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懿娟
每次从非洲回家,总想给家人带点什么。有什么国内买不到呢?吃的,比如,阿尔及利亚的椰枣、坦桑尼亚的猴面包果蜜饯、如巨型南瓜子的牡蛎果(Oyster Nut)、霹雳霹雳辣酱(Pilipili)、芒果咸菜……喝的——用大象树果实酿成的南非奶油酒、肯尼亚咖啡、洛神花……还有基滕格花布和各种工艺品……买着买着发现,好玩的东西真多,恨不得把整个非洲都搬回家。
我设计的基滕格花衣服
家人总是告诫我:“莫买东西!不要!”确实,我带回去的东西很少能讨他们欢心。冰箱上莫名贴着狮头和猴头;钢琴顶的杂物堆里,冒出个会掉色的面具;堆至天花板的床头柜顶,杵着一面盾牌,守护着平衡猴和非洲鼓。“买勒些来抓嘛?Ko(搁)都莫地方Ko。”至于其他的呢,吃的吃不来:“勒个果果皮皮是苦的。”“咖啡粉粉有渣渣。”穿的穿不惯:“你给我做的是戏服么?”“恁们花的布,哪个穿得出切哦?”于是,好多东西都压在某个积灰的角落,找不见了。“以后再也莫买勒些咾。”
动物冰箱贴(坦桑尼亚)
面具(塞内加尔)
盾牌、平衡猴和非洲鼓(布隆迪与坦桑尼亚)
“好,不得买咾。”然后又带回去一堆没用的东西。
什么东西有用呢?要是有灵丹妙药就好了。我想让婆婆的耳朵、爷爷的牙齿、妈妈的膝盖、爸爸的指标都恢复健康。可惜没有这种东西。能算得上的,只有在非洲挣的钱。可是,我用第一份非漂工资给婆婆买的助听器,她戴不惯,总是搁在一边,反正平常也没什么话可听;只有我回去时,她才老老实实戴上,生怕漏掉我说的话。后来我回去带爸妈体检,擅自给肠胃不好的爸爸买了胃肠镜检查,他不得不半夜起来喝泻药,被折腾得极不乐意。我带回去的都是什么啊?更何况,我自己身体欠佳,还得让家人忙前忙后照顾我,真是累赘。
家人不得不照顾的,还有我买回去的调皮小狗。妈妈下岗后,辗转工作,最终在派出所养警犬史宾格。三年后,警犬金豆被调走,妈妈涕泣不已,爸爸便买了同品种的小狗多多。再过三年,多多在街上中毒身亡,爸爸妈妈哭得撕心裂肺,连一向不喜小狗的婆婆也落了泪。我在非洲听到这个令人伤心的消息,又给家里添了一只史宾格,希望它能代我守在亲人左右。福宝的到来让人喜忧参半。爸爸妈妈得到了安抚,但婆婆依旧是看到狗就害怕、烦躁。此外,凌晨四点,福宝会开始扭动,甚至拉屎把人臭醒;六点又闹着要出去玩,成天用不完的精力;它还有分离焦虑症,一刻都离不开人。我怕妈妈照顾它太辛苦,怕爸妈与它同屋休息不好,怕它像多多那样咬家人,也怕它生病让家人心碎……远方的人总有这样那样的牵挂。
多多
福宝
真是不知道该带什么回去。家人什么都不要,只盼着我回家。每次回家,我都被他们的阵仗吓一跳:他们在机场出口望眼欲穿,一见到我,爸爸立马举起小相机,妈妈笑盈盈地给我拥抱,婆婆捧着花迎来,爷爷硬要提走最重的包。他们也盼着我一起旅行——他们热爱旅行,甚至把我发的红包凑在一起,成立了“旅游基金”。我想,那就带一场有我在的旅行回去吧。
八月落地时,爸爸拍的照片
我经常和家人一起旅行,不过,我们并非总是默契。上个月回国,爸爸一直惦记着去海边,但我久居热带,想换口清凉的空气,他们只好陪我前往刚去过的云南。行程第一顿,我请他们去了一家小资情调的非洲餐厅,点了形似小米的北非库斯库斯、索马里式的奶油蘑菇意面,还有把米饭、鹰嘴豆、通心粉等主食混搭在一起的埃及库萨丽……可他们一口都吃不惯,转头请我去吃烧烤。他们始终没接受我不吃辣的现实,于是,那顿烧烤辣得我胃疼。哎,冤冤相报。
非洲菜
很快,我们的旅行节奏也出现了分歧。上班和写作的疲惫已让我无法跟上“特种兵式”行程,体力甚至不如婆婆爷爷。爸爸虽容许我睡到八点,但仍想多看些风景。于是,明明他前一天已和妈妈在峡谷徒步一整天,第二天还要拉着毫无兴趣的我去看巨浪。雨季几乎不可能见到日照金山,但他仍坚持前往。在那些运动过度、没睡好觉或没按时吃饭的时刻,我任性嚷道:“比在非洲上班还累!我现在就要回家!立刻!”某个时刻,连婆婆爷爷都开始抱怨:“再也不得跟你爸爸出来了。”
我不禁有些自责。我带回去的到底是什么,怎么把家里弄得一团糟?我看向坐在后排的妈妈,她说,“哎呀,他们上次也恁们说,下次还不是一样地要来。”
虎跳峡
看不见的梅里雪山
妈妈说得没错,我们都是倔强的人,但心始终连在一起。峡谷里大吵一场后,众人黑着脸,骂骂咧咧地在国道上赶路。夜色渐沉,雨点飘落,车的电量眼看见底,导航推荐的充电桩却没一个可用。争吵戛然而止:我在手机上拼命搜寻充电站,婆婆爷爷僵坐不安,连福宝都安安静静的,妈妈则低声祈祷,盼着省电的长下坡快点出现——尽管每次祈祷,换来的都是漫长的上坡。天色漆黑,大雨如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叫拖车都未必方便。就在如此慌乱的时刻,爸爸冒出一句:“看来关键时候,我们家还是挺团结的。”这话把大家都逗笑了。最终,在熄火前一刻,车在瓢泼大雨中冲到景区充电桩前。我得意地说:“多亏了我。”“就是!”大家纷纷点头。
话音刚落,我不由得想,要是我不在,他们能照顾好自己吗?可转念一想,也许没有我,大家不会争吵,也不会没充电就匆忙上路。
我在坦桑打工已经快两年了,赚得不够多——或许想当作家的非漂只能赚这么些——反正没法给家人买套能让物件伸展开的小屋,没法让小狗去“上学”,也没法让他们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旅行。我还生了不少病,时不时感到孤苦无依,但我依旧舍不得离开。这种情绪,作家李娟也有过。她在《我所能带给你们的事物》里写道:“即使赚不上钱,还是愿意在那个城市里待着。乌鲁木齐总是那么大,有着那么多的人。走在街上,无数种生活的可能性纷至沓来,走在街上,简直想要展开双臂走。”二十几年过去,国内城市或许难让牛马体会这般活力,但非洲却让我感受到类似的畅快。每当我自由地游走在达累斯萨拉姆街头,想到在养家之余,还可能遇到如此多新鲜事,让我灵感乍现、思绪奔涌,简直想张开双臂,抱一棵绿光璀璨的大树亲两口。晚上,依旧能在大床上敞开四肢。
我想把这种新鲜与畅快带回去,于是,每次回家,28寸的大箱里,半边都装的礼物。我会把爸爸、妈妈、婆婆、爷爷召集起来,郑重其事地举办“颁奖仪式”。上个月,我终于带了点高档货。我拿出两个装着坦桑蓝宝石的首饰盒:“这条项链给妈妈,这对耳环给婆婆。”接着又拎出一个破布口袋,里面乱七八糟地塞满了不值钱的手链:马赛串珠的、石头的、木头的……“爸爸,爷爷,你们随便挑。”
手链
家人还是嫌我乱花钱,说宝石真假难辨,淘宝上便宜得多。妈妈劝我自己留着戴,家里唯一打过耳洞的婆婆也怕弄丢,拿在手里不知如何是好。我催她们快试试,她们立马戴上。蓝闪闪的光泽一映上去,她们忍不住凑到镜前来回端详。这时,爸爸也从脖子上掏出我之前送的骨雕大象项链,说:“哎呀,你们这个几千块,我这个几十块,我也一直戴起的哦。”
坦桑蓝
骨雕大象项链
半个行李箱空了以后,家人会再把它填满,恨不得把整个家都搬过去。两年来,治百病的药跟着过去了——尽管我在那边有医生开的处方,根本没机会吃带的药;春夏秋冬的衣服也带去了——那里明明只有夏天。他们想,外国药万一治不好呢?要是忽然去了冷的地方呢?陆陆续续,床单、被套以及陪我入睡的小熊都随着同事的行李到达,差点连锅和香肠都跟着走;舞鞋和各种运动用品也塞了过来。这些物品揣着他们质朴的愿望:睡好觉、吃好饭、多运动。
扔掉不少过期药后,药还塞满了一抽屉
我说:“药堆都堆不下了,都过期了。”“那边啥都买得到。”“恁们多东西以后好难得搬回来哦。”他们这才收敛起来,但宿舍确实已经有了家的模样。
忽然才明白,带回的、带走的,无论是什么,都绝非无用。这些东西意味着我深切地爱着他们,他们也深切地爱着我。爱让我们强壮、健朗、坚韧,不再孤独,这便是最珍贵的礼物。
假期总是匆匆,长大后的离别还多了几分无法言表的伤感。下次回家,该带些什么呢?腰果不错,它在家里的受欢迎程度约等于现金;首饰也行,爸爸还偏爱那种更大、更夸张的款式。我还可以带去一场全家北京行——爸爸妈妈走过那么多地方,却还未到过首都,婆婆和爷爷也已几十年未曾去过,而且这样一来,我们还能提早相聚。最重要的是,下次,我希望带回一个更健康、快乐、成熟的自己,一个能让他们安心、依靠、并以之为傲的自己。
九月分别时,机场外的烟花
重返非洲,我在路上读起李娟,她在文章结尾写道:“又记得在夏牧场上,下午的阳光浓稠沉重。两只没尾巴的小耗子在草丛里试探着拱一株草茎。世界那么大。外婆拄杖站在旁边,笑眯眯地看着。她那暂时的欢乐,因这‘暂时’而显得那样悲伤。”看到这,我也有些伤感,脑海里闪回过一个个逝去的美好瞬间:客厅里,我和婆婆、妈妈齐刷刷、傻乎乎地仰着头做操,爸爸偷偷为我们拍下了照片;饭厅里,刀子嘴豆腐心的耙耳朵爷爷,被我“骗着”表达对爸爸的喜爱与支持;还有福宝,像风一样在我和妈妈之间来回疯跑……不知不觉,我又笑了起来。以往,我总为各种意义上的失去而痛苦,甚至因此错过了当下,但如今,换个角度看,我觉得这些“暂时”永远不会逝去——它们因其璀璨而显得永恒。
阅读作者更多作品
大师工作坊
虚构写作
非虚构写作
剧本创作
诗歌
里所诗歌工作坊
每日书
7月共写班(每月开展)
7月自由书写班(每月开展)
English Daily Writing(每季
大师工作坊
虚构写作
非虚构写作
剧本创作
诗歌
里所诗歌工作坊
每日书
7月共写班(每月开展)
7月自由书写班(每月开展)
English Daily Writing(每季度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