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延慶區召開推介會,正式推出“延慶東南山·九溝十八灣”鄉村振興品牌,將全面打造東南部山區7個鄉鎮27個溝灣,使之成為生態溝域農文體康旅產業集聚地。
當天,延慶區啟動《“延慶東南山·九溝十八灣”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將東南部山區7個鄉鎮的27個溝灣納入鄉村振興品牌發展項目,全面打造生態溝域農文體康旅產業集聚地。“延慶東南山·九溝十八灣”,是延慶區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探索,是延慶區拓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的探索,是進一步提升服務業擴大開放新動能的探索,是山區農民增收致富和壯大集體經濟的探索。推介現場,15傢企業與相關鄉鎮簽訂瞭戰略合作協議,達成合作意向。
“延慶東南山·九溝十八灣”鄉村振興品牌項目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的新模式,充分盤活村莊閑置資源,不搞大開發,不搞拆村建村,和農民一同建設具有延慶區特色的共生社區。同時,引進社會資本,通過政企合作,從專業的角度對山區溝灣進行精品包裝運營,做好鄉村體驗配套服務,促進農民增收,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現發展共贏。
後冬奧後世園時期,延慶區快馬加鞭、高位謀劃,牢記“延慶是屬於未來的”重要囑托,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加快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不僅要突出物理空間的佈局與設計,也要註重村落生態因素、文化因素的有機融合,通過盤活當地歷史資源,傳承鄉村歷史文化,打造延慶區獨特的鄉村振興路徑。
延慶區利用三年時間重點打造“延慶東南山·九溝十八灣”和“網紅路邊網紅村”的鄉村振興品牌,旨在借助延慶區東南部淺山區和山區的溝域空間結構、功能佈局及秀美山水,構建9條各具特色的生態溝域廊道、18條生態溝域農文體康旅體驗灣,以及6條網紅路和50個網紅村莊,形成特色主題文化體驗、體育休閑與戶外運動、生態康養度假三大類產業,全面推動延慶區鄉村振興,打造新時代首都生態溝域綠色發展新典范。
此次推介會,氣氛熱烈,會場內有機果品、有機蔬菜、有機畜牧、有機雜糧、花卉園藝五大類共二十餘種“媯水農耕”品牌優質農產品吸引參會人員駐足品鑒,這些來自美麗延慶的綠色有機優質農產品也成為延慶區繪就生態溝域產業發展藍圖的“代言人”。
推介會上,延慶區重點推介瞭西山溝、箭桿嶺灣及香龍路等具有天然資源優勢的溝灣和人氣網紅道路,為眾多企業與相關鄉鎮政府搭建瞭良好的互通渠道與深入對接的機會。參與首批簽約的15傢企業與屬地鄉鎮政府現場簽訂瞭戰略協議書,就溝域資源特色、村莊發展方向及合作模式等達成瞭合作意向。每條溝灣都將通過差異化打造,實行“一溝一主題”“一灣一特色”,形成“一溝一景”“一灣一藝”的美好發展圖景。
今年1月,井莊鎮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率先啟動箭桿嶺灣、碓臼石101生態灣、北地灣、果樹園灣、窯灣、西三岔灣6條灣建設,覆蓋箭桿嶺、蓮花灘、碓臼石、西三岔等10個村莊,目前已明確建設方案和建設主體。今年將啟動延南山野公園、碓臼石民宿集群、果樹園智慧農業產業園、北地湯泉酒店等10餘個項目建設,形成延慶區南部山區新的經濟增長極。
“延慶區打造‘延慶東南山·九溝十八灣’鄉村振興品牌,在發展溝灣生態經濟的同時,堅持把生態保護、生態建設放在首位。在打造過程中,充分利用現有閑置房屋、工廠,統籌村莊周邊的山林資源進行活化利用,實現生態產品價值。”區農業農村局四級調研員賀志鴻表示,“此次推介會吹響瞭延慶區打造生態溝域農文體康旅產業融合的‘集結號’,我們將積極吸引眾多社會企業進駐,充分利用現有的生態資源優勢,在‘線’景觀的基礎上增加節點景觀,配套吃喝玩樂等特色功能,把遊客從公路沿線吸引到村莊中去,帶動村莊發展,促進農民增收,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把生態溝域資源建設成為延慶高質量綠色發展最厚實的‘傢底’”。
下一篇:墊江 高山果園興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