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降温了,若问临夏人最惦记的一口家常味是什么,十个里有九个会答“馓饭”。这道看似朴素的吃食,没有精致的摆盘,没有复杂的调料,却凭着一碗热乎、一口扎实,成了刻在临夏人骨血里的乡愁,暖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寒冬。
临夏人做馓饭,讲究“稀稠得宜,搅动得法”。先在铁锅里添上清水,待水烧得“咕嘟咕嘟”冒起白泡,便一手端着玉米面,一手拿着长筷,顺着锅沿缓缓撒面,同时手腕不停转动,让面粉均匀地落在沸水里,不结疙瘩。保持中火,勺子更要一刻不停地搅动——这是馓饭成败的关键,力道得匀,圈数得够,直到锅里的面糊从“颗粒分明”变成“细腻绵密”,能牢牢挂在勺子上不掉,才算得了火候。
刚出锅的馓饭冒着氤氲的热气,金黄油亮,散发着粮食最本真的香气。盛一勺在碗里,不能急着吃,得先“调”。临夏人吃馓饭,调料是灵魂。油泼辣子要够香,韭菜咸菜要够鲜,再配上喷香的辣椒炒肉,那香味能瞬间勾得人胃里“打鼓”。
吃馓饭也有专属的“仪式感”——不用筷子,而是用筷子头或勺子,从碗边一点点往中间“刮”,刮一口馓饭,裹上满勺调料,送进嘴里。先是玉米面的软糯在舌尖化开,接着是油泼辣子的香辣、酸菜的清爽层层递进,热乎气顺着喉咙往下走,从胃里暖到四肢百骸,浑身的寒气瞬间被驱散。
天气渐冷,不妨来临夏尝一碗馓饭,感受这份藏在烟火里的温暖与踏实。
【完】
图文:何倩
编辑:拜小梅
下一篇:甜甜的歌谁会不喜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