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长假来临
不少游客已经安排好来大理的旅行
有网友询问:
“去大理旅行,
想拍一套有特色的民族写真,
是选白族还是彝族呢?”
其实,白族和彝族的服饰,就像是苍山与洱海,各有各的壮美,真的很难简单地说谁更好看。
如果不想拍那种影楼风的“爆款”
那不妨了解下
它们背后真正的美↓
白族服饰:“风花雪月”,更是生活本身
大家常说的白族服饰“风花雪月”(头饰象征),其实只是它美学的一角。真正打动人的,是它在日常中透出的精致与生命力。
杨美池 供图
白族女孩从小就要学刺绣,她们的技艺最终会凝聚在一生最重要的礼服——嫁衣上。所以,你看到的一套白族盛装,上面的每一针每一线,可能都寄托着一位女性对婚姻、对未来的全部想象和祝福。这种服饰的美,不只是色彩鲜艳、绣工繁复,更是一种情感的容器。
在周城的“芸作银绣坊”,你能触摸到这种“活”的服饰。它们曾出现在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里。
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截图
周城是一个典型传统白族村落,这里保持着很多原生态的民族风情,当然也有非遗扎染、刺绣等民族技艺。
白族刺绣的取材来自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花草树果、鸟兽鱼虫、日月星辰,不同的图案寄寓着不同的祈愿与祝福。寓意花开富贵的牡丹、寓意多子多福的石榴、寓意喜上眉梢的梅花……神奇美丽的自然万物、瑰丽多彩的民俗风情都囊括在了一针一线中。
赵宏雁 供图
在非遗传承人的努力下,民族服饰也不再是没有灵魂的拍照道具,而是承载着真实生活痕迹的服饰。穿上它,你会感觉到一种沉静和典雅,仿佛能听到洱海的风声和院落里的家常絮语。
彝族服饰:山野的灵气,与火焰般的热情
彝族的服饰,带着一股来自山野的磅礴之气。它不那么讲究婀娜的曲线,更强调一种原始的力量感和符号感,色彩鲜艳夺目,充满生命力。特别是他们的“结绳”技艺,一根普通的线,通过不同的编法,可以讲述祝福、标识身份,甚至蕴含古老的传说。
结绳是彝族先民记录重要事件、表达情感的媒介,彩绳上每一个结,都承载着先人的智慧与情感,记录着一段段或悲或喜的故事。
大理彝族服饰州级非遗传承人瞿标祥,甚至把这种古老的智慧带到了国际设计舞台。
他的家乡吊草村,是一个传统的彝族村落,这里有着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除了拍写真,你更可以亲身感受一下当地文化。
穿上彝族的服装,你会不自觉地挺直腰背,感受到一种与山川大地连接的豪迈和热情,背景如果是土墙、古道和篝火,会格外有味道。
所以,该怎么选?
如果你内心向往的是一种清雅秀美、充满生活诗意的风格,想体验洱海边的宁静与浪漫,那么白族服饰会是你的绝佳选择。
如果你性格里有一股洒脱、热爱自然与原始力量,想拍出更具张力和故事感的照片,那么彝族服饰可能会让你更加惊艳。
马雯 摄
不过,其实这两个民族的服装仔细研究下去,也有非常多的风格和门类,上述“简单粗暴”的区分只是为了方便大家选择,如果想深入了解,不妨走入非遗手作人的院落,去细细感受吧!
大理远不止白族和彝族,这里还生活着回族、苗族、傈僳族等众多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璀璨独特的服饰文化,都是一本值得细细品读的美丽之书。
这趟旅行,除了拍照
更是一次深入了解这片土地的机会
希望你能在这里
找到最打动你的那套服装
和它背后的故事~
撰文:马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