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酒种类繁多,各种各样香型的白酒更是鱼龙混杂的出现在市场上流通,大家在选购白酒时,一定要有所警觉。首先得确认正规购买渠道,比如官网、授权经销商或大型商超,避免小店买到假货。品牌方面要警惕仿冒品,可能需要查看防伪标识和包装细节,比如印刷质量、瓶盖密封性等。今天给大家分享三个平时买酒时,要规避的坑。
先明确:哪些白酒 “正常发黄”,部分白酒因工艺、储存时间或原料特性,会自然呈现微黄色,属于正常现象。若酒体发黄伴随以下特征:颜色异常:过深、不均或浑浊、价格过低却宣称 “陈年发黄老酒”、气味异常:有刺鼻味、杂味可能是人工造假或酒质变质,避免被 “发黄 = 好酒” 的单一噱头误导,才能真正避开坑酒。
虚假高年份的白酒存在诸多问题,大家在购买时需要格外注意,一些白酒产品会在标签中标注明显高于真实存储期限的数字,如将贮存期仅 3 年的老酒标注为 “陈年 15 年”。还有商家会混淆 “洞藏”“窖藏” 等不同贮存环境的概念,营造高端存储条件,实际可能只是普通仓库储藏。
了解品牌嫡系产品:一些知名品牌存在嫡系酒和贴牌酒之分,嫡系酒品质通常更有保障。例如,五粮液嫡系为 “普五、五粮春、尖庄”,汾酒嫡系为 “汾酒股份” 等。可以通过一些口诀来帮助识别,如 “茅台带个镇,买时需谨慎”“泸州没老窖,马上往回绕”“汾酒加集团。注意价格与品质的关系:一般来说,瓶装酒低于 20 元,90% 为液态法酒精酒,成本不足以支撑纯粮酿造。但也不能盲目认为价格高的酒品质就一定好,有些白酒价格昂贵可能是因为包装奢华或品牌溢价,购买时要综合考虑,注重性价比。
大家还有哪些购买白酒的避坑指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互动分享。