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侯家庄餐饮店通过全面升级就餐环境和服务质量,保障食品安全的号召,以“明厨亮灶”为核心亮点,结合创新互动形式与优惠福利,为消费者打造安心实惠的美食体验。
9月26日,记者一行走进西江千户苗寨侯家庄餐饮店的后厨看见,灶台锃亮如镜,食材存放于洁净的冷藏橱柜保鲜中,身着统一工装的员工一丝不苟忙碌整理各种食材,透明玻璃隔断后,厨师们动作麻利,炒锅翻腾间香气四溢——这整洁有序的一幕,不仅店内顾客透过玻璃隔断尽收眼底,更实时呈现在“明厨亮灶”智慧监管中心的电子屏幕上。更便捷的是,店内顾客落座后,轻扫桌上二维码,这家店的资质证照、人员健康信息、后厨实况监控便跃然屏上。
侯艳江,西江镇羊排村人,2009年得知家乡大力发展旅游业,带着外出打工得来的一万元积蓄回乡创业,以家里老宅一步一步改造,在西江创办农家乐,取名“侯家庄”。在长时间的艰苦的经营之后找到了属于侯家庄的经营理念,以诚信经营为核心,坚持所有菜品价格不涨价,加上热情周到的服务及特色的菜肴和用餐环境,得到了很多游客好评的同时,也以独特的苗族情感文化吸引了很多名人造访“侯家庄”
餐饮业做大做强后,侯艳江做了大量的市场调查和准备工作,一直念念不忘家乡的农特产,坚信家乡特色农产品有很大的发展市场,前景广阔。如何让家乡特色农产品走进餐桌,带领乡亲们走上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侯艳江增添了思乡浓厚,内心常涌起浓郁乡愁。
为了提高家乡农产品品质,侯艳江从零开始,向农户、向书本学习,从对食材的关心出发,上山下河,致力于寻找好食材与精彩的饮食故事。他大力收购贫困户手里的农副产品,例如,农家土鸡、土鸡蛋、生态猪、稻田鱼、天麻、绿色蔬菜等健康绿色的农产品,注册“阿才有品”商标,向消费者推荐健康绿色的农产品,让消费者在餐桌上吃到备受青睐和值得信任的食品。
“以前到景区用餐心里总不踏实,现在看见后厨干干净净,连洗菜池都亮得反光,点菜都更有底气了!一场从‘后厨重地,闲人免进’的传统封闭模式,向‘阳光操作,请您监督’的现代透明管理,不仅让后厨食品安全变得‘看得见、管得住、信得过’,更重塑了餐饮行业的诚信生态,提升了整座城市的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民生幸福成色。”来自北京的消费市民刘先生感叹说道。
据了解,侯家庄餐饮“明厨亮灶”工程,绝非简单的“摄像头+显示屏”,其核心是一套融合线上智慧巡查与线下透明呈现的创新监管机制。它彻底打破了传统“人盯人、扫街式”监管的时空局限与低效困局,构建起食品加工“过程可感、来源可溯、去向可追、问题可查、责任可究”的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为食品安全筑起一道坚实的“数字防火墙”。
做了一辈子饭,还要被盯着,起初对安装摄像头颇为抵触。然而,当侯艳江每次在自家后厨偶尔出现的物品摆放杂乱、地面水渍未及时清理的画面时,以及顾客在扫码评价中委婉的提醒后深受触动。于是,他主动升级了后厨设施,严格区分生熟用具,要求员工每日自检自查。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拥抱,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明厨亮灶”餐饮工程正推动餐饮从业者将食品安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升华为一份沉甸甸的良心承诺。
“以前觉得东西味道好就行,现在才明白,干净整洁的环境、规范的操作,是对顾客最起码的尊重,也是对自己招牌的负责。现在打开监控看到后厨清清爽爽,我这心里也亮堂、踏实!做餐饮,说到底是个良心活。”在西江千户苗寨景区经营了十余年的“侯家庄餐饮店”店主候艳江说。
“明厨亮灶”这面“镜子”,不仅照给消费者看,更深刻地照进了餐饮从业者的内心,唤醒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本源的敬畏与担当。侯家庄作为当地代表性农家乐,12年间从白手起家发展为年营收超500万元的成功案例,依托苗寨旅游业红利实现脱贫致富。同时,侯家庄餐饮服务从4D提升至5D全面升级,反映了西江苗寨“景区带村”模式的成效——通过市场化运作、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结合,带动村民参与餐饮、民宿等产业,形成“产业兴、百姓富、文化传”的多赢局面。
候家庄餐饮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侯艳江也默默的帮助有困难需要的人和参与助学爱心活动,2015年5月27雷山特大洪水雷山人民受灾、侯艳江和西江的年轻人自发组织号召,西江的商户父老乡亲为雷山受灾同胞募捐善款6.7万元。2016年2月20日带头组织西江商会会员为剑河温泉村受灾同胞捐款3万元物资。带头组织西江商会会员为西江孤寡老人捐赠物资1.6万元等等爱心活动。带头组织西江商会会员为雷山县交警蒙红相捐款1.5万元医疗费用。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透明是最大的公信力。当后厨不再神秘,操作趋于规范,监督触手可及,候家庄餐饮的后厨亮亮堂堂,餐桌幸福滋味也愈发醇厚安心。“明厨亮灶”点亮的不仅是厨房方寸之地,更是民以食为天的信任灯塔,为西江千户苗寨打造“食安之城”照亮前路。这场惠及千家万户的“舌尖盛宴革命”,正为民生幸福增添最温暖的底色,其创新实践也为当下后厨食品安全治理提供了“西江样本”。
记者:王玉伦 黄庆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