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官方发布的郑州市“十四五”文化广电和旅游发展规划中提到,以“双十双百双千”工程为核心抓手,进一步优化郑州古今辉映的“两带一心”文化旅游空间格局。“两带”指黄河文化旅游带和环嵩山文化旅游带,“一心”指中心城区休闲旅游核心,全面推进郑州文化旅游强市战略发展。
其中围绕黄河文化旅游带将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同时高标准制定出台《黄河流域(郑州段)文化旅游发展专项规划》。
而环嵩山文化旅游带,资源更多,范围也更广,不仅是郑州都市圈的文旅核心,也是协同融合黄河文化旅游带、郑州中心城区休闲旅游核心的重要支点。今天咱们通过清华同衡的研究发展来简单了解这个片区的谋划。
环嵩山大旅游专项规划范围涵盖嵩山及周边伏羲山、具茨山、大熊山,涉及登封、巩义、荥阳、新密、新郑,总面积2241km²。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郑州都市圈等战略指引下,环嵩山面临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诉求。
规划直面环嵩山转型发展中呈现“空间割裂”“产品老化”“配套薄弱”“管理缺位”的问题,围绕“中华文明文化标识地·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总体目标,彰显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展现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规划构建“嵩山-大嵩山-环嵩山”的顶层设计,在嵩山层面,围绕天地之中世界级旅游景区,打造国家文化地标,讲好嵩山文化故事;在大嵩山层面,打通嵩山内环线,联动嵩山南北,共建大嵩山旅游目的地;在环嵩山层面,依托外环线串联具茨山、伏羲山、大熊山,联动山-河-祖-国文化脉络,承接郑州都市圈美好生活需求。
在规划指引下,“天地之中”世界文化遗产景区、大伏羲山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重大事项逐步推动,嵩山和伏羲山地区旅游公路取得进展,《大伏羲山(新密板块)旅游综合规划》等开展编制,项目延伸性课题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有力支撑了环嵩山文化带的建设和郑州西部的高质量发展。
项目完成单位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郑州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转自郑州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