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由中国奶业协会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奶酪产业发展大会在武汉国际会议中心举办。
当下,中国奶酪产业面临着整体突围,与会政府部门代表、专家学者等共同就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奶酪产业发展之路议题进行深入讨论。
“奶酪是乳业新的增长点和突破口”,原农业部党组成员、中国奶业协会战略发展委员会名誉副主任毕美家如此表示。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奶业处处长卫琳也认为,作为附加价值高的产品,奶酪是解决上游奶源过剩的新思路,乳制品的生产加工具有调节作用。
妙可蓝多创始人、总裁柴琇认为,2023到2024年是中国奶酪行业震荡调整的两年,消费生态、产业层面和宏观环境都在变化,整个奶酪行业需要寻求新的方向。
柴琇指出,受饮食文化和乳业发展水平影响,中国奶酪一开始就走上零食之路,从儿童到成人,这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奶酪产业发展大拐弯”的新路径——要更高频次地进入餐桌需要更为持久的品类教育、产品研发和市场渗透。
在中国奶酪产业的新发展阶段,如何让奶酪成为特定人群的“准刚需”?
柴琇表示,中国特色的奶酪产业发展之路,在于喝奶与吃奶并行、主食辅食与休食并行、以及TO C与TO B并行。她同时强调,奶酪品类教育需要进一步强化“功能性”标签,这是奶酪与其他一般性食品的重大差异。
对此,中营惠营养健康研究院执行副院长、中国营养学会副秘书长王瑛瑶在分享中表示,长期每天摄入一定量的奶酪与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等都具有中度的负相关性。
最后,结合妙可蓝多的成长实践,柴琇建议,整个奶酪行业应该实现“差异化经营”,依托每一款奶酪爆款产品,都有可能出现品类冠军。在供应链体系建设上,她强调需要国际与国内互补。此外,柴琇表示,要让奶酪成为具有某种网红属性的健康食品,同时既要有国际视野,也要结合中国饮食文化做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