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家长们投诉绿捷多年无果,今年直接弄出个AB餐来,说是可以选餐,但孩子们几乎都反应不管A餐还是B餐都一样难吃。最近绿捷风波再起,深挖绿捷的呼声一片,各种背后关系也都浮出水面。绿捷的背景,不能再深挖了上海的中小学学生家长投诉绿捷之难:新希望和上海学生们的午餐生意
AB餐价格在18元左右,加上政府补贴,每餐至少在20元以上,然而网上一份绿捷今年8月份的中标书显示,中标价仅5元/人。5元还要减掉人工、配送、耗材等成本,还要去掉高额利润,最后能花在食材上的钱有多少?孩子们吃的午餐到底值多少钱?而且减掉这5元,还有每人十几元的差价去了哪里?
这背后越想越可怕,细思极恐,也更加愤怒。更可怕的是,家长们面对这个价格,除了更加心疼孩子却做不了什么,再怎么投诉都是石沉大海。孩子们要上学,就只能吃着这样垃圾的午餐。
小红书中还有博主发出参观上海中小学食堂供应商时拍下的一些食材包装箱照片,看到这张照片,估计家长们也很破防,孩子从小吃的零食都是包装上配料越少越好,也都是买信得过的品牌,却没想到去了学校就吃着这些市场上压根看不到的品牌。
这让我想起三年四个月前的魔都,同样也出现保供物资无品牌甚至过期变质等消息,虽然三年过去了,大家已经忘却伤痛,但我仍然记得当时张江某社区发的什么腌制鸭食品是长毛的。
不得不感叹魔都真是魔幻,孩子们补着500-800元一节的课,却吃着5元都不到的廉价午餐。而且几乎是不分学校好坏,大部分孩子都在吃着这样的午餐。很多人说这是湿垃圾,虽然难听,但也不无道理。此时此刻,真希望来一场暴风骤雨,彻底扫清这个城市的雾霾与罪恶。
下一篇:告别帕金森,从餐桌上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