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平凡的生意做成了 “网红地标”......
出品 | 破茧商学府 作者 | 小九
在城市街角的烟火气里,总有一些小人物凭借独特的魅力,把平凡的生意做成了 “网红地标”。
最近火遍社交平台的 “鸡排哥”,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存在 ——
他的鸡排外酥里嫩是招牌,但真正让顾客心甘情愿排半小时队的,是他那张能说会道的嘴。
在传统的街头买卖里,摊主与顾客的对话往往简洁又直接:“要一份?”“多少钱?”“找你钱。”
这种模式里,双方是纯粹的 “买卖关系”,顾客关注的是商品本身,摊主在意的是能否成交,没有多余的情感连接。
但鸡排哥却打破了这种固化的模式,他把 “推销” 变成了 “共情”,
用精准的语言传递情绪价值,让每一位顾客都能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
鸡排哥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将买卖关系升维为情感互动。
当有人在摊前犹豫时,他不会说 “要不要买一份”,而是笑着说:“希望你给我一次为你服务的机会。”
“希望” 两个字,没有丝毫压迫的意味,只是轻轻表达了自己的期待;
“为你服务” 则把顾客推到了主导位置,让对方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视的,而不是被 “推销” 的对象。
这种不卑不亢的语气,瞬间拉近了与顾客的距离,消解了陌生人之间的隔阂。
反观 “要不要买一份”,看似是问句,实则必须顾客马上做出回复,
背后还带着隐隐的 “渴求感”,指向目的是 “让你花钱”,很容易让顾客心生警惕。
并且类似句式代表的依旧是主顾关系,顾客只会把销售员当工具人,而不是基于个人的情感层面的连接。
而鸡排哥的话术,却跳出了 “工具人式” 的销售逻辑,让顾客感受到的是 “朋友般的邀请”,而非 “商家的套路”。
另一方面,鸡排哥的话语里藏着一种独特的 “霸总式温柔”:
看似把选择权交给顾客,实则用细腻的情感引导,让顾客心甘情愿地 “为快乐买单”。
“你可以拒绝我,但是请你不要拒绝美味”、“你可以亏待自己,但不能亏待自己的胃。”
他用 “美味” 替代了 “鸡排”,给产品赋予了更感性的价值 —— 鸡排不再是简单的 “食物”,而是能带来愉悦的 “美味”;
用 “不亏待胃” 给顾客赋能,消解了当代人的心理痛点。
如今的年轻人,大多在为生活奔波:早上赶地铁时来不及吃早餐,中午在工位上对付一份外卖,晚上加班到深夜只能啃面包。
他们习惯了 “亏待自己”,却很少有人会主动为自己的 “小欲望” 买单。
而鸡排哥的这句话,就像一句温柔的提醒,告诉大家:
辛苦的时候,更要好好照顾自己,吃一份好吃的鸡排,不是浪费,而是对自己的犒劳。
这种 “你值得” 的心理暗示,背后的“配得感”“高价值感”,让顾客感受到的不是 “花了钱”,而是 “获得了安慰”。
鸡排哥还总把 “你值得” 挂在嘴边,尤其是面对那些刚下班、一脸疲惫的顾客时,
他会笑着说:“咱上班累了一天,吃块好鸡排不过分,你值得这口热乎的!”
简单的一句话,没有华丽的辞藻,却精准地击中了人心。
它既悄悄夸了顾客 ——“你辛苦工作,值得被善待”,又暗合了大家 “辛苦后要犒劳自己” 的心理,
让消费这件事,多了几分温暖的仪式感。
这种不把 “卖鸡排” 当纯粹交易,而是把顾客当朋友关心的话术,让很多人成了回头客 ——
“不是为了鸡排,就想跟他聊两句”。
鸡排哥给自己的身份定位是 “鸡排主理人”——
“鸡排” 是充满市井气息的街头小吃,自带 “接地气” 的属性;
而 “主理人” 则常出现在咖啡馆、文创店等文艺场所,带着几分 “庄严感”。
这种极具反差的定位带来的种戏剧张力,让他的话语常带着 “一本正经的可爱”:
谈及产品品质时,他会像个严谨的 “主理人” 一样,严肃地宣称:“炸不到位,我无法原谅我自己。”
那认真的语气,仿佛在谈论一件多么重要的大事—— 实际只是炸一块鸡排,却被他说得像在打造一件 “艺术品”。
可转头,他又会露出市井的俏皮,跟顾客调侃:“如果你的袋子被风吹走,我不会承认收了你的钱。”
这种前一秒严肃、后一秒幽默的反差,瞬间打破了 “主理人” 的刻板印象,显得真实又可爱。
明明只是一个小小的鸡排摊,他却总能说出像 “大场合” 一样的话,给人 “场景错位” 的好笑感。
看到队伍越来越长,他会笑着说:“这种场面我还是在控制。” 仿佛自己不是在摆摊,而是在主持一场大型活动;
给顾客递鸡排时,他会说:“做完你的我做你的,我心里有数。”
那从容不迫的语气,像极了在统筹一件复杂的工作,可实际上,他只是在按顺序给顾客做鸡排。
这种 “小题大做” 的表达,营造出一种荒诞的好笑感,被网友称为 “胡闹厨房真人版脱口秀”。
越来越多的人来到鸡排摊,就为了亲眼看看这位 “脱口秀摊主”,亲耳听听他的 “名场面”。
有位大学生说:“我是刷到视频来的,本来以为只是噱头,没想到现场听更搞笑。
排队的时候,大家都在笑,一点都不觉得累,反而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
除了身份和场景的反差,鸡排哥还擅长用 “意想不到的调侃” 打破交易的刻板印象。
被顾客问价格时,他不会直接说 “鸡排 6 块钱”,而是开玩笑说:“鸡排免费,塑料袋 6 块。”
这句话一出,总能让顾客愣一下,然后哈哈大笑 ——塑料袋和鸡排价值对调,简直倒反天罡。
这种幽默的调侃,瞬间让严肃的买卖变成了轻松的社交互动,
让顾客感受到的不是 “花钱买东西” 的压力,而是 “和朋友开玩笑” 的愉悦。
还有一次,队伍排得有点长,有顾客忍不住抱怨 “等好久”,鸡排哥不会像一般商家连连给出道歉,加固买卖关系;
而是立刻接话:“我已经没有任何理由再让你等了。”
这句话听着像情侣之间的撒娇,又像朋友之间的调侃,直接给等待的客户换了种身份,拉满了荒诞的好笑感。
有老顾客观察到,鸡排哥 “语速快,喜欢用英语的语法说中文”,比如会说 “我对你的服务,是一对一的”,
这种略带笨拙的独特表达,没有刻意设计的痕迹,反而更添真实感与记忆点。
在如今这个标准化服务话术泛滥的时代,很多商家都在使用统一的 “欢迎语”“结束语”,
虽然规范,却少了几分温度与个性。
而鸡排哥的话语,却带着强烈的个人风格,充满了市井智慧与即兴创造力。
他不用背好的 “剧本”,每一句话都是即兴发挥,却总能精准地戳中顾客的笑点,让等待从 “煎熬” 变成 “享受”。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在鸡排哥这里,排队不是代价,而是福利 ——
毕竟不是每次都能免费听一场这么好笑的脱口秀。”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很多人都在追求 “快速走红”“短期变现”,为了吸引关注,不惜制造噱头、炒作话题。
但鸡排哥的走红,却没有任何刻意的营销,没有华丽的包装,更没有虚假的宣传。
他能从普通摊主变成 “城市文旅符号”,靠的是话语背后的 “真诚” 与 “原则”——
这些看似朴素的品质,却成了最有力量的 “流量密码”。
“下午四点半后不接散客,优先学生” 的规则,他坚持了五年;“鸡排不脆就不卖” 的宣言,让他在口感不佳时果断停售。
这种 “说得出做得到” 的特质,让话语超越了表达本身,成为品质的 “活标签”。
“我的每位顾客都充满期待,我没理由让他们失望”,“认认真真做事,没有科技与狠活”,
这些朴素表达传递出的 “真诚美学”,比任何营销话术都更有力量。
摆摊五年间,他坚持对学生便宜 1 元,下午四点后优先满足学生需求,
这种 “江湖侠气” 让小摊超越了买卖场所,成为承载青春记忆的情感地标。
随着他在社交平台上走红,越来越多的人来到他的小摊打卡,甚至有网红想跟他合作 “炒作”,还有黄牛想加价倒卖他的鸡排。
但鸡排哥却都拒绝了 —— 他没有趁着流量 “涨价”,也没有跟网红合作 “卖货”,依旧坚持着原来的价格,做着原来的鸡排。
他说:“我就是个摆摊卖鸡排的,不想搞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
大家来买我的鸡排,是因为觉得好吃、觉得我说话亲切,我不能辜负大家的信任。”
面对流量狂欢,他的话语没有迎合炒作,反而保持着清醒与谦逊;
从不把顾客当 “消费者”,而是当 “邻居” 或 “朋友”,方方面面照顾到大家的诉求和情绪。
正是这份真实与真诚,让 6 元钱的鸡排,升维成了 “600 元都买不到的情绪价值”。
网友们不仅喜欢他的鸡排,更喜欢他这个人 ——
他们会在看到谣言时,自发站出来 “护哥”,在评论区澄清事实;
他们会在看到有人蹭流量时,主动举报,不让 “山寨者” 得逞;
他们会带着朋友、家人来到鸡排摊,跟鸡排哥聊聊天,分享自己的生活。
这种情感联结,是任何营销都无法打造的。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我喜欢鸡排哥,不是因为他火,而是因为他让我觉得,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还有人在认真做事、真诚待人。
这种感觉,比任何美味都更珍贵。”
鸡排哥的走红,看似偶然,只是一个普通摊主,因为会说话而被网友关注。
但实则必然 —— 他踩中了当代人对 “真诚与温度” 的集体渴求。
在这个充满套路、充满虚假的时代里,人们见多了 “完美的营销”,见多了 “虚假的人设”,反而更渴望 “真实的温暖”。
渴望有人能真诚地跟自己说话,渴望有人能坚守原则,渴望在平凡的生活里,能遇到一份简单的美好。
鸡排哥的小摊,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当下商业环境里最缺失的东西 —— 真诚。
他没有复杂的商业模式,没有庞大的团队,只是凭借一张嘴、一颗真诚的心,把平凡的鸡排生意,做成了城市里的 “情感地标”。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餐饮行业的话语魅力,从不在于辞藻华丽或口号响亮,
而在于是否贴合产品价值、是否坚守真诚原则、是否能与消费者建立情感共鸣;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最强大的竞争力,永远不是 “噱头” 或 “炒作”,而是那颗守得住底线、装得下真诚的心。
就像鸡排哥说的:“认认真真做事,真诚待人,就够了。”
无论世界多么喧嚣,只要守住真诚,就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 “光芒”。
而这份光芒,远比短暂的流量更长久,更温暖。
他踩中了当代人对 “真诚与温度” 的集体渴求。
|| 喜欢可以点赞、分享和推荐,如果大家有其他的想法和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 本文为破茧商学府原创,不得擅自搬运到其它平台、端口、渠道。团队会定期检查各种违规侵权现象,一经发现,我们将保留证据并向其追究法律责任,严格处理,望一起塑造良好的原创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