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秋节眼见得迫近了,十来岁的儿子看到杭州街头商店的陈列宣传,勾起他的馋涎,就对我说:“爸爸,我想吃月饼了!”
“想吃什么月饼?”
“老家夹沟的香油月饼。”
这孩子,这些年断断续续吃过两、三回,就惦记在心上了。——我思乡的心情,由最初的轻纱薄雾,也愈发地浓郁了。
2、
一提起老家宿州的土特产,人们都知道有符离集烧鸡、夹沟香稻米、栏杆牛肉、高滩萝卜等等,其实,香油月饼也是极具特色的一种。
安徽宿州盛产香油(又名芝麻油),家居生活拌凉菜、烧汤时,它是必然的点缀,而做月饼时加入香油则又是一民间美味发明。
掺了香油的月饼,表面油亮亮的,初看就给人感觉不一样,似乎很有“油水”,但油而不腻;掺了香油的月饼,闻起来也是轻轻扑鼻的、既有着烘烤感的微微焦香,又带有坚果般的醇厚之味;掺了香油的月饼,入口后香气在口腔里散开,余味会留下淡淡的甘甜……
香油月饼,夹沟那边做得比较好吃。——这是我青少年时,经年饕餮的印象,也是成年后常常购买的理由。
现在,由于多年漂泊在外,吃月饼,李济安创业已经不那么苛求了。对我来说,无论是普通的五仁月饼,还是夹沟的香油月饼,只要是老家的月饼,我觉得,都好吃。
3、
我还爱吃妈妈在朱仙庄菜市场上打的月饼。
忘了是从哪一年兴起的,一到中秋,老家农村的庄户人都喜欢到街上的食品加工店“打月饼”吃。
所谓“打月饼”,即顾客自己带材料过去(短缺的可以另购),让人家用烘烤机器帮着制作,到时只要付一些加工费即可。以前只顾着吃,没想那么多。如今做《新奇特创业项目大全》电子刊,回想起来才明白,这其实是一种创新的月饼商业模式:变封闭加工式销售为DIY透明加工式销售。
这创业一招鲜,既对应了农村人“宁愿掏东西,不愿掏钱”的风格,又突出了“自己家材料做的东西吃着实在、放心”的卖点,而且参与月饼的加工过程更是当时新鲜的生活趣味。
我犹记得,妈妈打好月饼,总是骑着自行车很快地赶回来,将大半篮子的月饼放到我和妹妹跟前,催促着说:“快吃,快吃,刚打好的月饼,还有点热乎呢!”
4、
我还想吃妻子在家里亲手做的月饼。
2023年中秋,我在杭州,她在宿州。我给她电话说,到东关大街挑几种本地生产的、不同口味的月饼寄过来,让我一饱口福。
可她没有听我的吩咐,而是执拗地认为:你一定得吃我亲手给你做的月饼才可以。制作的时候,她打开视频给我看配料:这是核桃仁、这是杏仁、这是花生仁、这是瓜子仁、这是黑白芝麻、这是蜂蜜、这是香油……
看那阵仗,
有模有样。
收到快递后,我打开来看,月饼的表层有些焦黑,显然是火候有些过了,但是里面的味道却无可比拟,我先是一小口一小口地品,继而一大口一大口地吃,甘之若饴。我吃得出来,这香油月饼里,除了五仁,还特别包裹着一个“爱人”。
…………
夹沟香油月饼,勾起几多不了情;夹沟香油月饼,你可知道,月是故乡分外明!
「关于作者」
李济安,创业营销终生研究者,主导策划《创业一招鲜》自媒体公众号、《新奇特创业项目大全》电子刊,全网精准创业粉丝6万余众。
擅长三项营销咨询业务:1、创业史记(为中小创业者“立传”)。2、广告口号研究(一句话促进销售)。3、新产品创意(就是创造出更好的生意)。
您若有相关需求,或在平民创业、营销管理方面有精深见解,都欢迎与我激烈交锋。商海浩荡,不洞察不洞明,无交手无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