V罗永浩关于预制菜的争论持续数日。9月15日,西贝发布致歉信称,将尽...
原创 红... 红楼梦第六十一回,曹公借大观园小厨房厨娘柳嫂子之口,提到了探春和宝钗都喜欢吃的一道菜,这道菜做法简单...
白酒酿酒设备厂家迈安德荣膺“隐... 2025济南中酒展为中国酒业装备领域释放出明确的行业信号:智能化已不再是可选项,而是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人为什么要吃零食?明天吃啥?—... 以下内容来自久谦中台用户研究工具 人为什么要吃零食? 别急着回答“饿了”或者“嘴馋”,这答案太浅,对...
酸辣过瘾!家常版泡椒笋子炖牛腩... 这道泡椒笋子炖牛腩,将牛腩的软糯、泡椒的酸辣与笋子的脆嫩完美融合,汤汁浓郁开胃,无论是配米饭还是拌面...
外国人人都爱的“中国土特产”,... 你知道吗?全世界4个罐头里,就有1个来自中国。 在全球经济下行的时代,2022年—2024年,我国罐...
“Show味·熟人餐桌”三十周... 武汉,2025年9月12日电 —— 今日下午,作为武汉本土餐饮发展的亲历者与推动者,秀玉coffee...
加豆瓣酱绝了!安徽香辣豆干,咸... 安徽香辣豆干是一道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家常小菜,以其香辣可口、制作简单的特点深受人们喜爱。这道菜选用普...
海珠“莲花妈妈” | 烘焙培训... 2025年7月31日,由海珠区妇联、广东省慈泉公益基金会主办,海珠区巾帼志愿服务协会承办的海珠“莲花...
秋天补肺第1名!早上煮水当茶喝... 入秋后,风里带着明显的燥意,不少人早上起床会觉得喉咙干得发疼,说话多了嗓子发紧,甚至鼻子偶尔出血、皮...
江苏酸菜鱼片如何嫩滑不碎?腌制... 要让江苏酸菜鱼片嫩滑不碎,腌制手法是关键,以下是一套科学且实用的腌制及烹饪技巧: 腌制手法 选材...
原创 青... 要说青岛人早餐桌上最有烟火气的一碗,那非“甜沫”莫属。它虽然名字带个“甜”字,其实口感咸香,黏稠爽口...
千城百县看中国|山东枣庄:花馍... 中秋佳节临近,月饼逐渐走俏。在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一家花馍工作室创新推出“花馍月饼”,巧妙融合花馍与...
餐饮创业者评价西贝事件:预制菜... 西贝因预制菜争议陷入舆论漩涡,创始人贾国龙与罗永浩多次交锋,引发公众对餐饮行业成本、定价与模式的广泛...
加花椒油绝了!湖南捞汁秋葵,酸... 湖南捞汁秋葵是一道家常风味菜肴,以其清爽开胃、制作简便而受到许多家庭的喜爱。这道菜将秋葵的嫩滑与捞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