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目录的扩容,更多具有药用价值的物质将被纳入食品范畴,公众对这些物质的认识将逐渐加深,也为医馆提供了更多创新机会,拓宽了行业的路径。
来源:诊锁界综合
编辑:棂星
封面来源:pixabay
2024 年 4 月 23 日,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司发布“关于征求地黄等 4 种物质纳入食药物质目录意见的函”,就地黄、麦冬、化橘红、天冬 4 种物质纳入食药物质目录征求各省健康单位的意见。这些物质是传统作为食品且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物质。
药食同源目录早期包含87种,2023 年党参、肉苁蓉(荒漠)等 9 种物质被正式纳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产品目录,至此,药食同源的药材总数达到 102 种,药食同源目录有望继续扩容,同时也给医馆拓宽了道路。(文末附上名单)
根据魔镜市场情报的数据,淘宝天猫药食同源市场2022.3-2023.2销售额近230.8亿元,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9%,销售量3.0亿件,同比下滑17.3%。销售额增速收窄主要是22年年底疫情产生消费下滑,23年2月销售额同比已恢复至3.4%, 且市场受中药原材料涨价影响,药食同源市场产品均价持续上涨,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关注度的提升,疫情放开后药食同源市场仍有机会。
根据QY Research的调研,2023年全球药食同源产品市场规模大约为67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91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4.5%。
从魔镜市场情报数据可以看出,人参、枸杞和阿胶等传统滋补品作为药食同源的主流滋补原材料,正在以药食同源的新形象抓住年轻人的健康诉求,如睡眠、脱发、食材和情绪等,其市场地位难以撼动。其中,人参以其大补元气的功效,仍然是许多注重养生人士的心头好,稳占第一。
对比起2022年,2023年蜂蜜的市场有了明显涨幅。
2022年药食同源市场各添加成分销售情况概要
2023年药食同源市场各添加成分销售情况概要
2023年全球蜂蜜收入约为8924.3百万美元,预计将从2024年的94亿美元增长到2032年的155.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52%。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滋补品和保健品的需求也在增加。人参作为药食同源的食材,不仅受到中老年人的喜爱,也逐渐受到年轻人的关注,出现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
一整根人参水在1万多家便利店销售,单日销量在5-6万瓶左右。一个新成立的品牌,推出一个月时间,月度销量达到33万瓶左右,已经算是非常成功了,按照第二瓶5元算,单月的销售额大概超过了400万元。
还有人参粉剂这种类型方便携带和使用的保健品,也逐渐受到年轻人的喜爱。这些创新的人参售卖形式不仅丰富了市场的产品种类,也更好地契合了年轻人的消费偏好和健康理念,推动了人参在年轻人群体中的流行和普及。
不仅如此,阿胶的即食化产品如阿胶糕在市场上的表现非常出色。阿胶糕作为一种传统养生食品,近年来通过不断营销和创新,逐渐受到年轻人的喜爱。
2023年新春伊始,东阿阿胶联名奈雪的茶,让一杯“阿胶奶茶”强势出圈,打造了滋补品牌跨界联名营销的一大经典案例。此次联名一经推出,微博话题次数2亿,抖音话题9265万次播放,阿胶联名款奶茶在上市后热度急速攀升,成为奈雪的茶销量TOP1。
今年,东阿阿胶通过赞助电视剧《庆余年2》等方式,又一次积极贴近年轻人,推广其旗下的桃花姬阿胶糕等产品。
根据电商平台的数据显示,阿胶饮品和阿胶糕在90后和00后的消费者中占有较大比例,尤其是在双十一期间占到6成。
根据京东数据显示,枸杞原浆礼盒、红枣黑芝麻丸以及茯苓八珍糕等产品也均取得倍数增长。
这些热门成分的出现,不仅反映了消费者对保健品功效的关注,也体现了行业对原料筛选和配方研发的重视。通过不断挖掘和研发新的药食同源成分,行业正逐步推动产品创新和品质提升。
在药食同源市场中,消费者认识度较高且成熟的成分增速普遍较低,而一些功效性新成分则展现出较高的市场增长潜力。
祛湿是消费者购买养生茶的核心诉求,占比近半。其中,红豆、薏米、薏苡仁和藿香等成分均有较高的市场增速,祛湿类产品的需求较大,市场前景广阔。
降压作为第二大养生功效诉求,其相关功效成分也备受关注。菊花、桑叶和葛根在淘宝天猫中有小幅增长,而石斛作为养生茶新兴成分,销售额增速迅猛。
药食同源目录扩容,激发医馆行业更多可能
随着目录的扩容,更多具有药用价值的物质将被纳入食品范畴,公众对这些物质的认识将逐渐加深,也为医馆提供了更多创新机会,推动行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以郑州金水区兴荣街的东济堂中医馆为例,这是一家主营中医诊疗的医馆,其通过创新的食养厨房,将“药食同源”的理念融入日常餐饮为患者和养生爱好者提供了丰富的小锅饭,包括食养药膳、茶饮、甜品等。
东济堂中医馆食养厨房菜单
秋季时分,食堂的藕玉羹、烤秋梨等菜品颇受欢迎。这些菜品选用了适合秋季食用的食材,如莲藕、银耳等,具有润肺止咳、清热降火的功效。餐食均采用“药食同源”的食材,不加鸡精、味精及其他添加剂,以保证食物的原汁原味和营养价值。
东济堂中医馆食堂的爆火,不仅吸引了众多本地顾客,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日均接待量达到了 300 人次,顾客常常排队排到大门口,甚至有顾客提前 6 小时去排队。
在养生茶饮市场中,茯灵记以其独特的药食同源产品脱颖而出。
中式熬煮与西式咖啡冲泡工艺的结合,传统经方与现代营养学的碰撞,不仅保留了传统草本的功效,而且还改善了口感。
不仅如此,茯灵记拓宽了药食同源经营产品体系,在药膳汤料、营养鲜炖、养生食材、参茸贵细、功能性饮品、传统养生丸散膏丹等类目上进行了布局,并采取“线下体验+线上营销”的复合运营策略,打造了打卡新地标。
“中药+饮品”的跨界玩法并非新鲜事,早在2021年前后,一些国药老字号如同仁堂、童涵春堂等纷纷涉足新茶饮领域,将传统中药与时尚饮品相结合。
顾客打卡分享图片
咖啡杯里泡枸杞,鸡尾酒里放陈皮......
作为同仁堂健康旗下的的新零售板块,“知嘛健康”是一个横跨象、食、养、医、四大产品与服务,覆盖多元化购物休闲场景,打通线上线下场景消费的一站式健康生活体验馆,主张“吃法决定活法。
“我们并不是把枸杞和咖啡放一块就行,而是以中医药的角度来做新式饮品。通过中医配伍、汤液经法、五味格局计算等一系列复杂且精准的测试,才达到了现在的一种平衡状态,这也是同仁堂独有的特色。”知嘛健康咖啡产品经理继续说,“从萃取方式到食材组合,都对应着一定的药理。”
江苏的中医馆品牌百黎堂让古方入茶饮,推出了新式的中药咖啡、茶饮,将品牌命名为“开了个方子”,杯上贴好“药方”,“内服咖啡,一次一杯,一日一次,必要时刻加服一次”,而其重要咖啡品类包括罗汉果美式、枸杞拿铁、陈皮拿铁等,价格为25元左右,也饱受年轻人的喜爱。
枸杞明目补肝,罗汉果润喉,益母草调节月经和利水消肿。
中医馆开茶饮店已经成为趋势,不少城市出现了本地药房开设的中药奶茶店,这些店铺往往隐藏在中医馆或药房内,为顾客提供纯草本茶饮、养生奶茶等多种选择。
例如,椿风就是这一领域表现突出,其产品线涵盖了熬夜大补水、刮油水、小吊梨汤等养生茶“标配”,以及袪湿茯苓百合薏米水、胶原三宝鲜奶茶等“功能性”茶饮。凭借这些创新产品,椿风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扩张,门店数量超过了150家。
同时,一些医院或中医院也开始尝试推出中药奶茶。例如,柳州市中医院药膳坊推出的银荷奶茶、保和奶茶和水行奶茶等,不仅口感独特,还具有一定的养生功效。这些奶茶中的中药成分如黄芪、茯苓等,能够健运脾胃、补肾益气,为顾客带来健康的享受。
顾客打卡分享图片
传统中药材与现代食品的碰撞远不止于此,柳州市中医医院还推出了秋月花语系列药膳月饼,包括樱语(赤豆薏仁玫瑰味)和兰馨(奶黄桂花味),这些月饼含有赤小豆、薏苡、佩兰、玫瑰花等中药材,具有健脾化湿、养心安神的功效。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推出了国内首款中医雪糕“中气食族”。这款雪糕结合中医理念,研发了具有驱寒、饱腹、健脾功效的三种口味。
在北京国贸等一线城市的显眼位置,出现了主打“养生吐司”的新餐饮店,它们将中药与烘焙产品相结合,推出了多款含有中药材的面包产品,如麦冬清润吐司、阿胶软欧包等。
图片来源:餐饮老板内参
这种养生面包的趋势也在天津、郑州、杭州等城市流行开来,出现了多家主打中药面包的门店。
药食同源在医馆的创新应用花样百出也各具特色,其中药材目录有望持续扩展,这不仅是对消费者健康选择的新拓展,更是给这个行业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机遇,既满足了现代人们对健康养生的多层次需求,又拓宽了行业前景,开辟了新的经济增长路径。
展望未来,药食同源在医馆行业通过持续的创新与优化,将不断推进健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附:历年药食同源目录等汇总梳理(最新版)
附: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征求意见稿)
备注:《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新增物质纳入依据
/ END /
// 本文来源:诊锁界综合
❖ 慎重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学习交流,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图中图片基于CC0协议,已获取授权,如有疑问请联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